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植組詞(植組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植樹節:國家規定群眾義務植樹造林的節日目的是提倡愛林護林,改善生態環境中國曾于1915年將植樹節定于農歷清明節這一天,為紀念孫中山,1928年改為3月12日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植組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植組詞
植樹節:國家規定群眾義務植樹造林的節日。目的是提倡愛林護林,改善生態環境。中國曾于1915年將植樹節定于農歷清明節這一天,為紀念孫中山,1928年改為3月12日。1979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規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
植樹造林:栽植苗木以造成幼林的方法。成活率較高,種子用量較省,但技術操作較復雜。又稱栽植造林、植苗造林。《新華半月刊》1960年第5期:“平原鄉 雖然有多余的勞動力,但是因為可植林的土地面積少,無法大量植樹造林。”
植樹:栽種樹木。
植物:生物界中的一大類。多以無機物為養料,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種子植物。有30多萬種。
植被:覆蓋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總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栽培的作物稱人工植被;天然森林、灌木叢、草原等稱自然植被。
移植:把播種在苗床或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連土掘起種在田地里。近年來京劇從各種地方戲曲~了不少優秀劇目。
裸子植物:種子植物的一大類,胚珠和種子都是裸露的,胚珠外面沒有子房,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著,松、杉、銀杏等都屬于裸子植物(區別于“被子植物”)。
植株:成長的植物體,包括根、莖、葉等部分。
植物學:生物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植物的構造、生長和生活機能的規律、植物的分類、進化、傳播以及植物與外界環境之間關系、植物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等。
木本植物:莖內木質部發達,莖干比較堅硬的植物的統稱。一般生命過程長,能逐年生長。根據有無主干以及植株的高矮分為喬木和灌木。
上一篇:樟組詞(樟字怎么組詞)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