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簡單美味(家鄉的美味泥拔弄兒)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11)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文/李紅軍我的老家在南充市嘉陵區金寶鎮,下轄有文官溝村、石馬埡村、嚴家溝村等14個行政村,是一個以水稻、玉米、小麥、豌豆等農作物種植為主的鄉鎮。勤勞、聰慧、....<p><img alt="家鄉的味道簡單美味(家鄉的美味泥拔弄兒)(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a73c152fdf7943fdaad51d23544b1e82.jpg"/></p><p>文/李紅軍</p><p>我的老家在南充市嘉陵區金寶鎮,下轄有文官溝村、石馬埡村、嚴家溝村等14個行政村,是一個以水稻、玉米、小麥、豌豆等農作物種植為主的鄉鎮。勤勞、聰慧、善良的金寶人, 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熱土上,他們把田地里出產的東西之功效發揮得淋漓盡致,制作成各種各樣美味的食物。其中的“泥拔弄兒”就是我童年最難忘的美食之一。</p><p> “泥拔弄兒”是金寶人的叫法,我不知道這幾個字用得是否準確, 但大體上就是這個音兒。它其實是一種涼粉,所不同的是原料是特定的。一般的涼粉,可以用玉米、豌豆、綠豆、紅苕等淀粉來熬制。一般情況下,“泥拔弄兒”采用嫩玉米(苞谷)的淀粉熬制而成。豌豆淀粉熬制的涼粉色發烏, 紅苕淀粉熬制的涼粉顏色近黑。只有用玉米淀粉熬制出來的涼粉,其色澤如玉,晶瑩剔透,稀稠適中,最容易做成“泥拔弄兒”,而且顏色也好看。</p><p> 磨漿、篩渣、積淀、兌水、生火、熬制,一整套熬制涼粉的程序下來(當然現在可以直接買玉米淀粉了),一鍋熱氣騰騰彌漫著玉米清香的涼粉就新鮮出爐了。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p><p> 需要兩人配合: 一人趁熱涼粉未凝固之際, 動作麻利地用瓢將其從鍋里舀出, 對著另一人雙手捧著的大眼竹篩倒下去。涼粉順著粗大的篩眼,均勻地流到下面放置好的大盆子里面。 盆子里有大半盆冷開水, 當一大滴一大滴熱涼粉透過篩眼滴下來,因重力遇冷水凝固后,就成了頭大尾細的蝌蚪形狀。 一條條乳白色的小蝌蚪,隨著水浪輕涌,仿佛活了,在水盆里歡快地游動起來。如此反復,一鍋熱涼粉就變成老鄉們口里的“泥拔弄兒”了。當地土話稱蝌蚪為“泥拔弄兒”,我估計,這種涼粉的叫法就是由此而來。</p><p> 有人說,涼粉嘛,要么直接吃熱涼粉,要么冷卻凝固后切片吃, 沒必要這么麻煩嘛。但要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吃熱涼粉,尤其是夏天。而涼粉完全冷卻成型,至少要六七個小時, 作為忙碌的莊稼人可等不起。所以,聰明的金寶人才發明了這種可以大大縮短涼粉冷卻時間的方法, 你不得不佩服人民群眾的智慧。 當初為了讓熱涼粉快速冷卻以飽口腹之欲的人, 肯定萬萬沒想到,他這一取巧的舉動,卻無意中造就了這一小有名氣的美食。</p><p> 哈哈,閑話少說,書歸正傳。到這個時候,“泥拔弄兒”只是成形了,還沒有變成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別急,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沒做,那就是烹制調料油。請看表演:開火,往鐵鍋里倒入一小盆土榨菜籽油。微熱之際,倒入剁碎的藿香葉、蔥姜蒜、青椒、花椒、煙山冬菜和適量的醬油、醋、味精,講究的還要加點臘肉沫。稍一翻炒,再加入鹽攪拌均勻,叮叮當當的鍋鏟碰撞聲中,一小盆美味的調料油就OK了。</p><p> 萬事俱備只欠吃貨。要吃的時候,夏秋之際直接用漏勺從盆里撈出“泥拔弄兒”倒在碗里,潑上一勺調料油,攪拌幾下就可以開吃了。如果是冬春的話,可以把“泥拔弄兒”加水加菜煮一煮再撈起來。當然吃冷吃熱不一定非要隨季節, 得根據食客的需要和愛好。</p><p> 比如我,一年四季都喜歡吃冷的。小時候逢趕金寶場, 我念念不忘的就是能吃上一碗美味的“泥拔弄兒”。至今記得,往金寶小學方向走的場口處的那條小巷里, 就有一家賣“泥拔弄兒”的小攤。攤主是一對中年夫妻,他們系著洗得發白的圍裙,總是樸實地微笑著,忙得滿頭大汗,嘴里熱情地招呼著食客。 我每次遞過5角錢, 大聲說,老板,來一個小碗,多舀點油哈。然后就眼巴巴地看著老板,心里默念,不要手抖,多舀幾個,再多幾個。攤主手腳倒快,不一會兒就把碗筷遞了過來。我馬上接過來,迫不及待地胡亂地攪兩下,哪管它拌沒拌勻,就呼啦呼啦一大口扒進嘴去。我的個先人吔,這應該是天底下最美味的東西啦,太好吃了!涼粉的凉爽順滑,青椒的香辣入味,藿香的清香撲鼻, 偶爾一個臘肉沫的咸香勁道,簡直是唇齒留香,余味無窮。不超過十分鐘,一小碗“泥拔弄兒”就到我的肚子里旅行去了。香香香,吃完好半天,還得吧唧吧唧回味好久。我摸摸小肚子,意猶未盡,狠狠地想:我為啥就不是攤主的娃兒呢,不然想吃幾碗就能吃幾碗了。哈,現在想起來,真是好笑,為了多吃碗涼粉,竟然不想要親生老漢兒了。</p><p> 歲月悠悠,冬去春來,忙于生計的我,現在很少回老家, 即使回去, 也是來去匆匆。真希望有一天我悠然漫步到場口,那賣“泥拔弄兒”的小攤仍在。或許攤主會笑容可掬地招呼我,老師,吃大碗還是小碗?我肯定會大聲地說,當然是大碗噻,哦,對了,多加點油哈。</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