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專升本詩詞填空真題(專升本語文歷年真題解析)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古文翻譯題
(二)真題詳解: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惟弗居,是以不去。(2017)
【答案】只有不居功自傲,因此才不會失掉功業。
【解析】本題出自《<老子>二章》,翻譯的難點是“夫”“惟”以及倒裝句式。“夫(fú)”是句首語氣助詞,起提示作用,無實際意義。“惟”同“唯”,只有的意思。“是以不去”是“以是不去”的倒裝,相當于“因此”。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2017)
【答案】視力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卻看不到一車柴草。
【解析】本題出自《齊桓晉文之事》,翻譯的難點在于“明”“秋毫”“輿”“薪”以及虛詞“而”。“明”在此處不是形容詞,是名詞,“視力”的意思。“秋毫”是指秋天鳥獸新長出的細小絨毛,形容極為細微的東西。“輿”指車。“薪”是木柴。“而”在此處表轉折,“但是”“卻”的意思。
(3)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2017)
【答案】到了匈奴之后,就把準備好的金銀絲帛等財物贈送給單于。
【解析】本題出自班固的《蘇武傳(節選)》,翻譯的難點在于“幣”和“遺(wèi)”。
“幣”是古今異義字,今義:貨幣;古義:古人用作禮物的絲織品。“遺”在此處不是遺留,而是贈送的意思。
(4)肴核既盡,杯盤狼籍。(2017)
【答案】菜肴果品都被吃個精光,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亂。
【解析】本題出自蘇軾的《赤壁賦》,翻譯的難點在于“肴核”和“既”。“肴核” 是菜肴和果品。“既”在此處是副詞,“已經”的意思。
更多升本資訊,關注公眾號:河南專升本考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