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7)

傳統文化圓桌派
《河中石獸》
作者:紀昀(字曉嵐),選自《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
主要內容:石獸掉進河里,分析由于水沖力以及石獸本身的重量等原因,找它要從石獸掉落的上游去找,而非下游。告訴人們,凡做一件事前,不要妄下結論,不能想當然。

1.爾輩不能究物理。
譯文: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爾輩:你們這些人。
究:研究、探求。
物理:事物的道理、規律。
2.是非木杮fèi,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譯文: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漲的大水帶走呢?
是非:這不是。
豈:怎么,哪里。
為:被。
暴漲:暴漲的大水。
攜:帶。
去:離開。
3.湮(yān)于沙上,漸沉漸深耳。
譯文:(石獸)埋沒在沙層上,越沉越深罷了。
湮:埋沒。

4.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譯文:順著河流(即下游)尋找石獸,不是很瘋狂嗎?
顛:精神失常,后來寫作“癲”。
5.眾服為確論。
譯文:大家很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
服:信服。
為:認為。
確論:正確的言論。
6.必于石下迎水處嚙niè沙為坎穴。
譯文: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
嚙:咬,這里是侵蝕、沖刷的意思。
坎穴:坑洞。
7.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里外。
譯文: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瘋狂;在原地深處尋找它,不是更瘋狂嗎?按照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游的幾里外尋到了石獸。
固:本來。
如:按照。
果:果然。
8.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譯文: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但:只。
其一:表面現象。
其二:根本道理。
據理:根據某個道理。
臆斷:主觀地判斷。
歟:嗎。

《愛蓮說》
作者:北宋理學家周敦頤。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與品質,贊揚蓮花的品格,表現作者像蓮花一樣潔身自愛,擁有寬廣的胸襟。
1、世人盛愛牡丹。
譯文:世人大部分都喜歡牡丹。
2、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文: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顯得清芬,它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益:更加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那應該是有很多的人了。
宜:應當。
予:我
4、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
蕃:茂盛。這里指繁多。
5、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譯文: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居避世者,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
謂:認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856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