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學生參加生涯規劃講座(活動回顧職業規劃)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職業規劃早知道
是SME-CDC精心策劃的職業發展欄目,將緊密圍繞“職業規劃”這一主題,為同學們帶來一系列職業規劃活動和文章,旨在呼吁同學們主動培養自我認知,探索職業興趣,為本科階段的職業發展道路做好前期規劃。

為了幫助同學們盡早做職業規劃,經管學院現推出職業規劃校友咨詢項目。邀請校友以自身經歷為視角,通過不同的互動形式,為在校同學的大學四年職業規劃提供建議。
職業規劃·校友有約是面向經管學生的職業規劃分享論壇,為解答同學們所關心的普遍問題,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場,話題分別為:
現分享論壇中討論的重點,希望能給同學們帶來更多關于自我認知及職業興趣的靈感與啟發。
01
商科生的職業興趣探索之路
Q:通過哪些途徑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
陳浩男、甘晗磊校友都闡述了社團活動對于職業興趣發現的作用:例如你善于做宣傳組負責的微信推送、文案梳理等內容,那么相關突出的能力也可以運用到實習時的產品推廣、制作上。
楊丹竹校友認為學校的自由選課可以幫助同學們涉獵更多,從更多選擇中擇出喜好。同時,交換項目也可以開闊視野,通過學習與本校不同的課程幫助深入了解所學,明晰對于專業的興趣程度。
Q:有沒有過迷茫期呢?在這個時候都進行了什么嘗試?
不同的實習經歷幫助你找尋真正熱愛的工作。甘晗磊校友說:“其實找到更多不合適你的事物這個過程是很重要的。”吳瀚文校友現身說法,認為基于現狀 個人興趣逐漸職業化的這條道路可以嘗試:他從專業選擇開始沒有明確規劃,到實習時發現工作狀態與自己想象中相差甚遠,再到嘗試不同領域的實習,不斷試錯;最后將個人的游戲愛好與專業知識職業化運用到手游項目組中。
而呂雪峰、陳浩男校友則認為在迷茫期多與傾向專業的老師對話能幫助你更加清楚專業內容、了解專業所需的顯著特征,走出迷茫。
Q:所選專業和所選職業之間有沒有什么關聯?
聯系并不必然。但喜愛首先第一,它會促使你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以達到職業要求。所以興趣和其促使的你從事的相關實習才更為重要。
Q:如何看待職業興趣和現在所從事的職業之間的關聯度呢?
甘晗磊學長說:“主觀層面上講,就算已經找到了喜愛的領域,由于互聯網普遍存在的信息壁壘和消息幾經周轉而出現的變形都可能使得你向往的職位變得和你想象中不同;客觀層面上講,到了職業發展后期,現實的問題很有可能被擺在了第一位,讓你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喜歡的工作。”有些時候興趣和職業之間的博弈會讓人最終向現實低頭:比如對于第一份實習的要求不能過高,也許是做著雜活,那么這個時候向正職人員、同事前輩的交流詢問就顯得尤其重要。
陳浩男校友說:“先進入大圈子之后再不斷縮小范圍。”也許第一份工作的內容會有百分之八十不喜歡,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內容是你喜歡的;接著通過不斷的提升技能,后來的工作中喜愛與擅長的比重將逐漸上升。“而現在的工作百分之百是我所滿意的。”
02
升學VS就業 你Pick哪一個
Q:你是在大學什么時候開始明確自己是升學還是就業方向的?思考過程是怎樣的?
羅佳薇校友說:做選擇前可以評估本科后就業還是升學,哪個的ROI更高,職場需要的skill是需要本科還是研究生的學習經歷才能具備,如果是通過實習經驗的積累就可以獲得,就可以的考慮先就業。同時有兩個參考資源。
一個是找出target 公司最想做的工作崗位,看一下hard skills& soft skills是否具備,要具備這種能力是否一定要通過留學申研才能具備。Soft skills是否可以通過大學小組作業能實現,如果能達到80%的水平,就可以去投遞。
二是參考role model,通過查看role model的LinkedIn profile,大學和工作后的路徑,作為參考資源。
鐘佳林校友說:研究生也是就業導向,研究生的學習對自己的幫助不會特別大,所以最終選擇了直接就業,而且目前就職的公司是大二實習后拿到的return offer,計劃申請MBA。
席高進校友提到:最初計劃讀研,但通過大二大三的實習,明確了自己的職業興趣,通過在海外交換項目也體驗了海外留學生活,考慮到疫情的因素,以及出國留學的不確定性因素。最終決定先就業,于是全力準備秋招,拿到了心儀的offer,計劃工作3年后再讀MBA.
Q:明確就業方向后做了哪些準備?
席高進校友認為:首先就是線下實習,它能夠提供真實的工作情景,切身感受工作氛圍;同時參加校內行業俱樂部也能夠結實相關領域的學長學姐,了解相關行業資訊。
鐘佳林和羅佳薇兩位校友也補充:多與前輩和學長學姐交流也能夠從多視角提供適合的參考;去領英等平臺搜索相關人員的經歷與技能也能夠幫助點對點攻破必備技能。
Q:秋招/實習筆試和面試的tips:
羅佳薇校友分享到:第一就是研究目標公司公眾號,了解秋招的咨詢線;第二就是根據目標崗位的不同及時更新簡歷;最后就是調整心態,尋找失敗的原因,逐一解決。
席高進校友在建議對實習的筆試題目與性格測試等提前練習與準備的同時,也提出了變換視角這一概念:可以站在面試官的角度準備面試。
Q:怎么選擇升學的院校?
吳曉峰校友分享到首先先確定讀什么專業,接著確定這個專業有什么院校會開項目;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多申請,提升拿offer的概率 。
同時可以建立excel做批注ps location,成績要求,學費,highlight等。
Q:研究生需要如何申請?
陳浩男校友分享到:首先應當注意時間線,提前1-2年選學校,同時準備 GMAT/GRE、實習、講座等。其次最好提前半年準備好推薦信、成績單認證等。
吳曉鵬校友以個人經驗給出建議:標化考試建議先考GRE再考語言,GRE有效期更長且準備完后語言備考更容易。不一定要硬刷分數,盡量在大三下之前全部結束。寫文書時可以選擇中介,但不管怎樣一定盡量發揮主觀能動性,反復修改。Personal Statement更是需要捋清楚timeline,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
Q:是否要讀博:
吳曉鵬校友分享到:判斷自己是否對課本上的知識本身感興趣,判斷自己是否想要去延伸知識,是否想要做原創的知識。如果對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可以考慮繼續讀下去。
03
打開實習大門
Q:第一份實習前做哪些準備?
首先在校內:可以擴充自己的活動經歷,包括但不限于社團活動,學助,志愿活動等。另外,通過跟學長學姐及教授交流,可以明確自己實習的意義再為之準備。在明確自己感興趣的具體發方向后,還可以在校內多學習相關課程,豐富自己的知識。
其次在校外:證書與考試是學習能力的證明,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可以選擇性的考取ACCA等證書。也可以多多嘗試,給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商賽與校內課程中的case study與project也是對自己商業研究等hard skills的證明。
Q:面對第一份實習你面對的挑戰以及應有的應對方式是什么?
常遇見的問題就是會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但在遇到不懂的一定要問,不要只知道蒙著頭做。第二大的挑戰在于沒辦法向面試官證明自己有能力可以勝任這個崗位。盡量networking一下,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避開非常激烈的競爭。也有認為自己的第一份實習并沒有實現意義最大化的情況出現,在實習前沒有對工作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不要覺得第一份實習只是一個被挑選的過程,應該珍惜自己的每一份實習。
Q:實習過程中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首先通過跟同事的相處與溝通交流,了解實際的工作氛圍,判斷自己適不適合這個崗位,以及喜不喜歡這份工作。其次
能夠不斷地校正和驗證自己的發展方向。真實的工作內容往往與我們在校內所學以及我們的想象有所出入。我們應當通過親身的體驗來感受與判斷。
Q:實習為你之后的升學與就業帶去了哪些幫助?
方澤宇校友分享到:海外許多一年制的研究生非常看重學生的實習經歷,這對于申請研究生帶來了許多幫助。另外,因為自己去中金工作之前已經在中金有了半年多的經歷,這對最后收到正式工作的offer有很大幫助。
Q:實習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第一就是溝通能力,以及做PPT的能力非常重要,它可以讓你有機會接觸崗位中更加核心的信息。向上管理同樣重要,應分清楚上下級與朋友關系,有時在不同的場合應該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其次就是責任感。實習也是對我們工作習慣與工作方式的鍛煉與培養,應該認真且負責的對待。同時做好time management,自己判斷好優先級。
至此,職業規劃·校友有約系列論壇已經圓滿結束。但職業規劃·校友咨詢項目還在繼續開展。
線上面對面·校友咨詢
為了讓優秀的校友們能更深入地支持同學們的職業發展之路,校友顧問會持續提供線上一對一個性化職業規劃咨詢。
同學們可通過此鏈接,預約校友進行20分鐘線上溝通。
https://apply.cuhk.edu.cn/matrix-base/rs/plan/SMEAC

-校友顧問大合照-
結語
真誠感謝校友的大力支持,用寶貴的業余時間與同學們深度交流,指導同學們的職業發展。
最后,我們真誠希望這個項目能啟發同學們在大學期間主動培養自我認知及職業興趣,為未來職業道路的選擇做好前期規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637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