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光明網評論員:“愿你付出甘之如飴,所得歸于歡喜。”
“愿你道路漫長,有的是時間發生故事。”
“愿你在最無趣無力的日子仍對世界保持好奇。”
“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北京四中初二女孩張詠言寫的一篇書信作文,這兩天在網絡上走紅,人民網轉發后的閱讀量很快達到數百萬,數十個大V開始關注。評論里,也逐漸出現了褒貶不一,中青報報道有人提出質疑,是不是現在孩子看網絡小說多了,只會寫傷春悲秋的句子?

這種質疑聲挺有意思、也挺有代表性,原因在于,短短的一句問句之外有多個社會既定觀念做前提:其一是,網絡閱讀用“傷春悲秋”就可以概括,其所給出的營養是貧瘠的;其二是,通俗閱讀是嚴肅閱讀的對立面,并對后者產生了傷害。如同《愿你》一文清楚展現了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對人生的觀察角度和描述方式,持這種質疑的成年人(明顯是成年人),也呈現了社會既定觀念在其思想上打下的烙印。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078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