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古鎮美食(區縣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館)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7)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到過余杭塘棲的朋友有沒有發現,在超山農莊的院子里,有幢老式屋子,粉墻黛瓦、古色古香,其實這里是一個糕板展示館。現代人很多都不知道糕板是什么,而從小在農村長大....<p>到過余杭塘棲的朋友有沒有發現,<strong>在超山農莊的院子里,有幢老式屋子,粉墻黛瓦、古色古香,其實這里是一個糕板展示館。</strong>現代人很多都不知道糕板是什么,而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小余,記憶里就曾見過家里的老人用過糕板制作糕團哦!</p><p><img alt="杭州余杭古鎮美食(區縣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館)(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4645307085.jpg"/></p><p>舊時,每有逢年過節、造屋上梁、婚喪嫁娶,糕團是每家每戶都必不可少的。糕板就是用來制作糕團的模具,糕板上刻有各式各樣的圖案花紋,不同地區、不同節日甚至不同的家庭使用的糕板都不盡相同。</p><p>都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strong>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兩塊完全相同的糕板,他們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是大自然的作品,一個是人的杰作。</strong></p><p><img alt="杭州余杭古鎮美食(區縣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館)(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4645594642.jpg"/></p><p>糕板種類繁多,造型古樸,刻工精細,吸取了傳統木雕、民間剪紙等技藝的精髓,構圖精美,線條流暢,含義深刻,每塊糕板都是實用工具和藝術精品的的結合體。</p><p><img alt="杭州余杭古鎮美食(區縣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館)(3)"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3593366582.jpg"/></p><p><strong>在江南民俗糕板館里,糕板的展示主要分為兩大版塊:人生禮儀和歲時節日。</strong>人生禮儀中又分誕生、成人、婚嫁、去世四個版塊,每個版塊都有代表著不同含義的糕板。</p><p>如小孩出生有“麒麟送子”“福增貴子”等圖案;婚嫁有“龍鳳呈祥”“雙喜臨門”等圖案;家中有老人去世,也要做印糕,最為常見的糕板當屬“豬頭三牲”,糕板上刻有“豬頭”“魚”和“雞”三種動物,做成的印糕放在去世老人的靈前供奉,是祭祀供品中的必需品。</p><p><img alt="杭州余杭古鎮美食(區縣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館)(4)"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5918707186.jpg"/></p><p>在這樣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國度,歲時節日自古以來就備受國人重視,春節求愿祈福、清明祭祖敬神、中秋團圓慶祝等都少不了通過糕板制作糕團來增添氣氛,寄托心愿。</p><p>在糕板館里,有一塊名為“嫦娥奔月”的巨大糕板,這塊糕板直徑半米有余,在嫦娥3號落月的新聞背景下,這塊制作中秋月餅的大糕板顯得分外合時宜。</p><p><img alt="杭州余杭古鎮美食(區縣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館)(5)"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4646592931.jpg"/></p><p>在糕板館的小角落里,館主人拿起一塊黑漆漆的、一上一下刻著兩個壽桃的糕板讓我看。他說這是他從江郎山廿八都一個小村莊的老人那里淘來的,當時老人還不肯出讓這塊糕板。</p><p>小編仔細瞧了瞧,除了霉跡斑斑外,其余也沒發現什么特別之處。他接著說:“我跟老人說,看上你的糕板并不是因為它雕刻有多精美,事實上這塊糕板的雕工是很粗糙的,我看上的是你們廿八都這里的文化習俗,每個地方的風情習俗都能在當地的糕板圖案上體現出來。”聽了這番話老人才松口。</p><p><img alt="杭州余杭古鎮美食(區縣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館)(6)"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3418004869.jpg"/></p><p>↑刻著壽桃的糕板</p><p><img alt="杭州余杭古鎮美食(區縣旅游余杭江南民俗糕板館)(7)"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3633216540.jpg"/></p><p>→刻有蝙蝠的糕板</p><p>在我連連點頭感嘆館主人對各地風俗文化的渴求之情時,他又拾起一塊糕板讓我猜上面的圖案,這塊糕板入眼的第一感覺就是蝙蝠,刻畫的很形象,也很好認,寓意祈福。</p><p>館主人說:“你只說對了一半,福有很多種說法,比如大伙都知道的“福到”,這塊糕板的特別之處在于蝙蝠的眼睛是兩枚銅錢,寓意‘福在眼前’。”說到這里,我不得不感慨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國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p><p><strong>館長寄語 </strong>The message</p><p>糕板館里共展示了四百多塊糕板,館主人卻說他的收藏有兩千多塊。前些年,他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就為了淘這些別人早就遺忘了的糕板。因為在他眼中,糕板的層面已經不止是一件工具亦或是一件藝術品了,它還代表著地方文化和風土人情正在遺失的美好。</p><p><strong>勾起大家得回憶了么,喜歡的童鞋別忘記點贊噢!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strong></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