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12種修辭手法(語文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之一)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就用一種事物來比方另一種事物的一種修辭格。
比喻基本的結構包括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構成比喻需要具備的條件
1. A和B是本質不同的事物
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有的即使有喻詞,也不是比喻。
① 同類相比。例如:他的性格很像父親。
② 表示揣度。例如:天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 表示想象。例如:每當看到這枚少先隊隊徽,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
④ 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涌現出許許多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

2. A和B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本體和喻體在其中一方面相似(但不能是同類事物)例如:嬰兒的臉像玫瑰花。本體:嬰兒的臉,喻體:玫瑰花 相似點:嬌嫩、紅撲撲、好看再如:湖面像鏡子。本體:湖面 喻體:鏡子 相似點:光亮、平滑。所以這兩個句子都是比喻句。
但是,像這種情況:她像她媽媽。此句中雖然有本體、喻體、比喻詞,但是本體是她 喻體是她媽媽,這二者都是人,屬于一個種類,因此不能稱為比喻句。
可見相似點很重要。要用好比喻這種修辭,要學會聯想,才能找到相似點,進而寫出生動的比喻句。
關注陽光教育在線課堂,語文隨時隨地學起來!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