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20閱讀(33)
文 | 書本里的小螞蟻們

說起與狐貍有關的故事,你會想到哪些?
我首先想到“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故事。“狐假虎威”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原文這樣寫道——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我還想到《小狐貍買手套》、《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以及許多關于狐貍的寓言故事,比如狐貍和烏鴉,狐貍和獅子,狐貍和山羊,等等。
我數了數手頭現有的《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中,關于狐貍的故事就共多達20個。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并分享的是《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國作家瑪· 阿希· 季諾夫人改編而成的童話。森林里要開審判大會,這可是個大事件。為此,被列那戲耍過的動物們都向獅王控訴列那的罪行。為了公正審判,獅王派使者去捉拿列那,可是每次都慘敗而歸。最后,列那終于來了,他巧舌如簧,巧妙地利用每個動物的弱點,將自己的過錯推得一干二凈,甚至還贏得了獅王的信任。而就在這時,列那卻離開了王宮,和自己的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列那狐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很成功的狐貍形象。代表新興市民階級的列那狐在面對獅王的強權、公狼的霸道時,總是能以自己的聰明機警左右逢源、化險為夷。作品描述的是一個動物世界,通過對動物的擬人化描寫,象征社會各階級的人物。這既是一個有諷刺性的寓言,也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童話故事。作者用引人入勝的語言描寫了許許多多的動物形象,讓讀者忍俊不禁的同時有所領悟,懂得一些與自身相關的道理。
接下來讓我們來欣賞書中一些精彩的片段。
我最喜歡“列那裝死偷魚”這一部分的內容。列那為了讓家人不挨餓,不想看到妻兒因饑餓而哭泣,在又陰又冷的天氣里也不得不出去找吃的。當他正垂頭喪氣地坐在路邊時,忽然聞到了一股誘人的香味,看見遠處駛過來一輛裝滿鮮魚的大車。他的腦子里馬上閃出了一個絕妙無比的主意,躺到路中間裝死,從而被魚販撿起來扔到車上。
瞧,書中有這樣精彩的片段:他悄無聲息地用鋒利的牙齒咬開了一個魚筐,開始享用他的美餐。一眨眼的工夫,至少三十條鲞(xiǎng)魚進了他的肚子。自己吃飽后,他又用牙齒咬開了另一個魚筐。還真巧,那是一筐鰻魚,海梅琳和孩子們是很喜歡吃鰻魚的。他巧妙地把鰻魚穿成一個項鏈,掛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輕輕地從車后溜到了地上。
《尾巴釣魚的奇聞》這一章也非常有趣。有一天,列那和雄狼葉森格侖來到一個池塘邊。由于天氣寒冷,池塘已經結了冰,冰面上有一個洞,那是人們為了取水而鑿開的,洞旁還放著一個空桶。列那又想出了一個主意,使葉森格侖自愿蹲在洞口,尾巴上系著吊桶,耐心地等著魚兒上鉤。
這樣的釣魚方法真是新鮮呀!接下來怎么樣了呢?
書中寫道:葉森格侖覺得吊桶越來越重了,還以為魚越來越多了呢,高興壞了。可是,他感覺尾巴快不能動彈了。原來是冰結得越來越厚了。可他還傻乎乎地向遠處的列那喊道:“魚裝得太多了,我連動都動不了啦,你快來幫我把桶提起來吧!天快亮了,要是有人來就麻煩了,快來幫我呀!”
結果怎么樣了呢?
可想而知,吊桶附近的水很快就被凍住了,最后可憐的葉森格侖被牢牢地凍在了冰面上。第二天早晨獵人們發現了葉森格侖,葉森格侖好不容易才逃跑,但是凍在冰里的尾巴被割斷了,成了一只禿尾巴狼。
由此可見,葉森格侖真是又可憐又可恨:可憐的是他被列那捉弄了都不知道,可恨的是他貪吃又不自己勞動。
最后,閱讀完《列那狐的故事》,我們對狐貍的形象不僅僅停留在《狐貍和烏鴉》中那只花言巧語的狐貍,又或者《狐貍和葡萄》中那只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的狐貍,而是對“列那”這只機警聰明的狐貍有了更深的認識。
狡猾陰險,可能是我們對狐貍的首先得和固有的印象。璀璨的兒童文學作品中,狐貍的形象豐富又多元化。狐貍變成了聰明、機智、勇敢、善良的正面形象,使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狐貍形象。而不論狐貍以怎樣的形態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堅信真善美一定會戰勝假丑惡,真善美永遠是故事的主題。
#遇見更美童年#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55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