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二年級下我是一只小蟲子教案(二年級語文下冊)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11《我是一只小蟲子》教學反思

《我是一只小蟲子》是一篇自述性散文。文中從小蟲子的視角出發,講述小蟲子生活中的苦與樂,表達了小蟲子對生活的熱愛。本課教學,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當一只小蟲子,一點兒都不好”“我覺得當一只小蟲子還真不錯”兩個關鍵語句,通過品讀、齊讀、分組讀、引讀、角色扮演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培養學生養成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到課文最終含義——懂得了生活中要多看到好的一面,常懷感恩之心,樂觀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才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樂趣。具體如下:
1.讀中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本文共7個自然段,每部分都有提示過渡語,為便于學習,教學伊始,我需要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為此,讓學生在范讀的過程中初步感知從而設問:文中寫了“當一只小蟲子好不好呢?”學生們通過預習和聽讀課文,有的答到:“當一只小蟲子一點兒也不好。”有的答到:“當一只小蟲子真還不錯?!碑斠恢恍∠x子到底好不好?你是從哪些段中找到的?學生們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時,就能找到“當一只小蟲子一點兒也不好”和“當一只小蟲子還真不錯”的段落,從而指導學生們認識這到這兩段有過渡提示的作用。明確了本文可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當一只小蟲子一點兒也不好;第二部分(第3至7自然段)寫當一只小蟲子還真不錯。
2.再讀,引領剖析、了解文本的寫作結構。
本文結構清晰、運用擬人化的語言描寫,語言幽默、俏皮,富有童趣。以“當一只小蟲子好不好”的設問開頭,再用先抑后揚的手法描述了當一只小蟲子的“不好”與“真不錯”,這兩點都是圍繞小蟲子的“小”的特點來描述的,都是先概括地說再具體地說,最后以“我喜歡當一只小蟲子”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通過“找、讀”過渡提示段,以“指名讀、齊讀、范讀”當一只小蟲子的“不好”與“真不錯”的相關的句子,啟發學生們想象:走進小蟲子的世界,從小蟲子的視角觀察世界,與小蟲子一起懊惱,一起快樂感受生活,感知到文本的寫作結構。

3.讀中想象,體會當小蟲子的不好與樂趣。
(1)理解關鍵語段,體會想象的獨特
通過誦讀“當一只小蟲子一點兒也不好”的語段,想象交流為什么當一只小蟲子一點兒也不好,體會小蟲子的“小”給它帶來的生活危險及生命危險;而通過指讀和分組讀“當一只小蟲子還真不錯”的語段,想象畫面(小蟲子在草葉上伸懶腰,用露珠洗臉,把觸須擦得亮亮的),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創設情境,將學生帶進小蟲子生活的草地里。交流睡在“搖搖晃晃的草葉”上的感受——就像睡在搖籃里一樣,真舒服??!學生從中體會到小蟲子生活的自由舒適。
(2)角色扮演朗讀,感受想象的趣味,突破難點,體會當小蟲子的樂趣。
課文5、6自然段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為什么這些小伙伴不那么友好,小蟲子還覺得有意思呢?”通過讀文和角色扮演,幫助學生將文字想象成小伙伴們和小蟲子一起生活的畫面,從而理解小蟲子眼里小伙伴們的“有意思”。
(3)豐富想象、拓展說話,從而明理。

想象、拓展說話:你喜歡當一只小蟲子嗎?學生們紛紛搖頭表示雖然當一只小蟲子有免費的列車去旅行,有很多有意思的伙伴,生活也不錯,但小蟲子實在是太小了,自己不喜歡當一只蟲子。結合課文最后一句話:我喜歡當一只小蟲子。通過當一只小蟲子的不好和樂趣的引讀,使學生明白,雖然當一只小蟲子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文中的小蟲子卻依然喜歡當一只小蟲子,說明了小蟲子它看到更多的是生活中好的一面,所以覺得當一只小蟲子還是充滿樂趣的。由此,我們要像小蟲子一樣,要多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常懷感恩之心,樂觀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才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樂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767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