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春風十里下句是什么(這個詞古人都用爛了)
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最近,因為一部名為《春風十里,不如你》的電視劇,讓“春風十里”這個詞又火了一把,我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大火,反正每一次都能引發(fā)造句熱潮。
其實,“春風十里”這個詞古人早就用爛了。這也充分證明,現(xiàn)代人的語言有多么貧乏,隨便在古人那里尋章摘句都能成為金句,而我們只能創(chuàng)造諸如屌絲之類的詞 。
說起“春風十里”這個詞,最早還得追溯到唐朝詩人杜牧。當時,他愛上了一位13歲的雛妓(不好意思,在現(xiàn)代是要坐牢的),臨別之時依依不舍的寫了兩首《贈別》,其一曰: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的大意是:我的那個洛麗塔啊,身材婀娜剛好13歲,嫩得就像二月初的豆蔻,走過春風蕩漾的揚州,卷起所有的珠簾,都找不到這么美膩的。
單純從藝術角度來說,不得不佩服杜牧的妙筆生花,怪不得后世文人紛紛模仿。特別是在宋朝,“春風十里”簡直成了一個典故,頻頻出現(xiàn)在詞里,比如大名鼎鼎的蘇軾。

《江城子·余嘗作數(shù)絕以紀其事矣》
玉人家在鳳凰山。水云間。掩門關。門外行人,立馬看弓彎。十里春風誰指似,斜日映,繡簾斑。
多情好事與君還。閔新鰥。拭馀潸。明月空江,香霧著云鬟。陌上花開春盡也,聞舊曲,破朱顏。
很明顯,這首詞也是描寫女人的,詞意也是受到了杜牧的啟發(fā)。請注意“水云間”這個詞,后世也被頻頻引用,并被瓊瑤阿姨作為一本書的名字。
看到老師也這么喜歡杜牧的詩句,作為他得意弟子的秦觀不遑多讓,充分發(fā)揮拿來主義的精神填詞一首: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后,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shù)聲。
這首詞描寫的也是與一位歌女的離別相思之情,特別是其中的“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簡直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感覺。我們再來看一首賀鑄的:
《浣溪沙》
宮錦袍熏水麝香。越紗裙染郁金黃。薄羅依約見明妝。
繡陌不逢攜手伴,綠窗誰是畫眉郎。春風十里斷人腸。

在這里,賀鑄又玩出了新花樣,直接寫出“春風十里斷人腸”,就問你夠不夠狠、夠不夠絕?
從這三個例子可以看出,但凡寫到女人或者與情人分別時,“春風十里”一詞就會驀然出現(xiàn),只有離別之時,才會舍不得相聚時“春風十里”的柔情啊。
也許是覺得“春風十里”一詞用得太爛,用得太雷同,姜夔先生不樂意了,“春風十里”本來就很美,莫名其妙的成為參照物被比下去,這一次我要把它寫成主角。

《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這首詞就不用多介紹了,大多數(shù)人都讀過,堪稱是姜夔的扛鼎之作。至此,我們可以大聲宣布,經(jīng)過宋朝人的前赴后繼,“春風十里”一詞已經(jīng)封神。
那么問題來了,關于“春風十里”,你還可以造什么句呢?說不定下一個火遍朋友圈的就是你。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