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望文生義常見成語(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100例)

望文生義常見成語(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100例)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導讀“成語是形式和內容都非常固定的現成語,有其整體意義。理解成語時要注意其意義的整體性,不要將組成成語的每個語素簡單相加,而要透過字面從整體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

成語是形式和內容都非常固定的現成語,有其整體意義。理解成語時要注意其意義的整體性,不要將組成成語的每個語素簡單相加,而要透過字面從整體上把握,尤其是一些特殊語素,更要注意其古義,不要想當然地按現代漢語的意義去理解。為了夯實知識儲備,提升判別能力,筆者搜集了近年來全國各地數百份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從中遴選出了以下100例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望文生義常見成語(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100例)(1)

1

安土重遷

錯例:重慶市云陽縣各級領導干部積極做好三峽庫區農民外遷工作,安土重遷,使移民高高興興地搬進新家。

分析: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往別處。往往被誤解為:喜歡和重視遷移。

2

半青半黃

錯例:他氣得臉色半青半黃,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話也說不出來。

分析:莊稼半熟半不熟,也可比喻事物或思想未達到成熟階段。往往被誤解為:臉色鐵青,臉上青一塊,紫一塊。

3

百里挑一

錯例:我國企業遭遇的知識產權國際糾紛越來越多,但國內能夠應對這些訴訟的高級人才卻是百里挑一,極度缺乏。

分析:一百個里挑一個,形容極為優秀、難得的人或物。往往被誤解為:少之又少。

4

白頭如新

錯例: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兩人產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們多年的隔閡,兩人和好如初,白頭如新,大家也為之高興。

分析:白頭,指白發,形容長。新,指初認識。相交時間雖久,但互不知心還跟剛認識一樣。指彼此交情不深。而例句將其誤解為:友好到老。

5

不刊之論

錯例:這篇文章內容粗俗,只有華麗的辭藻,竟然在報刊上發表,簡直是不刊之論。

析: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古代在竹簡上寫字,有錯誤就用刀削去;不刊是說不可更改)。而例句將其誤解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論。

6

不寒而栗

錯例:初春,乍暖還寒。他身著冬裝,漫步在廣闊的田野中,仍然覺得不寒而栗

分析:天氣不寒冷而身體發抖,形容非常驚恐、害怕。往往被誤解為:天氣不寒冷而身體發抖。

7

不絕如縷

錯例:大街上,商場里,到處是游玩購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絕如縷。

分析: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兒就要斷了(絕:斷;縷:細線)。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往往被誤解為:連續不斷。

8

不名一文

錯例:黃秋園先生身后畫名如日中天。誰能想象得到他生前在畫壇不名一文,只是南昌市銀行的一位普通員工呢?

分析:連一文錢也沒有(名:占有),形容極為貧困。往往被誤解為:不出名,沒有名聲。

9

不忍卒讀

錯例:在“文化大革命”歲月,報紙謊話、空話、假話、大話連篇,令人不忍卒讀。

分析: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令人涕淚滿面。容易誤解為:文章枯燥乏味而使人不想讀。

10

不以為然

錯例:對作文中出現的錯別字,有的同學不以為然,從長遠的觀點看,是要吃大虧的。

分析: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多含輕視意。而上句誤解為:不在意。

11

不孚眾望

錯例: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練使用了巴喬,他在球場上果然不孚眾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隊。

分析:指沒有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而上句誤解為:不辜負眾人的期望。

12

不贊一詞

錯例:盡管他在這次比賽中表現出色,但教練不僅不贊一詞,還總鐵青著臉,這使他感到很是意外和失望。

分析: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贊:添加)。也指一言不發。例句誤將“贊”理解為“贊揚”,將該成語錯解為:不說一句贊成的話。

13

不堪設想

錯例:極端個人主義者總以為人都是為自己的,在他們心目中,那些舍己為人、公而忘私的行為是不堪設想的。

分析: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會發展到很壞或很危險的地步。此處把它誤解為“不可想象,不可理解”的意思了。

14

不足為訓

錯例:這樣的小錯誤對于整個題目的要求來說是無傷大雅,不足為訓的,我們決不能只糾纏于細枝末節而忘了根本的目標。

分析:不能當做典范或法則(訓:準則)。往往被誤解為:不足以成為教訓。

15

不足掛齒

錯例:石景山區開辦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學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這對8萬多名打工子弟來說,實在是不足掛齒。

分析:表示不值得一提,含輕視或自謙之意。往往被誤解為:數量太少。

16

不知所云

錯例:陳寅恪先生上課時旁征博引,還不時夾著所引史料的數種語言文字,這使得外語尚未過關、文史基礎知識貧乏的學生,簡直不知所云。

分析:本為謙詞,謂自己思緒紊亂,不知道說了些什么。今泛指言語混亂或空洞。容易誤解為:聽話人聽不懂。

17

側目而視

錯例:即使得了冠軍,也不能對同伴側目而視,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

分析:指斜著眼看。表示敬畏、憎恨、憤怒或鄙視的感情。不能將其誤解為:驕傲自滿或仰慕對方。

18

曾幾何時

錯例:有人對歪風邪氣深惡痛絕,可是輪到自己身處其中,也便隨風而走。他們忘了,曾幾何時,自己對這些現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齒。

分析: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例句錯誤地理解為:在很久以前。

19

差強人意

錯例:他們差強人意的服務質量,不僅給社區居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且有損職能

部門在公眾中的形象。

分析:表示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差:稍微)。往往將其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20

長此以往

錯例:以前,有些西方國家對恐怖分子采取縱容甚至包庇的態度,長此以往,就造成了如今恐怖襲擊越演越烈之勢。

分析:老是這樣下去,只用于不好的情況,而且不能用來追述過去的事。

21

春意闌珊

錯例:初春的校園,篝火晚會上,大家陶醉在這春意闌珊的氛圍中,有的在唱著,有的在跳著,有的在談著……歡樂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

分析:春天就要過去了(闌珊:將盡,將衰)。往往被誤解為:春意正濃。

22

觸目驚心

錯例:雜技演員在空中飄來蕩去,瀟灑自如,一個個驚險刺激的動作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分析:也作“怵目驚心”,意思是看到某種嚴重的情況引起內心的震動。多含貶義。而上句誤解為:看到驚險刺激的動作而驚心動魄。

23

充耳不聞

錯例:你的心神全部灌注在呼吸上,連近身的聲音也都充耳不聞。

分析: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不能理解為:聽不見。

24

大快人心

錯例:最近,老王的女兒考上了公務員,兒子考上了大學,下崗的妻子也找到了工作。老王樂得合不攏嘴:這真是大快人心啊!

分析: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25

大方之家

錯例:告別時,他非要送我幾件高檔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分析:泛指見多識廣,學問深厚的人。不能理解為:大方的人。

26

得意忘言

錯例:聽到女兒考上重點大學的好消息,老李竟手舞足蹈,得意忘言。

分析:原意是言詞是表達意思的,既然已經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詞,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說。不能理解為:高興得忘了要說的話。

27

登堂入室

錯例:盜賊翻過圍墻,撬開窗戶,徑直登堂入室,盜走了大量金銀首飾和現金。

分析:比喻學識由淺入深,逐步達到很高的境界。不能誤解為:進入廳堂房屋之中。

28

對簿公堂

錯例:雙方為了一點小事發生爭執,應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平心靜氣的解決,但是由于受了壞人的挑撥,最后不得不對簿公堂。

分析: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在公堂上接受審問。不能誤解為:雙方打官司。

29

豆蔻年華

錯例:近年來,一些正值豆蔻年華的大學生沉迷在網吧里,從而荒廢了學業,浪費了青春,真讓人痛惜不已。

分析:指女子十三四歲時(豆蔻:一種草本植物)。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30

耳提面命

錯例:電話給人們帶來了莫大的方便,但打電話有時并不是最好的聯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邊說一邊比劃才能真正講清楚。

分析:出自《詩經·大雅·抑》:“匪命面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他的耳朵叮囑。后來用“耳提面命”形容懇切地教導。這里把這個成語誤解為“當面訴說”的意思了。

31

風聲鶴唳

錯例:走進山的懷抱,目觀壯麗山色,耳聞風聲鶴唳,身心得到極大的放松。

分析:指潰逃的士兵聽到風聲和鶴叫都疑為追兵。形容驚慌疑懼。而上句誤解為:聲音悅耳動聽。

32

付之一笑

錯例:獲得市三好學生稱號的王芳,從市領導手上接過獎牌,熱淚盈眶,對著臺下付之一笑,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分析: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不能誤解為:對著別人微微一笑。

33

高山仰止

錯例:“書山有路勤為徑”,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我們更要努力攀登書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分析:高尚的道德使人向往。往往誤解為:仰望高山因害怕而停止攀登。

35

高山流水

錯例:雨過天晴,我們站在山崖邊欣賞著高山流水,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

分析:《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來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樂曲高妙。也比喻知音或知已。往往只看字面將其誤解為:高山和流水。

35

功高不賞

錯例:此時韓信的貢獻已無人可比,劉邦對他卻功高不賞,這使得他們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了。

分析:功勞極大,無法賞賜,形容功勞之大(不賞:無法獎賞)。而例句卻將其中的“不賞”誤解為“不獎賞”之意了。

36

功敗垂成

錯例:廠長動情地說:“為了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我們將采用一種新的對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敗垂成,在此一舉!”

分析: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垂:接近,快要)。多含有惋惜之意。例句只看字面把意思理解為:成功或者失敗。

37

渙然冰釋

錯例: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響,去年春天來得早,春節剛過,北海公園就渙然冰釋,讓喜歡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分析:像冰遇熱消融一般(渙然:流散的樣子;釋:消散)。比喻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容易誤解為:冰雪融化。

38

禍起蕭墻

錯例:沒想到,由于樓房的工程質量不過關,結果造成重大事故,真是禍起蕭墻。

分析:出自《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后用“禍起蕭墻”指事端或禍端發生在照壁里面(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比喻內部),比喻禍害產生于內部。例句將其誤解為:事故從墻壁產生。

39

火中取栗

錯例: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一些女記者直接到前線采訪,其冒險程度無異于火中取栗。

分析:一只猴子和一只貓看見爐火中烤著栗子,猴子叫貓去偷,貓用爪子從火中取出幾個栗子,自己腳上的毛被燒掉,栗子卻被猴子給吃了(見于法國拉封丹的寓言)。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卻上了大當,一無所得。不能誤解為:冒著危險做事,勇氣可嘉或者收取漁翁之利。

40

毀家紓難

錯例:近年來,中東局部的戰爭接連不斷,造成大量的難民毀家紓難,流離失所,這一現象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分析:捐獻全部家產,幫助國家減輕困難(毀:破壞,毀壞;紓:緩和,解除)。句中將其錯解成為:毀家的災難。

41

海外奇談

錯例:出國考察回來之后,袁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了許多異域風情和海外奇談,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豐富了講課內容。

分析:指沒有根據的、稀奇古怪的談論或傳說。往往將其誤解為:奇異之事。

42

間不容發

錯例:近段時間,“超級女生”在全國巡回演出,每到一處,那場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間不容發來形容。

分析: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不是“形容距離小”。

43

見微知著

錯例:在繁忙而緊張的高三學習中,父母見微知著的關懷,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使同學們備受感動和鼓舞。

分析:看到事物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和問題的實質(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跡象;著:顯明,指事物的發展)。句中誤將該成語理解為:無微不至。

44

江河日下

錯例:近幾年,黃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現斷流現象,面對這江河日下的情況,人們開始冷靜地思考環保問題。

分析:比喻事物日趨衰落,情況一天不如一天。例句將其誤解為:水流一天天在減少。

45

噤若寒蟬

錯例:天突然變涼了,同學們衣衫單薄,一個個噤若寒蟬。

分析:一個個都默不作聲,就像秋天不叫的蟬(噤:閉口不言)。而上句誤解為:凍得受不了。

46

緊鑼密鼓

錯例:伴隨著穆沙拉夫的強硬態度,巴方的軍事行動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分析:比喻事前緊張的輿論準備工作。常錯誤地把它理解為:行動正在緊張的進行。

47

久假不歸

錯例:人事處通知,對那些久假不歸的同志要查明情況,對其中的無故曠工者要嚴肅處理。

分析:長期借去,不歸還(假,讀jiǎ,意思是“借”;歸:歸還)。常被誤解為:休很久的假期,不去上班。

48

慷慨解囊

錯例:英國的一項科學研究顯示,播放一些古典音樂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分析:毫不吝嗇地拿出錢來幫助別人。這個成語的意義指向為“助人”,而非“為己”。此處把它誤解為“大方地掏出錢來消費”的意思了。

49

良莠不齊

錯例:張老師針對班上同學良莠不齊的現狀,講課時注意分層指導。

分析:好人和壞人摻雜在一起。例句將其誤解為:學習成績參差不齊。

50

臨危授命

錯例:最近,一場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襲擊了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中央軍委臨危授命,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全力以赴,投入抗災救災戰斗,譜寫了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新篇章。

分析:指在危亡關頭勇于獻出生命。常被誤解為:在危亡關頭下達命令。

51

屢試不爽

錯例:為了明天的實驗測試能順利過關,他已將要做的實驗做了很多次了,可屢試不爽。

分析: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往往將其誤解為:多次實驗都不成功。

52

馬革裹尸

錯例:那個時候,張大爺窮困潦倒,衣食無著,十分令人痛心,到頭來只落得馬革裹尸的結局。

分析:用馬皮將尸體包裹起來,指英勇殺敵,戰死疆場。往往將其誤解為:死得很慘,死后連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沒有。

53

美輪美奐

錯例: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分析:形容房屋華美高大而眾多(輪:高大;奐:眾多)。例句卻將其誤解為“美好”之意了。

54

明日黃花

錯例:老校長拍著孩子們的肩頭,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是明日黃花,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學習啊。”

分析:這個成語原出自蘇軾詩《九日次韻王鞏》:“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原指重陽節過后,菊花即將枯萎,便再也沒有什么好玩賞的了。以后人們便用“明日黃花”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沿用至今。例句將其誤解為:未來的花朵

55

名正言順

錯例:葉圣陶先生說,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這次去蘇州游覽了幾個園林,果然覺得名正言順。

分析:名義正當,道理也講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例句誤解為:說法與實際情況相符。

56

目無全牛

錯例: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觀念,那種目無全牛而忽視整體利益的做法是錯誤的。

分析:語出《莊子·養生主》,原指解剖牛的肢體時,看到的是其各個相連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以比喻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境界。這個成語是個褒義詞,不能誤用作貶義詞。例句將其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或看不到整體。

57

目不窺園

錯例:做人要正派,喜歡探索他人的隱私是不道德的,因而要做到目不窺園。

分析:西漢董仲舒專心讀書,“三年目不窺園”(見于《漢書董仲舒傳》)后世用“目不窺園”形容埋頭讀書。例句將其誤解為:眼睛不窺視他人的園子。

58

拍手稱快

錯例:文藝演出現場,身著盛裝的表演者光著腳,微笑著,一邊跳著傣族舞,一邊向人們潑水致意,在場群眾紛紛拍手稱快。

分析:拍著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只是照字面理解為“拍著手喊快”,沒有意識到“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自然用錯了。

59

萍水相逢

錯例:他們倆分別近十年,想不到在這里萍水相逢。

分析: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例句將其誤解為:相逢或碰面。

60

巧奪天工

錯例:翹首西望,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

分析: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奪:勝過),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61

期期艾艾

錯例:自負的他怎么也沒想到,那年高考,期期艾艾盼來的竟然是專科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這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分析:漢代周昌口吃,有一次跟漢高祖爭論一件事,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見于《世說新語言語》)。后來用“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說話不利索。例句將其誤解為:焦急期盼。

62

七月流火

錯例:高考提前一個月進行,使莘莘學子從七月流火的最炎熱的日子里解脫出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廣大考生的關懷。

析:指天氣漸漸轉涼。例句將其誤解為:天氣炎熱。

63

曲盡其妙

錯例:粵劇名宿陳非儂不但善于表演人物的內心情感,在唱功上也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曲盡其妙。他的念白功夫尤其獨到,往往在“打引”上場后,幾句詩白便具有攝人心魄的魅力。

分析:委婉地將事物的妙處生動細致地表現出來(曲:委婉)。例句卻將其誤解為“唱曲”之意了。

64

如水投石

錯例:他的提案有充足的事實依據,反映了廣大群眾的呼聲,如水投石,代表們展開了熱烈討論。

分析:像水潑向石頭上,點滴不入。比喻聽而不聞或言論毫無效果。這里錯解為:石頭投入水中,擊起無窮波浪,形容反映強烈。

65

如履薄冰

錯例:他這樣做自以為很穩妥,其實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會出現錯誤。

分析:指做事小心謹慎。這里誤解為:危險。

66

三人成虎

錯例:你應該和朋友合作搞這個課題,要知道三人成虎,眾志成城。

分析: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后世人從這個故事中提煉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多被人誤解為:只要團結合作就像老虎一樣力量強大。

67

三年之艾

錯例:張老師向校長懇求說:“這次機會對我來說實在太難得了,一旦失去,將給我留下三年之艾,甚至遺恨終生。”

分析:指事先早作準備。例句將其誤解為:三年的悔恨。

68

三姑六婆

錯例:每次碰到那些三姑六婆之類的老一輩人,總要聽他們嘮叨,今天還不又是這樣?說誰家的閨女好,要給我介紹對象,雖然煩得不得了,嘴上還是得答應,唉,真拿她們沒辦法。

分析: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牙婆、媒婆、師婆、虔婆、

藥婆、穩婆。舊社會里三姑六婆往往借著這類身份干壞事,因此通常用“三姑六婆”比喻不務正業的婦女。例句將其誤解為:姑姑、外婆之類的長輩。

69

上下其手

錯例:那位大師在臺上講得天花亂墜,興之所至,眉飛色舞,上下其手。

分析:比喻暗中勾結,玩弄手法,串通作弊。例句將其誤解為:頻繁做手勢。

70

上行下效

錯例:只有領導干部嚴格自律,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個社會風氣得到好轉。

分析: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指跟著干壞事,貶義。不能理解為褒義。

71

身無長物

錯例:聽說此次軟件開發大賽強手如林,王剛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自己的基本技能雖然過硬,但身無長物,如何取勝。

分析:除自身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72

生吞活剝

錯例:這些曾經認為李明會給他們帶來福音的人們,都怒氣沖沖看著李明,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剝,以解被騙之誤。

分析:原指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現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機械的搬用經驗、理論等。不能理解為:狼吞虎咽地吃東西或殘忍地報復某人。

73

師心自用

錯例:在學習上也是這樣,吃別人嚼過的饃不香,要善于動腦筋,師心自用,才能學深學透。

分析: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容易誤用為:善于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74

石破天驚

錯例:改革開放的成果越來越令人矚目,許多來中國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幾年來中國發生的石破天驚的變化。

分析: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不能用于“驚人的消息或變化”。

75

始作俑者

錯例:在這個廠里,他是敢于摔了鐵飯碗,而干個體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辭職,或停職,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分析:孔子反對用俑殉葬,他說,開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沒有后嗣了吧!(見于《孟子·梁惠王上》)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風氣的創始人。是個貶義詞,上句中僅僅將它理解為“第一個”,顯然是不當的。

76

首當其沖

錯例:發展生產力是當前首當其沖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分析: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不能誤解為:沖在最前面或者首要的。

77

彈冠相慶

錯例:當中國女排捧回冠軍獎杯時,舉國彈冠相慶,無不佩服陳忠和教練的堅韌和勇氣。

分析:彈冠:撣去帽子上的塵土。《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本謂王吉、貢禹兩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貢禹也準備出仕,后以“彈冠相慶”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作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78

嘆為觀止

錯例:工商行政部門在這次打假行動中,共沒收了三卡車假貨,從假百貨到假食品無所不有,令人嘆為觀止。

分析:形容贊嘆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而上句誤解為:令人吃驚。

79

危言危行

錯例:美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危言危行,勢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棄。

分析: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危:正直)。褒義詞。往往將其誤解為:散布危險言論,做危險之事。

80

萬人空巷

錯例: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里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分析: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里出來,到了大街上。形容盛大的集會或新事物把許多的人都吸引出來了。常被人誤解為:指巷子里靜悄悄的,空無一人。

81

望其項背

錯例: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

分析:能夠望見脖子和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不能誤解為:比不上,差得遠。

82

望洋興嘆

錯例:“瓦良格”號這個海上巨無霸,不能走向海洋,只能望洋興嘆,不能不說是當代航母的一個悲劇。

分析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不能誤解為:望著大海發出感嘆。

83

文不加點

錯例: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點、幾乎沒有注釋的舊體詩集子,這樣的書,讀起來確實累人。

分析: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整體意思是指寫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往往將其誤解為:寫文章不加標點。

84

五風十雨

錯例:今年入夏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五風十雨,導致洪水泛濫,大量莊稼被淹沒。

分析: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風調雨順。往往將其誤解為:又刮風又下雨,風雨交加。

85

無所不至

錯例:領導十分關心新員工的生活,對家人的就業、小孩的入學等問題都無所不至地一一過問,這令他們很感動。

分析:沒有什么不去做。指什么壞事都干得出來。它是個貶義詞。這里把它誤解為褒義的“無微不至”了。

86

無所不為

錯例: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分析:它是一個貶義詞,指沒有不干的事情,什么壞事都干。可該詞常被人誤解為褒義詞“什么都敢做”的意思。

87

無出其右

錯例:他心愛的書籍,經過再三處理,還是沒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無出其右。

分析:指在某方面居領先地位,沒有能超過他的(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往往將其誤解為“沒有比他更壞的”,這種誤解主要是因為有人把“右”與“右傾”劃等號,認為“右”就是不好。

88

細大不捐

錯例:當人們紛紛向災區人民捐錢捐物的時候,你卻無動于衷,細大不捐,這樣做,不感到羞愧嗎?

分析:指兼收并蓄,小的大的都不舍棄(細:小;捐:舍棄)。例句將其誤解為:什么都不捐獻。

89

下車伊始

例:為了做一名優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師學習,每次下車伊始便直奔老師家,舍不得浪費一分鐘。

分析:舊指新官剛到任(下車:指新官到任;伊始:開始)。現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例句將其誤解為:剛下車。

90

下里巴人

錯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間剪紙,認為這只是下里巴人創造的玩意兒,沒有藝術價值,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分析:“下里巴人”原本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種民間流行的歌曲,后來泛指通俗的文學藝術,常跟“陽春白雪”對舉,在這里想當然的把它誤解成了“平民百姓”或“下等人”。

91

胸無城府

錯例:在《群英會蔣干中計》中,作者羅貫中運用生動細致的動作、神態描寫,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胸無城府卻又自作聰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蔣干形象。

分析: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褒義。不能誤解為:缺乏謀略。

92

休養生息

錯例:今天,江西、湖南一帶烈日炎炎,紫外線輻射強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養生息。

分析:指在國家大動蕩或大變革之后,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發展生產,恢復元氣。這里把這個成語誤解為“休息”的意思了。

93

尋章摘句

錯例:為了寫好這篇文章,劉教授查找文獻,尋章摘句,做了上千張卡片,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分析:讀書時只摘記漂亮的詞句,不深入研究;寫作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不能誤解為:引用書籍中的話語,材料。

94

一言九鼎

錯例:他最看重誠信,總教育孩子要做個一言九鼎的人。

分析:說話有份量。不能誤解為:守信用。

95

與人為善

錯例:文明禮貌,和氣待人,這種與人為善的美德,不僅商業中需要提倡,其他行業活動中也該提倡。

分析:指贊成人學好,現指善意幫助人。不能誤解為:文明禮貌,和氣待人。

96

炙手可熱

錯例:家用電器降價刺激了市民消費欲的增長,原本滯銷的彩電,現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分析:源于唐代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原義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熱,使人接近不得。比喻一些人權勢很大,氣焰囂張,使人不敢接近。顯然例句把“炙手可熱”誤解成為熱門、搶手之意。

97

振聾發聵

錯例:我國乒壇健兒在四十三屆世乒賽男團決賽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隊勇奪冠軍,體育館內振聾發聵的歡呼聲淹沒了場外的雷聲和雨聲。

分析:振聾發聵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人。上句將其誤解為:聲音很大。

98

罪不容誅

錯例:他不是有意的,況且他還不滿十六周歲,我認為他罪不容誅。

分析: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大惡極。例句卻誤解為“罪不至死”的意思。

99

坐地分贓

錯例:這伙盜賊真是猖狂,竟然在犯罪現場坐地分贓,結果被及時趕到的警察全部擒獲。

分析:(匪首、窩主等)不親自偷竊搶劫而分到贓物。往往將其誤解為:在犯罪現場分贓物。

100

作舍道邊

錯例:小張夫婦下崗后作舍道邊,開了一家雜貨店,生意還很不錯。

分析:比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難于成事。往往將其誤解為:在道路邊建造房屋。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