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還記得,當年報考師范學校,面試官問她為什么選擇師范學校時,她鏗鏘有力地回答道:“因為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兒時的師者夢,注定了一世的教師路。“做一名好老師,成為能夠照亮學生的那束光”,是她的信念,至今未曾改變。她就是大黃堡鎮初級中學語文教師何建秋。

何建秋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大黃堡人,她的父親是一位小學教師,母親也從事了多年的代課工作。成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她深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小就對三尺講臺充滿著敬畏和向往。有著教師夢的她深愛著自己的家鄉,愿意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奉獻終身。她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純潔的花,在雨露的滋潤下,定能絢麗綻放她的美。
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剛剛踏上三尺講臺的何建秋,用自己的辛勤堅韌與滿腔熱情,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苦練教學基本功。她曾輾轉到四十一中、四十七中、五十四中、海河中學、大港同盛中學聽名師講座,觀摩優質課,汲取營養。那時的她年紀尚輕,倒著地鐵,坐著長途汽車,盡管辛苦,卻樂此不疲。她像一棵蒼勁的樹,拼命汲取著養分,深深向下扎根,打牢自己的基礎,繁茂自己的枝葉,為更多的學生撐起一片湛藍的天空。

辛勤的汗水沿途灑下,美麗的鮮花夾道而開。如今40歲的何建秋,是全國模范教師,天津市首批學科骨干教師,武清區初中語文學科兼職教研員,武清區優秀德育教師,武清區優秀班主任,曹海紅名師工作室骨干成員。日前,她榮獲2022年度武清區“最美教師”稱號。她主持的課題、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得全國和市級榮譽,她多次參加教科研活動,亦是碩果累累。燦爛的成績背后,不僅僅是何建秋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勞付出,也是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與家長,對她深深的信任與肯定。

讀初中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有時懵懂有時充滿活力,有時又容易和身邊的人發生摩擦。有一次,何建秋發現班里的小立(化名)情緒不好,獨自坐在教室里面發呆,不像平時一樣和同學談天說笑。何建秋留了心,特地挑選時間,單獨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的內心感受。原來,小立和自己的父母發生了一些矛盾,不知道如何化解,悶悶不樂,影響了在校狀態。何建秋仔細傾聽了事情經過和孩子內心想法,耐心細致的勸解開導他,并親自上門家訪,與孩子父母促膝長談,充分幫助孩子和家長增加溝通交流,化解了矛盾。事后孩子的母親感動于何建秋的認真負責,拉著她的手連連道謝,何建秋只說:“這是我作為一名老師應該做的。”

如今,何建秋從事教育工作已歷時二十二載,除了語文教師之外,她還是學校教務處副主任和年級主任。繁忙的工作往往令她應接不暇,但樁樁件件都與學生有關,她哪一件也不會怠慢。人到中年,她的身體有時會因忙碌的教學工作而“開小差”,但她的精神始終如同青年人一般飽滿,仍舊對教學事業充滿干勁,對自己的學生飽含無限的愛。回首教學之路,她經歷過初出茅廬的不知所措,也有過咬牙堅持的爬坡過坎,但留在她心中的,更有與學生度過的無數個幸福滿滿的精彩瞬間。未來,她將初心不改、斗志滿懷,樂在其中、干在其中,繼續演繹為人師者的別樣精彩。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58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