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同學們好,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詞多義的“傳”(chúan)或者“傳”(zhùan)。
《說文解字》說:“傳,遽也?!薄板帷本褪恰耙泽A站傳遞信息”,所以“傳”的本義就是“用驛車傳遞信息”。
孔子曾說“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置郵”是古代傳送文書的驛站,“傳”用的就是本義“用驛車傳遞信息”,句子的意思是“道德的流行,比驛站傳遞政令還要迅速”。
由“用驛車傳遞信息”,可以泛指任何“傳遞,傳達”。
岑參在《逢入京使》寫道,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這句詩中的“傳”就是“傳遞,傳達”,“傳語”就是“傳口信”,這句詩的意思是“請你給家人傳個口信說我平安無恙”。
當“傳”用于指某一事物或者屬性持續(xù)不斷的傳下去,就解釋為“延續(xù),繼承”。
比如我們經(jīng)常說的“薪火相傳”,出自《莊子·養(yǎng)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這個“傳”就是“延續(xù)”,這句話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這樣的意思,“燭薪的燃燒是有限的,而火的傳續(xù)下去卻是沒有窮盡的時候”。
傳遞知識、技能時,譯為“傳授,轉授”。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意思是“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人”,這里的“傳”就是“傳授,轉授”的意思。
用于言論信息的傳遞時,可以引申為“流傳,傳揚”。
《呂氏春秋·當染》有一句“功名傳于后世”,這里的“傳”就是“流傳,傳揚”,意思是“(他們的)功名將流傳后世”。
此外,“傳”還可以譯為“傳訊,逮捕”。
比如這句“又詐為詔書,以奸傳朱安世”,意思是“又假裝作了一封詔書,以此來引誘傳訊朱安世”,這里的“傳”就是“傳訊”了。
以上讀音都是chúan,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讀zhùan時的用法。
由本義“用驛車傳遞信息”,可以引申出“驛站的車馬,驛站”的意思。
“晉侯以傳召伯宗”,這里的“傳”就是“驛站的車馬”,這句話的意思是“晉侯用驛車傳召伯宗”。
“傳”也可以指“書傳,文字記載”。
《孟子·梁惠王下》有一個故事,齊宣王問孟子說:“周文王的狩獵場,方圓有七十里,有這回事嗎?”孟子說:“于傳有之。”這個“傳”就是“書傳,文字記載”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根據(jù)史料記載,有這么回事”.
最后,“傳”還可以翻譯為“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
例如《師說》中的這一句“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這里的“六藝”指的是《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句話的意思是“六經(jīng)的經(jīng)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
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傳”的本義是“用驛車傳遞信息”。
由“用驛車傳遞信息”,可以泛指任何“傳遞,傳達”。
當“傳”用于指某一事物或者屬性持續(xù)不斷的傳下去,就解釋為“延續(xù),繼承”。
傳遞知識、技能時,譯為“傳授,轉授”。
用于言論信息的傳遞時,可以引申為“流傳,傳揚”。
此外,“傳”還可以譯為“傳訊,逮捕”。
由本義“用驛車傳遞信息”,可以引申出“驛站的車馬,驛站”的意思。
“傳”也可以指“書傳,文字記載”。
最后,“傳”還可以翻譯為“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
你都學會了嗎?下節(jié)課再見。

往期精彩回顧: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1)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2)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3)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4)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5)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6)
中考語文必考知識:文言實詞/虛詞超詳盡講解(7)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8)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9)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0)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1)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2)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3)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4)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5)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6)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7)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8)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19)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0)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1)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2)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3)
中考語文古詩文必考知識總結(24)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632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