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放風箏(節選)
梁秋實

我對放風箏有特殊的癖好,從孩提時起直到三四十歲,遇有機會從沒有放棄過這一有趣的游戲。
在北平,放風箏有一定的季節,大約總是在新年過后開春的時候為宜。這時節,風勁而穩。嚴冬時風很大,過于兇猛,春季過后則風又嫌微弱了。開春的時候,蔚藍的天,風不斷地吹,最好放風箏。
較大的風箏,常到城根或其他空曠的地方去放,因為那里風大,一抖就起來了。北平的住宅都有個院子,放風箏時先測定風向,要有人帶起一根大竹竿,竿頂置有鐵叉頭或銅叉頭(即掛畫所用的那種叉子),把風箏挑起,高高舉起到房檐之上,等著風一來,一抖,風箏就飛上天去,竹竿就可以撤了,有時候風不夠大,舉竹竿的人還要爬上房去踞坐在房脊上面。有時候,費了不少手腳,而風姨不至,只好廢然作罷。不過這種掃興的機會并不太多。
放風箏有時也需要一點點技巧。最重要的是在放線松弛之間要控制得宜。風太勁,風箏陡然向高處躍起,左右搖晃,把線拉得繃緊,這時節一不小心風箏便會倒栽下去。栽下去不要慌,趕快把線一松,它立刻又會浮起,有時候風箏已落到視線所不能及的地方,依然可以把它挽救起來,凡事不宜操之過急,放松一步,往往可以化險為夷,放風箏亦一例也。
我以為放風箏是一件頗有情趣的事。人生在世上,局促在一個小圈圈里,大概沒有不想偶然遠走高飛一下的。放風箏時,手牽著一根線,看風箏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這時節仿佛自己也跟著風箏飛起了,俯瞰塵寰,怡然自得。我想這也許是自己想飛而不可得,一種變相的自我滿足罷。

1、結合上下文理解“掃興”一詞的意思。
2、本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別寫了放風箏的、和。
3、請用“”劃出這篇文章的中心句
4、作者在從“放線松馳之間要控制得宜”中悟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參考答案:
1、掃興:指原有的興致因某種干擾而低落。
2、時間、地點、技巧。
3、放風箏是一件頗有情趣的事。
4、凡事不宜操之過急,放松一步,往往可以化險為夷
(關注、轉發、評論、收藏,獲取更多資料!)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