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換了新的工作多長時間能適應(一般要多長時間)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這實際上就是講的跳槽周期。
站在招聘的角度來看,你投遞任何一家公司,簡歷第1天投遞,一般第二周(第8天)你的簡歷才會被HR第一次看到并粗選出來,然后HR經過精選需要一周時間,篩選出來大致二十份候選簡歷,此時是第15天了,HR拿出這二十份簡歷挨個打電話,這就是你收到的面試電話。
這二十人只是首次接到面試電話,這次電話是HR跟你簡單交流下,主要是確認你是否還在求職,是不是還對我們這份工作感興趣,目前是不是可以跳槽。這個確認,是為了確保你的求職意愿跟你2周前投遞時保持一致,人和環境都會變化,確認是必要的。
但確認并不代表就是面試通知,這一步的淘汰率大概是50%,也就是你收到了面試電話,但有一半概率僅僅是“接了個500強的電話”而已,“然后就沒了然后”。
再下一周,大概第21天時,HR才來了面試通知,也是跟包括你在內的10個人約真正的面試時間。
假設你趕在第一時間面試,且人家主管正好有時間,所以你的初面大致在第28天。
還蠻快的,一周有答復,則第35天通知包括你在內的5人來復試。
復試雙方協商安排在下一周,這就是第42天復試。
然后有3人可以進入緊接著的終面,安排在第49天。
3人中你最終被錄取了,開始談工資,也沒來得及用啥倒逼法,這家新公司直接給了你2倍工資,此時算工資談好了,大致在第56天。
但是,大部分公司發Offer給你之前,要有個背景調查,“不正規”的調查需要HR打電話到你目前領導和人事詢問你的工作情況,并問你要目前公司流水等作為背調記錄,這大致需要一周時間。正規的就第三方背調,一般需要兩周。所以,背調完成拿到Offer的時間,大致是在你投遞這家簡歷后的第63-70天,我們取中間值第66天。
然后你此時才放心在目前公司提出離職,接著辦理工作交接和離職手續,按照勞動法規定需要30天。你跟領導和人事關系好,他們24天就放你走了,給你辦好了離職證明。此時正好是你投這份簡歷的第90天。
以上流水賬,同城招聘一個人,大概需要90天。

但是實際上不止這個時間,因為企業還要面試其他候選者,并跟你做比較。這中間連你在內的3-5個通過初面的人,跟面試官之間的面試時間要都對得上,最后你的背調報告還沒出大問題,不需要過多解釋,你的體檢報告也沒問題,上家領導不為難你離職、離職時間不拖著你,也就是一切順利。
在你看到職位之前,人事HR還要跟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甚至獵頭談下掛這個職位需要多少錢,然后才能發布職位,這些都要時間。所以,招聘時間≥3個月。
放到我們求職者身上,你別忘了投簡歷之前你還要做簡歷,然后才能注冊并更新進招聘網站中,你的簡歷才能投遞。有些人簡歷制作比較快,1天可以搞定,要命的是有些人給自己做簡歷都需要一個月時間,各種想職業方向、崗位方向、有前景的行業,甚至簡歷要造假,這速度自然就慢了。所以,你個人的求職周期,也是≥3個月。
如果你是跨城市跳槽,那就更麻煩了,有些還要飛機飛過來面試,跨城市整體我們再多給一個月吧,求職周期算≥4個月。
但是,畢竟有些人是應屆生求職、寶媽重回職場、創業失敗回來打工、海歸回國就業等等,甚至裸辭、失業的人,這就省下來了大致一個月的“離職周期”。同城求職他們≥2個月即可。
以上得出一個結論,無論哪種換工作情況,求職、跳槽還是異地就業的,正常求職周期是2-4個月,平均值3個月。這是正解。

但是,以上都是默認你最終入職的公司,就是你投遞簡歷第1天中所投的公司,這屬于理想情況的假設。
你看《為何投簡歷后一個面試電話也沒有?好不容易來了個垃圾公司的邀請,還緊張得要死!》,可以知道海投的周期詳解如下:
以上這120天/4個月,是正常的海投周期,這還是看了我幽哥大量文章之后的水平,快2個月,慢5個月,平均3.5個月吧。
這里面有個技巧,海投周期可以完全放到離職之前,所以我們真正的求職周期,并不是3個月 3.5個月=6.5個月,而是有重疊之后的3-4個月。
求職周期是3-4個月,快的當然有2個月,慢的有5個月甚至6個月,這就是真實的求職周期。
你看我幽哥之前的職業伙伴、職場徒弟一對一咨詢,盡管主要時間就在前面的一兩次通話,但為何1年內都可以繼續提問呢?主要就是考慮了這個漫長的求職周期,而且有人先咨詢,要了錄音,過一段時間才求職,并且入職后還有個試用期需要問各種問題。一旦碰到試用期要被辭退的情況,我的指導時間就不止一年了。
正因為求職需要這么長的周期,所以在各位一旦被辭退時,我鼓勵大家用各種方法拖延、轉崗、愿意降薪、接受發配分公司等方式,繼續待在原來單位。求職需要周期,你能拖4個月最好,不行3個月、2個月、1個月也是好的。
否則今天辭退你,你就直接回去了,失業至少3個月。即使你說你很快能找到工作,但你要看是否是最優解,在被辭退立馬失業后倉促一兩個月內找到的工作,不談多么差,只怕大概率能找到的就是雞肋工作、低薪工作、來了就想走的那種。
我們不排除特例,但絕大多數人不是特例。

以上這個求職周期的共性知識,絕大多數人是不懂的。他們會在投簡歷的前2周沒有面試電話時懷疑人生,在第3-4周去找人給他做簡歷,并報名性格測試和職業規劃大師的課程,第5-6周去報名培訓課程去學個技術、學習英語、提高口才、UI設計班,在第7-8周時,想著要么自己創業,要么在家不上班搞副業行不行,要么去那家催著他報到的小公司上班去了,要么心如死水也不再投遞簡歷了......
最后,求職周期畢竟是共性知識,但不可用來倒逼自己的個人情況。
你缺錢缺得緊,當然要更早一點上班去,你在職尋求特別好的工作機會再慢一點、求職周期拉長一點,你海投數量多可以縮短求職周期,你寶媽3年沒上班了你現在在意目前早3天還是晚個2周入職,就沒有必要了......

以上工資越低求職時間越短,也就是工資高和求職周期長的正相關性,是存在的必然規律,也符合經濟學規律。
年薪百萬,就類似一家凈利潤率5%年營業額大致2-3000萬的百人小公司搬廠了,周期長一點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你找個月入兩三千的作業員、銷售員工作,這就類似數人頭,是個人就來者不拒,當然1天就可以入職。
大家也可以用企業給出的求職周期,來看下催你報到的公司,越是催著你趕命似的要你今天下午、明天、下周一、8天就報到的公司,確實是矮矬窮到不能再差的公司;越是報到日期不過分催你甚至讓你自己安排報到日期的,這才是人性化的好公司,不但工資高,而且企業離開了誰都照轉、工作悠閑、不要加班、福利健全等等。
生活中也是如此,幾乎所有那種需要你1-2天甚至要你一個小時內做決定的事情,準沒有好事,基本都是大坑無疑。催你某時某刻必須要做一個決定的,也準沒有好事,你記著,包括各種催你的、逼你的事情在內,也包括催婚。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悠然找到好工作!
但是,你別用“我1個月一定要找到工作”“我下個月肯定要去上班”“我逼自己一把”“我28歲那年最后一個月一定要結婚”“我29歲一定要把自己嫁了”“我30歲一定要年薪超過80萬”......這些倒逼自己的誓言,大多數會變成自己突然變傻、饑不擇食、倉促入坑、勇做韭菜的魔咒。
如果你有百度搜不到答案的問題,可以進星球提問。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