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記敘文寫作線索(語文必學記敘文的線索)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4)
同學們好,前幾講,講了常見的6種線索(點擊藍字即可查看)。
記敘文的線索(一)——試題考查形式和線索的作用
語文必學:記敘文的線索(二)——時間推移為線索
語文必學:記敘文的線索(三)——地點遷移為線索
語文必學:記敘文的線索(四)——人物為線索
語文必學:記敘文的線索(五)——具體物件為線索
語文必學:記敘文的線索(六)——中心事件為線索
語文必學:記敘文的線索(七)——思想情感為線索
關注沙葉老師,為你分享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知識!
今天這一講,在講解多線索的形式之前,我們先總結一下:
線索的尋找的方法就是說給你一篇文章,你用什么方法,有沒有合適的方法把它的線索給準確的給找出來,這樣在我們做題的時候能夠準確的做題。

尋找線索的方法
①看標題。標題有沒有具體的事物,比如說有一個案例,我講的是一杯溫開水,這個一杯溫開水就屬于一個具體的物,它可能是作為線索。粽子,我們都吃過粽子,一個粽子也可能是一個線索。
②看人稱。特別是第一人稱,如果出現第一人稱,很可能就是以人物為線索,也就是以我的所見所聞作為線索來寫文章。
③看反復。物或者其他詞語線索,有一個特點是反復。比如說一本字典,在文章它不會只是單單在一處提到字典,因為我們知道線索的一個特點就是貫穿全文。所以在中間開頭結尾他都會提到這個字眼,就是說我們對重復出現的詞語一定要給予關注。
④看變換。看有無時間、空間、地點變換這個很好判斷,也就是以時間或者空間地點的轉移為線索,我們只需要注意一下就可以。
⑤看情感。看有沒有體現作者情感的詞匯和句子。如果較多出現,那很可能就是以思想情感變化為線索的。
接下來,我們講一下線索的復雜形式。
復線索(雙線索)
線索分類
之前我們講過有常見的六大線索,它就是所謂的單線。線索可以分為單線和復線。
它就是由兩條或者兩條以上的線索交織使用,能夠靈活地安排一些復雜的情節,使結構更加的完整和統一。
復線可以分為主副線和明暗線。
主副線,也就是說是主線和副線。
舉個簡單的例子,吳承恩的《西游記》,看過吧?它的主線是什么?就是西天取經。就是我們講的以事件為中心的一個線索。但是因為是長篇小說,故事情節比較復雜,寫的文字特別的多,人物涉及的也多,所以它還有其他副線線索,比如說寫孫悟空,從剛開始一個石頭變成一個猴子,從猴子變成學會的72變、大鬧天宮,最后被封為戰斗勝佛。這是寫了一個猴子的成長經歷。這也是一條線,以人的經歷為線索對不對?
但是你能說孫悟空的成長經歷是西游記的主要線索嗎?主要情節嗎?不是。主要的核心的部分就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這個就是所謂的主線,而其他線索比如說孫悟空、豬八戒、紅孩兒、其他的妖魔鬼怪,它們都是為主線服務的。明白嗎?就是為了能夠使長篇小說的情節更加的清晰,把復雜的情節通過線索來使我們更加清晰的去了解和認識這部作品。
那么明暗線是什么?它非常的重要,因為在考試中常考明暗線。
明暗線分為明線和暗線。什么意思?就好比說我們買一個佛珠,佛珠穿一條線帶顏色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得見的,但是由于我怕佛珠容易散、容易掉、容易斷,所以我又穿了一條線。但是我為了講究美觀,我把這條線弄成透明的,不容易發現的、看不見的。看不見,代表它沒有嗎?不是,對不對?所以這就是所謂的暗線。暗線,看不見的,需要你去分析、去仔細觀察的。
這就是所謂的明線和暗線。
那么提示一下:明線,能夠清楚地看到。一般都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五個線索為主。暗線一般偏重的就是情感部分,思想情感的變化。因為往往在文字當中,它不會直接給你提示,而是通過你自己的分析去感受,能感受到人物的一個心理情感的變化。比如講時間線索的時候的案例《那個春天,很暖》。
比如說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魯迅的《藤野先生》。這個作品很明顯的一條線索就是寫的是魯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之間的交往。但是還有一條暗線就是需要我們分析的,那就是魯迅先生他的一個愛國主義的思想,愛國主義思想就是偏重心理思想情感方面的。
案例分析這次案例,分析兩條線索交織使用的情況。文章題目是《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看這篇文章到底講的是什么?同時去判斷一下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①故鄉的家是一個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壯挺拔的洋槐樹。陽春四月,巨大的樹冠華蔭如蓋,素淡的花苞次第開放,滿院流溢著醉人的清香。
分析:寫的是洋槐樹開花情況。
②槐花盛開的時節,團團簇簇潔白的花朵,像迎風舞動的風鈴,搖出陣陣歡快的笑聲。最開心的,要數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樹杈,用帶鉤的竹竿把槐枝扭斷,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條,沿著細莖輕輕一捋,一嘟嚕花朵落進筐里。
分析:還是寫槐花的盛開。而且提到了一個人物:弟弟。弟弟采摘槐花!可以看出來前兩段寫的是在槐花盛開的時節,我和弟弟在采摘槐花,而且非常的開心。
③在那貧寒的年代,槐花無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齒留香。然而,蒼翠遒勁的老槐樹,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如巨人般轟然倒下。翌日清晨,發現槐樹被攔腰截斷,細碎的花瓣飄落一地,生命的華美與脆弱瞬間交替,讓人久久地悵然無語。
分析:寫槐樹的一個轉折、變化。
④此后不久,我們便搬家了。十余年時光緩緩淌過,日子過得平淡而適意。三年前的一天,寧靜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電話打破。媽媽放下電話,臉色煞白,雙手顫抖,對爸爸說:“兒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分析:寫弟弟的一個轉折、變化。這個時候,幾乎可以判定了這文章的線索,兩條線索:一是槐樹的變化,一是人物(弟弟)的變化。
⑤那是怎樣驚心的一幕,現場發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處燙傷,從八米平臺跌落下來。他在重癥病房里,度過了生命中最難捱的兩個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鏡子,也不愿出門見人,每天把自己鎖在房間里,獨自舔舐著心底的傷痛。
分析:交代一下弟弟在工地出事是什么情況、什么原因,以及弟弟的表現。
⑥媽媽說:“這樣會悶出病來,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決定陪弟弟回故鄉。踏上魂牽夢縈的熱土,我的心里充滿期待與忐忑,不知這一趟舊地重游,將給弟弟帶來怎樣的影響。
分析:為改變弟弟,采取的方法。
⑦走進童年的小院,一陣陣清香撲面而來,濃烈而又執著。抬頭望去,記憶里被風雨摧毀的洋槐樹,竟奇跡般出現在眼前,變得更加枝繁葉茂。弟弟徑直向前,緩緩走到槐樹下,把身體貼近樹干,緊緊地擁抱那棵樹。
分析:寫倒下的槐樹后的一個現狀(枝繁葉茂),和弟弟的表現。
⑧那一刻,安靜極了。忽一陣清風拂過,雪白柔軟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幾朵放進嘴里,細細地嚼,兩行清淚落了下來。自從弟弟受傷以來,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淚。
分析:進一步寫弟弟的表現,暗示著弟弟可能會發生轉變。
⑨淚痕很快被風吻干。他側過身來,說:“姐姐,給我照張相吧。”我掏出數碼相機,緊張得按了三次快門,才拍下這美好的瞬間。弟弟倚著老槐樹,感嘆地說:“槐花雖小,卻有陽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變得堅強,從靈魂深處射出來。
分析:印證了上段的猜測,弟弟確實發生了改變——變得堅強。
⑩半個月后,我們回到家。照片洗了出來,弟弟把它擺在床頭,背面寫著一行藍色小楷:樹是大自然的智者與強者,人應該像樹一樣活著。至此,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崗位,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分析:寫故地重游,弟弟看到槐樹后的一個感受和收獲。
?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那枝葉是信念,那樹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須,就是默默地承受。人這一生,有這么一棵樹,不管經歷多少風雨,依然能憑借一縷心香,從容抵達幸福的彼岸。
分析:通過抒情議論,點明文章主旨。
梳理完后,可以很清晰看到文章的線索:

雙線索
線索一:寫具體的物(槐樹)
線索二:寫人物的思想性格變化
兩條線索交織使用,采用以物喻人的表現手法,使文章的結構非常出色、嚴謹,內容非常豐富和動人,主題也更加深刻。
關注沙葉老師,為你分享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知識!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409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