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第一單元

1、竊讀記 林海音
一、字音
(竊)讀qiè (腋)下yè 貪(婪)lán
(懼)怕jù 饑腸 (轆轆)lùlù
支(撐)chēng (踮)起腳尖diàn
(依依)不舍yīyī
二、字形
轆(饑腸轆轆) 檐(屋檐)
漉(濕漉漉) 詹(瞻仰)
腋(腋下) 撐 (支撐)
液(液體) 掌 (手掌)
三、詞義
1.重點詞。
貪婪:貪心而不知滿足。
饑腸轆轆: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
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離開。依依:依戀的樣子;舍:放棄。
四、課文主旨把握
課文以“竊讀”為線索,以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五、品味語句
①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我的理解:這句是比喻句,將滿懷讀書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饑餓的狼;一頁頁貪婪地閱讀比作餓狼進食。寫出了“我”強烈的求知欲,對讀書的渴望。
②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的理解:這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我”渴望讀書,而又無力購買,因此只好“竊讀”。竊:在本文中指“只讀不買。”快樂:“我”可以讀到自己喜歡的書。懼怕:時刻害怕被店員或老板發現受到訓斥和驅趕。這種書中世界的吸引與沉迷,書外世界的擔憂與緊張,使快樂與懼怕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復雜的、難以言說的感受,正是竊讀的滋味。
③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我的理解:這段話采用對比的手法,發愁的表情和快樂的內心寫出“我”為雨天能夠有個充足的理由讀書而高興無比,更加表現出了“我”對讀書的喜愛。
④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
我的理解: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這樣一個動作,寫出了此時的“我”盡管是腿酸腳麻、饑腸轆轆,卻在兩個多鐘頭的飽讀之后有一種滿足感、充實感。竊讀收獲了知識與智慧。
⑤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我的理解:“吃飯長大”是指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健康成長的人。
⑥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我的理解:這段話進行了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寫出了書店的顧客之多,更表現了“我”對讀書的如饑似渴。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張鈁
一、字音
水(滸)傳hǔ (彭)公案pēng (俠)士xá
二、多音字
接(濟)jì 旺(盛)shèng
(濟)南jǐ (盛)飯chéng
(藏)書cáng
寶(藏)zàng
二、詞語積累
綠林好漢 滾瓜爛熟
中西貫通 古今貫通
文理貫通
三、品味語句
1、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一個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來,我們就趕緊把閑書藏到缸里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
我的理解:“閑書”指的是《彭公案》《濟公傳》等課外書,“正課”指的是課內要學習的課程。“閑書”與“正課”的區分源自教師與家長的界定。這句話是季老與苗苗交流課外讀物時,現身說法,列舉了自己童年的例子,表明了自己是支持兒童讀課外書的。
2、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我的理解:“貫通”即全部透徹地理解和領悟,達到精通。這句話是季老針對苗苗學習偏科而說的,對21世紀的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學貫中西、博古通今,還要文理兼備。只有具備這種綜合素質的人才,才能適應新世紀發展的需要。
3、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
我的理解:這句話是季老直接指出有些人的認識是片面的,并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早學比晚學好”。
4、我覺得,一個小孩子起碼要背誦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我的理解:“起碼”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與苗苗的交流中提出古詩文積累的建議,用“起碼”“最起碼”提出了量化的要求,既有季老自身成長的體驗,又有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繼承的關注,更是對“古今貫通”的一個注解與落實。
3、走遍天下書為侶
一、字音
伴(侶)lǚ (娛)樂yú
毫不猶(豫)yù 一(趟)tàng
背(誦)sòng
二、多音字
(供)應gōng 相(似)sì
提(供)gòng (似)的shì
(處)分chǔ
到(處)chù
三、詞語積累
環繞 娛樂 感嘆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義 方式 毫不猶豫
四、句子
修辭手法:
1、如果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哪一樣?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本有趣的書,一盒撲克牌,一個百音盒,還是一只口琴……(設問)
2、這有什么關系呢?(反問)
3、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他們吧?(反問)
4、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反問)
5、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比喻)
6、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比喻)
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句話既是上一自然段作者比喻所得出的結論,也是下一自然段要進一步說明的引子,在行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我的理解: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摯,更重要的是朋友間次次相見,家日日都回,卻不會生厭,反而有新的感覺,新的收獲。作者以常見的事物為喻,生動而又巧妙地說說明里了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書的喜愛之情。
2、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我的理解:這句話是作者在列舉了“一遍遍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嘆,說明書在作者心中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生動。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讀,無論是理解故事內容、揣摩寫作目的、續編故事、品味寫法,還是積累所得,都能讀得津津有味,收獲頗豐。這句話還與課文題目相呼應、相對照。
3、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我的理解:“故地”指書已讀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說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通過“……就是……也是……”的層層遞進,愈加表達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五.課文內容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書的方法是:內容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總結收獲
4、《我的“長生果” 》葉文玲
一、字音
喻yù 扉fēi 吶nà
癮yǐn 囫hú 圇lún
莎shā 磁chí 鍛duàn
鑒jiàn 嘔 oǔ 瀝lì
二、多音字
禁止jìn 差勁 chà
情不自禁jīn 差錯 chā
奔跑bēn 播撒 sǎ
奔頭bèn 撒嬌sā
參差chī
出差chāi
三、詞語積累
流光溢彩 吶喊助威 津津有味
天長日久 如醉如癡 浮想聯翩
淚落如珠 花紋駁雜 別出心裁
囫圇吞棗 不求甚解 悲歡離合
牽腸掛肚 如饑似渴 不言而喻
黯然神傷 千篇一律 沉甸甸
天高氣爽 云淡日麗 香飄四野
與眾不同 大顯身手 眼淚花花
真情實感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嘔心瀝血
四、課文主旨
本文通過滿含深情地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五、品味語句
修辭手法:
1、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愉快之情。(比喻)
2、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比喻)
3、在記憶的心扉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比喻)
4、后來,我又不滿足于看一般的故事書了,學校圖書館那豐富的圖書又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比喻)
5、小時候受過的一次委屈,平常積累的那些描寫苦惱心境的詞語,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比喻)
6、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引用)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我的理解:“長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的果子,在這里指營養極其豐富。這句話將書比喻為“長生果”,意思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營養,充分表達了書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系。
2、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之意。
我的理解:“囫圇吞棗”比喻讀書不做細致地分析,籠統地接受。“不求甚解”指讀書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去透徹。這里是指作者水平有限,因讀不懂而放過去,不得已而為之。
3、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
我的理解:“別出心裁”,意思是與眾不同;“鮮味”即新鮮的味道。這句話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習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課外閱讀。意思是要想將作文寫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
4、小時候受過一次委屈,平常積累的那些描寫苦惱心境的詞語,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
我的理解:真實的情感體驗和課外閱讀的積累,為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非常形象地說明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5、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我的理解:“借鑒”,指拿別人的事作為鏡子,以便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模仿”,仿效,照著樣子做。“嘔心瀝血”比喻費盡心血。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習作后悟出的道理:作文應該表達真情實感,有感而發,以情感人;開始時必須要進行模仿和借鑒,習得一些方法,但只有浸透著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創造,才能打動人心,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
1、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讀書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間斷。
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大量閱讀,寫作時就會如有神助。
3、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書如同良藥,善于讀書可以醫治愚鈍。
4、 黑發不如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在少年時代不知道發奮讀書,等到老了再想讀書就遲了。應該珍惜時光。
5、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讀書要精神專一,全神貫注,口惟心誦,才能有所得.
第一單元素質測評試卷
一、漢字識辨寫。(共15分)
1、書法小擂臺(讀拼音,寫詞語)。(5分)
wū yán chōnɡ zú bàn lǚ yú lè bèi sònɡ biān xiě
( )( )( )( )( ) ( )
cí xiáng líng hún xiāng piāo shí lǐ
( ) ( ) ( )
zhēn cáng piāo bó pō fù shèng míng
( ) ( ) ( )
2、一錘定音(用“√”選擇正確的讀音)。(4分)
酵母(xiào jiào) 水滸傳(xǔ hǔ) 美差(chā chāi) 綠林好漢( lù lǜ )
掠過(luō lüè ) 目的地(dí dì) 娛樂( yú yù ) 情不自禁(jīn jìn )
3、火眼金睛(辨字組詞)。(6分)
焚( ) 謄( ) 檐( ) 俄( )
婪( ) 譽( ) 瞻( ) 餓( )
焚( ) 據( ) 檐( ) 俄( ) 碗( ) 婪( )
懼( ) 瞻( ) 餓( ) 婉( ) 炒( ) 踮( )
轉( )編( )誦( ) 鈔( )掂( )
傳( )篇( )桶( )

二、詞語積學用。(共15分)
1、將詞語補充完整,并解釋所填的字義。(4分)
不言而( ): 不求( )解:
如醉如( ): 別出心( ):
2、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毫不猶豫 傾盆大雨 流光益彩 不求甚解
B、大顯神手 滾瓜爛熟 囫圇吞棗 如醉如疾
C、別出心裁 饑腸漉漉 嘔心瀝血 牽腸掛肚
D、浮想聯翩 如饑似渴 津津有味 心安理得
3、根據意思寫出詞語。(2分)
(1)寫文章、辦事按一個格式,非常機械。 ( )
(2)讀書不加分析思考,籠統地接受。 ( )
(3)許許多多飄浮不定的想象不斷涌現出來。 ( )
(4)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 )
4、在空線上用上恰當的四字詞語。(2分)
(1)把該記的東西都背得__ ________了,所以這次考試我信心十足。
(2)自己掙的錢雖少,總比偷和搶來的花著_____ _________。
(3)在向災區捐款活動中,我把自己的零用錢_____ ______地統統捐了出來。
(4)體育是你的強項,運動會上你可要______ ______,為班級增光喲!
5、把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填在括號里。
1、一本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
2、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 )
3、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
4、一本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處想去就去的故地。( )
5、海水瘋狂地拍打著海底,打得海底直震顫。( )
6、爸爸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
7、巨浪鋪天蓋地奔涌而來。( )
6、選詞填空。(3分)
鼓舞 鼓勵 鼓動 激勵
(1)孩子需要經常____________,這樣才會不斷進步!
(2)雷鋒精神曾___________了一代又一代人。
(3)在他的___________下,大家紛紛拿起勞動工具干起來。
(4)爸爸( )我努力學習,長大了為國爭光。(5)他的英勇事跡永遠( )著我們前進。
觀賞 欣賞 贊賞
(1)這些花都非常值得__________。
(2)爸爸正在閉目__________一段很好聽的曲子。
(3)校長對他那種刻苦學習的精神大加__________。

三、句子萬花筒。(13分)
1、選擇關聯詞語填空。(2分)
因為……所以…… 不但……而且…… 即使……也……
與其……不如…… 寧可……也不…… 既然……就……
(1)我( )考試不及格,( )向別人抄襲。
(2)船夫駕駛小艇時,( )操縱自如,( )行船速度很快。
(3)( )困難再大,我們( )決不會退縮。
(4)你( )明白自己錯了,( )應該誠懇地向人家道歉。
2、句子加工廠。(5分)
(1)學校圖書館那豐富的圖書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變換語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小圖書館所有的書籍,我差不多都借閱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筆記豐富了我的記憶力,增加了我的理解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些領悟自然是課外讀物饋贈。(改成反問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模仿秀。(2分)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位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句子不寫完整,在括號內寫出作者姓名。(2分)
(1)書猶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讀書有三到,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寫出你對下面句子的理解。(2分)
(1)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文小回放。(5分)
1、《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的“大樹”指的是著名的學者____________,他對21世紀的青年提出的三貫通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長生果”》中的“長生果”指的是____________課文中講到了作者自己通過兩次作文悟出的作文兩點道理是: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3、文學家________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五、理解與感悟。(22分)
(一)(11分)
我( )喜歡到顧客多的書店,( )那樣不會被人注意。進來看書的人( )很多,( )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購買的,恐怕沒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這兩段文字選自課文《 》作者是 ( ) 。(1分)
2、從這連段文字中找出兩對近義詞寫下來。(1分)
( )——( ) ( )——( )
3、在文中括號內加上適當的關聯詞語。(1分)
4、不改變意思,將句中加點的字換成另外一個。(1分)
(1)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 ( )
(2)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 ( )
5、這兩個段落文字分別描繪了兩個場景,請用自己的話語加以概括。(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寫法感悟。(3分)
這兩段文字,第一段突出一個“_______”字,側重寫人物的__________,讓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第二段突出一個“裝”字,著重寫人物的________和_______,使讀者從中體會到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
7、用來描繪人們熱愛讀書學習的成語,你想到了哪些?(至少寫出四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老師的用意(11分)
春秋時代有個琴師叫俞伯牙,拜成連先生為師。他苦學了三年,創[ 做 作 ]了一部樂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興地把這部樂曲演奏給老師聽。老師聽完以后,笑笑說:“有個老師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帶你去拜[ 訪 仿 ]他,你一定會有收獲”。
第二天清早,成連先生帶著俞伯牙劃船來到一個島上,并告訴他說:“老師就在島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來接你。”
成連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 )琴師。他累( )氣喘吁吁,心情煩[ 躁 燥 ]( )坐在海灘上。前面是一望無際( )大海,身后是高聳入云的山峰。那驚濤駭浪拍擊巖石發出( )“嘩嘩”聲,那扣人心弦的陣陣松濤聲,使俞伯牙激動( )歡呼起來。他[ 忽然 果然 居然 ]明白了老師的用意,立刻面對大海彈起琴來。
十天后,成連先生[ 忽然 果然 居然 ]的來了。當俞伯牙把修改過的樂曲再彈給他聽時,老師連連[ 夸獎 夸耀 ]說:“好,好,好極了!
1、劃去文中括號內用得不正確的字和詞。(3分)
2、在第三小節的方括號內填上“的”、“得”、“地”,注意正確喲!(3分)
3、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2分)
高聳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扣人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段文內容,回答問題。(2分)
(1)成連先生所說的“老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師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短文,你從中得到的收獲是什么?(請任選一個角度寫一寫)(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單元素質測評試卷
一、1、伴侶 懼怕 酸痛 編織 朗誦 吶喊 饋贈 飽覽 駁雜 選擇 2、jiāo hǔ chāi lüè dì yú jīn 3、娛 柜 鍋 腋
二、1、喻 明白 甚 很 癡傻 裁 安排取舍 2、千篇一律 囫圇吞棗 浮想聯翩 牽腸掛肚 3、滾瓜爛熟 心安理得 毫不猶豫 大顯身手 5、鼓勵 鼓舞 鼓動觀賞 欣賞 贊賞
三、1、寧可 也不 不但 而且 即使 也 既然 就 2、(1)圖書吸引著我。(2)我的眼睛在一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急切地尋找。(3)這個小圖書館所有的書籍差不多都被我借閱了。(4)做筆記鍛煉了我的記憶力,增強了我的理解力。(做筆記增強了我的記憶力,提高了我的理解力。)(5)這些領悟不都是課外讀物的饋贈嗎? 3、略 4、(1)善讀可以醫愚。劉向 (2)心到 眼到 口到 5、(1)人的身體的成長發育需要吃飯,智力和精神的發育成長要靠讀書學習獲得。(2)人的智力閱歷各異,觀點立場不同,對書中內容的見解和看法也必然會各不相同。
四、1、季羨林 中西貫通 古今貫通 紋理貫通 2、書籍 構思要別出心裁 要寫真情實感 3、魯迅 多看書 4、莎士比亞
五、(一)1、竊讀記 林海音 2、仿佛 好像 喜歡 高興(開心) 3、之所以 是因為 雖然 但是 4、靠 停 5、(1)藏身于眾多顧客讀書 (2)借雨天讀書 6、藏 動作 怕(擔憂、恐慌) 心理 神情 喜(高興) 7、手不釋卷 廢寢忘食 韋編三絕 博聞強記博覽群書 懸梁刺股 囊螢映雪 (二)1、劃去:做 仿 燥 忽然 果然 夸獎 2、的 的 得 地 的 得 3、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 形容詩文、表演等感染力強,牽動人心。4、(1)大自然 (2)要善于向大自然學習。(一切知識、學問、能力來源于生活)5、略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841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