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來了這么多年
有一個終極難題一直困擾大家?
那就是新加坡人到底叫什么
......
比如隔壁老張家
祖孫三代的名字是醬的


哎呀,祖孫三代姓不一樣
好像發現了什么秘密......

新加坡小伙伴冷漠臉.gif
“這算什么
我媽的兄弟姐妹五個人
有5個不同的姓”

好吧,你贏了

看來我們今天得來......


新加坡人到底叫什么?
新加坡人起名字就是隨(ren)意(yi)
到底拼寫有多隨意,自己感受下~
?
格式隨意
完全沒有一個統一的格式
拿華人來說名字有可能是這樣:
【華文名拼寫】

【姓 洋文名】

【華文名拼寫 洋文名】

可謂是十分隨意了。。。
?
姓氏隨意
一個姓張的新加坡人
他姓氏的拼音有幾種可能性
也就6、7種吧,到底為神馬?
【歷史原因】
話說1960s時新加坡開始人口注冊
那時候這邊華人
都是閩南,客家,海南人等等
都說著一口完全不同的方言
無奈當時登記的官員
一般都是講英文的

官員聽到什么寫什么
于是新加坡張姓
拼寫就變成這個畫風的了

?
中英隨意
那么新加坡小伙伴
身份證上有洋文名的比較膩害?
嘴角露出一絲微笑.jpg
椰子可發現新加坡
三位總理都沒洋文名
建國總理李光耀Lee Kuan Yew
曾用過Harry這個洋文名
但是后來很少再用
第二任總理吳作棟
Goh Chok Tong
還有現任總理李顯龍
Lee Hsien Loong都沒洋文名~

(李總理FB上傳過的Passion樂齡卡)
而且椰子掐指一算
新加坡未來領導人也沒有洋文名
因為傳說中的三位候選人
都是華文名~

圖源:聯合早報
醬的話你還覺得
IC有英文名的比較膩害么?


新加坡人名中的信息量
新加坡人的名字中
信息量可謂是相當的大
甚至記錄了新加坡時代的變遷
?
“新客”
新加坡的土生華人
一般有一個教名
還有三個字的華文名
而早年過番(下南洋)來的華人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姓氏隨方言
那為什么一家人同輩分姓不同?
據說是要看這人注冊名字時
遇到了說什么方言的官員
就拿王姓來舉個例子。。。

?
“新移民”
到了90年代的新移民
起名就大不同了
在入籍起名的時候
除了少數連名帶姓全換成洋文的清流
一般來說就是用
原中文名的標準拼音
YE ZI
椰子
但是也有人為了讓孩子
更好的適應學校,社會和職場環境
當然也有人是效尤心理
為孩子取了洋名換了方言拼音
YEEZY
(瞬間高大上了)

?
名字中的信息量
名字有什么信息量?
網友們還是找到點規律的:
標準拼音的都是中國人
大家看到標準拼音
就覺得是中國人
椰子的盆友王老師(中國來的)
看到學生名字是中國拼音
就直接上去套近乎:
你中國的?哪兒的~
結果換來一口南洋華語味的吐槽
人家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

這個規律在十年前可能適用
那時候去體檢提交表格
護士小姐看到寫著標準拼音
就自動轉臺說華語了
但是新加坡新一代
趕上了新加坡推行漢語拼音
也就是中國使用的標準拼音
很多新加坡年輕人名字
都變成這個畫風了

最搞的是那些糾結家長
不知道選擇哪種拼寫
干脆將所有的方式都放上去
Kiasu只服新加坡

名字還帶括號,奇葩!
名字兩個字都是中國人
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表示
如何快速辨別班上有沒有同胞
擼一遍點名簿就知道
兩個字的一般都是同胞~

尷尬了,海南有Ye zi
但是并沒有Liu Lian啊~
不過這個規律基本上是適用的,為啥捏?
據說因為新客一代人
都比較講究大家族這個概念
起名一般是姓 字輩 名
于是三字華文名在新加坡
成了不成文規定

不過也有兩個字的新加坡人
比如椰子的同學Lee Ann(不是導演)
還有新加坡第一夫人何晶

名字看階級
也有人覺得
政治經濟地位高的本地人家
文化自信有傳承意識
傾向于用華文名字
英文教育程度不高的家庭
也會給子女取華文名字
方便自己和家人好念~

新加坡最多的中產
家長就傾向于說英文
也深知洋文名在國際職場方便
傾向于給孩子取洋文名


新加坡人最難讀姓Top5
各位小坡的老司機
來了這么多年
看看這些新加坡姓怎么讀?
?
Ooi 張
讀音:微咦
(參照憤怒的小鳥飛出去聲音)
泥石流!當之無愧的第一
Ooi這個姓簡直不能再特別了!
Mr Ooi去國外出差
在簽到簿上簽到
把后面小伙伴都給帶跑偏了

?
Ng 黃
讀音:嗯
(參照如廁用力時發出的聲音)
對,不是NG
千萬別讀成N-G

?
ONG 王
讀音:win嗯~
(跟Ooi差不多)

?
Png 方
讀音:旁嗯
新加坡的姓
是有多喜歡各種NG......

?
Tan 陳
讀音:譚
這個不難讀~
上榜是因為有歧義
比如中國譚先生在新加坡
經常被認為是陳先生


取什么名字是自由!
但是椰子得跟你說一句
在新加坡看到IC上是洋文名的
不一定是本地土著
也有可能是換了國籍的新移民
看到標準拼音的不一定是中國人
現在小島推行標準拼音
看到伊麗莎白不一定都是公主
也可能是樓下賣水的安媞......

華人起洋名是為方便
李瑋玲(Lee Wei Ling)說的很直接
她告訴自己侄兒說:
華人取洋名?
那是香港捧咖啡的服務生
為自己取的,方便外國人喚他們
華人起華文名是為名正言順
新加坡人對于華文名
以及其中蘊含的中華傳統五千年
有著不可泯滅的感情
你怎么看?移步留言區!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