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葉圣陶的第一篇兒童散文(一生情懷是語文)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在教育方面,主要致力于語文教育和語文教材的編輯出版,為語文教育作出了很大貢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葉圣陶的第一篇兒童散文?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葉圣陶的第一篇兒童散文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在教育方面,主要致力于語文教育和語文教材的編輯出版,為語文教育作出了很大貢獻。
——————————
辛亥革命發生的這一年冬天,18歲的葉圣陶從蘇州的草橋中學畢業了,這是現代教育史上一所赫赫有名的中學,也稱蘇州公立第一中學。但葉圣陶沒能繼續上大學,原因是家里窮。于是,來年春天,葉圣陶經人介紹到蘇州城的言子廟小學任教。可惜的是,這所學校是封建式的,與葉圣陶所讀的草橋中學完全不同。
一個月后,葉圣陶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薪水。校長把包著薪水的紙打開,恭恭敬敬地說:“這是先生的薪水,二十塊,請點一點。”葉圣陶接過薪水,內心不是雀躍,不是歡喜,而是沉重。“白亮的銀片連成一片,似乎很長,仿佛一時間難以數清片數。這該是我收受的嗎?我收受這許多不太僭越嗎……一種模糊的感覺通過我的全身,使我無所措地瞪視手里的銀元,又抬起眼來瞪視校長先生的毫無感情的瘦臉……”這仿佛成為葉圣陶一生做事的態度:收受薪水,當然可以不妨問問是不是太少,但工作的時候,卻要常問是不是貢獻欠多。
然而,這份20塊薪水的小學教師工作,葉圣陶沒能干多久。一年不到,他已頗感郁悶。1914年7月,言子廟小學由原來的4個班縮減為3個班,學校以此為借口,把葉圣陶排擠了出去,他又到蘇州農業學校任書記——書記書記,真正的“書寫記錄”,只是刻寫和印刷講義,每天必須繕寫蠟紙八千字,還要油印出來。他實在受不了這份苦差事,只能辭職了事,在家里賦閑半年,以寫小說度日,順便換點稿費。
第二年秋天,經人介紹,葉圣陶前往上海尚公學校當老師,這是上海商務印書館的職工子弟學校。同時,他還為商務印書館編輯小學國文教材——這一刻開始,葉圣陶編輯出版的人生大幕緩緩拉開,時代已經開始給他提供一個大大的舞臺。但要走到現代語文教育和編輯出版的舞臺中央,還需要一點時間。
葉圣陶所需要的這一點時間,獻給了一生鐘愛的甪直古鎮。葉圣陶應中學同學的邀約,又回到了蘇州,在甪直吳縣第五高等小學任職,與一生的至交好友王伯祥一起,在甪直的小學里搞起了教育實驗。他們在學校里創辦生生農場(學生和先生)、利群書店,開商店,造戲臺,設博覽館、百覽室、音樂室、篆刻室,自編國文課本,還指導學生編演話劇……
葉圣陶的學生許倬回憶說:“葉老在五高任教,月金不多,布衣布鞋,粗茶淡飯,卻捐款在四面廳創辦利群書店和百覽室。利群書店經營文房四寶和書籍簿本,方便學生學習。葉老還把自己購買的中外名著、南社詩人的詩集,以及《新青年》《新潮》等刊物,陳列在百覽室,經常到百覽室指導我們吟誦詩文,教育我們要博學多聞。葉老先生還在百覽室的四壁開辟了詩文專欄、書畫專欄、英文通訊專欄,督促我們寫生練筆。”
在甪直工作的4年,葉圣陶開始執筆思考國文教育問題,對小學作文、國文教授等問題都有了深刻的思考。除了教育實驗,他已初步擁有了作家的身份。接下來的10年,他會成為文學家,也會成為教育家,成為影響中國現代語文教材編輯的泰山北斗。
1921年,葉圣陶重新回到上海,進入現代教育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所學校——中國公學,與朱自清、周予同成了同事,但時運不濟,他因學生風潮而入浙江一師,成為國文教員。同年10月,因顧頡剛的推薦,葉圣陶收到了來自北京大學的邀請,站在了最高學府的講臺。可惜北大請得起人卻開不出工資,葉圣陶十分無奈,只好南下進入上海神州女學和復旦大學,同時在商務印書館任專任編輯。
從初等小學、幼兒園、高小、初中、師范教師,再到國立一流大學講師,葉圣陶花費了10年時間。他總結了過去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和心得體會,以“寫作雜話”“文章偶談”“文章展覽”“文藝鑒賞”“文章病院”為欄目,在《中學生》和《新少年》上發表了大量輔導青少年閱讀與寫作、指導中小學教師正確傳授語文知識的文章。其中,后來出版的《文心》《文章例話》《閱讀與寫作》等著作的影響尤其廣泛深遠,至今還是一些中學生和語文教師的案頭必備書。如果說葉圣陶早已完成了由小說家到文學家過渡的話,國文教育家的身份也已然確立,編輯出版家的身份亦逐漸來臨……
葉圣陶又從商務印書館到了開明書店,主要負責期刊的編輯和國文教材的編選,尤其是語文教學方面。到了開明以后,葉圣陶著手編輯《開明國語課本》,共8冊,由于這套課本編輯得當,適合小學生的需要,當時國內的教育家和許多教師都稱贊它是小學國語教科書的“善本”。甚至,近100年后的今天,依舊還有著充分的魅力——它就擺放在我的書架上。
新中國成立后,葉老即使出任副部級高官,也從來沒有忘記國文教育。葉老一生為教育作出的貢獻,如同他所提出的“語文”二字一樣,在默默訴說著一生的語文情懷。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溫州道爾頓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03月23日第11版
作者:匡雙林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624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