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重點(部編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
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6)
第二單元 革命歲月一、字詞,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guān)于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重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重點
第二單元 革命歲月
一、字詞
【萬水千山】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遙遠險阻。
【等閑】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
【磅礴】氣勢盛大。這里指山勢高大、險峻。
【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
【三軍】這里指紅軍隊伍。
【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wěn)固地立著,常用來形容堅定不可動搖。
【驚天動地】形容聲音特別響亮;也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yè)偉大。
【昂首挺胸】仰著頭,挺著胸。形容無所畏懼的樣子。
【居高臨下】居:站在,處于。臨:面對。占據(jù)高處,俯向低處。形容處于有利的地勢、地位。
【氣壯山河】形容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偉豪邁。
【迎風(fēng)招展】隨著風(fēng)飄揚。
【肅立】恭敬莊嚴(yán)地站著。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強,聲勢大。
【宣告】宣布。
【瞻仰】恭敬地看。
【千鈞一發(fā)】千鈞的重量系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極其危險。
【震天動地】震動了天地,形容聲勢浩大。
【聚精會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全神貫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熱血沸騰】比喻情緒高漲、激動。
二、課文知識
1. 《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結(jié)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展示了五幅“征難圖”:騰越五嶺山、疾跨烏蒙山、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喜踏岷山雪,贊頌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七律:是七言律詩的簡稱。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聲韻,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須一韻到底。句內(nèi)和句間要講究平仄,中間四句按常規(guī)要對仗。可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
3.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首聯(lián),中心句。總領(lǐng)全篇。
詩意:紅軍不怕遠征的艱難險阻,把歷經(jīng)萬水千山的艱難困苦只看作平平常常的事。
4.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詩意: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可在紅軍眼里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可在紅軍看來,不過像腳下滾動的泥丸。
這兩句詩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充分表現(xiàn)了紅軍頑強豪邁、不怕艱難險阻的英雄氣概。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詩句中“暖”和 “寒”形成了鮮明對比, 既寫出了天氣情況, 又寫出了戰(zhàn)士們的心理感受。 “暖”字表達了紅軍戰(zhàn)士渡過金沙江后的喜悅,“寒”字表現(xiàn)了紅軍奪取瀘定橋時的驚險悲壯。
詩意: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打著兩岸高聳入云的山崖,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只剩下十幾根鐵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這兩句詩借巧渡金沙江和飛奪瀘定橋兩件事寫出了紅軍不怕艱難險阻的英勇精神和戰(zhàn)勝敵人后喜悅的心情。
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詩意:更使紅軍欣喜的是翻過了白雪覆蓋千里的岷山,隊伍里人人心情開朗,個個喜笑顏開。
7.《狼牙山五壯士》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五個小標(biāo)題依次是:①接受任務(wù);?②痛擊敵人;③引上絕路;?④頂峰殲敵;?⑤英勇跳崖??。表現(xiàn)了五壯士熱愛祖國和人民,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8.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這聲音”指的是五壯士跳崖時呼喊的壯烈豪邁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充分體現(xiàn)出五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
9.《狼牙山五壯士》“點面結(jié)合”寫法的好處:
●這樣的寫法,層次感強,畫面感強,既讓我們感受到五壯士作為一個戰(zhàn)斗群體的團結(jié)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戰(zhàn)士的英勇頑強,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個體和群體的形象。
10.《開國大典》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主要寫了群眾入場、舉行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四個盛大場面,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
11.這莊嚴(yán)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yán)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nèi)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這“莊嚴(yán)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這句話,“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指的是全中國。表達了全場三十萬人以及全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歡欣鼓舞的心情。?
12.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這句話運用了借喻的修辭手法,用“紅流”指代游行的隊伍,表現(xiàn)了游行隊伍的聲勢之大、場面壯觀。“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不僅指燈籠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人民獲得了光明。
13.《燈光》采用了倒敘的寫作手法,由天安門廣場上的燈光寫起,敘述了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指路的壯舉,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
14.《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是一篇革命回憶錄,記述了發(fā)生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革命故事。該文記敘了邱少云在執(zhí)行潛伏任務(wù)時,潛伏的地方被敵人炮火打著,自己被燃燒了起來,但為了整個戰(zhàn)斗的勝利,他一動不動,在烈火中犧牲的經(jīng)過,歌頌了邱少云烈士顧全大局,遵守紀(jì)律,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三、課外積累
1.含有近義詞的詞語:
昂首挺胸?斬釘截鐵?粉身碎骨?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調(diào)兵遣將??甜言蜜語?
2. 含有反義詞的詞語:?
驚天動地?橫七豎八?大同小異?七上八下??舍近求遠??
街頭巷尾??轉(zhuǎn)危為安?聲東擊西?
2、形容情況萬分危急的詞語:?
千鈞一發(fā)? 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劍拔弩張??
一觸即發(fā)??火燒眉毛 ?岌岌可危
4、愛國名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顧炎武)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
4. 表示人的精神品質(zhì)的成語:?
奮不顧身? ?廢寢忘食? 孜孜不倦? 肝膽相照? ?
舍己為人 先人后己 ?助人為樂? 大公無私?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941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