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工作英文郵件常用語(我花了15年才學會)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本文作者:小鄭杰西卡

話說,今天這篇厲害了,是我花了15年才寫成的!
如下干貨內容太多,煩請大家泡杯茶或咖啡,坐定下來仔細看、好好做筆記、收藏下來經常復習哦~
簡明英語
之前說過,我的職業生涯從一家著名的法國公司開始,一切都是Free Style、包括寫英語郵件。
因為怕人嘲笑我英語不夠好,每次我都挖空心思、竭盡所能尋找花哨的單詞和詞組。所以,我的郵件都是下面 這樣類型的:
還得意得不的了!

直到去年年底,我在Edx自學「如何有效溝通」的時候,看到來自「哈佛商業評論 」的表 ,頓時顛覆三觀!

又臭又長的都是錯的; 短小精悍的日常英語才是對的! 原來我寫了15年英語郵件,卻突然發現自己統統寫錯了?。。。。?/p>

因為,寫郵件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溝通,清晰、傳達有效信息給收件人并給出指令,無論中文郵件、英文郵件還是火星文郵件,都一樣。
所以,我們應該使用簡明英語(Plain English),強調簡潔、清楚、避免使用過于復雜的詞匯,讓人看了就秒懂。這樣寫起來快、讀起來快、理解起來更快!

也就是說,英語郵件寫得好不好,和英語是不是你母語、你的英語能力如何完全沒!關!系!

顛覆三觀了有沒有?
接下來,請看五大常見錯誤和實操指南。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共同進步哈!
5大錯誤
1) 用詞花哨
告訴我,你是不是和我一樣,為了顯示自己的英語能力,每次寫郵件都盡量挑花里胡哨的詞,顯得自己很懂的樣子?比如:
畢竟,我也是過了英語6級的人呢,這種「use」、「stop」和「try」太簡陋!
哎,大錯特錯了15年!

英語郵件第一原則:用日常詞匯。
正如Plain English堅定的倡導者巴菲特所說:
也就是說,我們寫作的目的是為了告知(Inform),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英文多厲害!

使用那些華麗的詞匯不僅很難看懂(要查字典才行?。易屇愕泥]件顯得很做作,反而增加了溝通成本。

所以,英語幾級沒關系,英語詞匯量不夠也沒關系,在商業世界里,普通的Everyday English足夠用了。請看下面更多例子,右邊的日常詞匯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concerning→ about consequently→ so alternatively→ or attempt→ try
總結:
寫郵件是為了溝通,不是為了炫技。
Do: 使用簡單通俗的Everyday詞匯;
Don’t: 不要用復雜、華麗的詞。
2) 句子很長
告訴我,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在郵件里用長詞組,顯得句子很豐富的樣子?比如:
- 用on daily basis,不用daily;
- 用at the present time,不用now;
- 用on behalf of,不用for.
你是不是還喜歡用復雜的長句,顯得自己邏輯很厲害的樣子?比如:
- for xxx , for example…, which… and … therefore… when…
畢竟我們考英語時閱讀分析是重中之重!
哎,大錯特錯了15年!
英語郵件第二原則:能短則短
因為長句子、長詞組很啰嗦,而且沒必要的冗長讓人讀起來很累。舉幾個例子,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in conjunction with
with
despite the fact that
although
Thank you for your courtesy and cooperation
Thank you
同樣,每一句話也不能太長,控制在15-20個單詞,只有1-2個主要想法就可以斷句了。千萬不要一句話里說很多前因后果、前世今生、左右舉例,這樣你寫得很累,讀的人更累!
總結:
短小精悍才是王道!
Do: 使用簡單的單詞和句子;
Don’t: 少用不必要的長詞組,少用結構復雜的長句子。
3)缺少有力的動詞
告訴我,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在郵件里用各種被動時態,以及「to have」 「to be」這種有的沒的的動詞?
哎,大錯特錯了15年!
英語郵件第三原則:用有力的動詞,多用主動語態。
和中文一樣,在英語里,動詞是整句的靈魂!所以,在商業世界中,用清晰、有力的動詞,會讓整句話立刻生動起來,有一種躍然紙上的感覺。比如: I will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 I will discuss with you.
明顯后者更有力量,有一種馬上就要行動起來的迫切感。
同樣道理,我們也應該多用主動語態,讓整句話更生動。比如: It will be done. We will do it.
不僅如此,用被動語態更啰嗦冗長,而且容易造成歧義:到底誰來做這件事,你,我,他,還是我們?
舉幾個例子,舉幾個例子,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We made an application…
We applied…
We will provide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to XXX
We will inform XXX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has been done by a team.
A team has implemented the method.
當然,有些情況下確實需要用被動式,那就特別情況特別處理,一般情況下,超過9成的句子都應該用主動式。
總結:
動詞是一句話的靈魂。動詞用得好,郵件一定差不了!
Do: 使用簡潔有力的動詞和主動語態
Don’t: 少用被動語態,不用Weak的動詞
4)看不懂的行業術語
告訴我,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在郵件里充滿了術語和縮寫,顯得自己很Insider的樣子!比如:
- Let’s touch base tomorrow;
- Drill down XXX;
- Does it move the needle?
哎,大錯特錯了15年!
英語郵件第四原則:不用Jargon
Jargon,指在特定人群中才能懂的行話。比如財務領域有專門的Jargon,Marketing也有專門的Jargon,有很多大公司更有不成文的Jargon字典(比如著名P打頭的日化巨頭)。
還有一些Jargon來自體育項目,被很多男性高層Pick,就逐漸流行開來,比如Touch base,就是由棒球術語而來。
這種行話在跨部門溝通或者寫給外部供應商或者客戶時,對方根本Get不到。所以,除非你120%確定收件人能懂你的行話,否則盡量不要用。
總結:
不要用行話!
Do: 使用正常的英語;
Don’t: 少用小范圍特定人群才懂的行業術語。
5)虛頭巴腦假正經
告訴我,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在文章結尾寫一大串,顯得自己很有禮貌的樣子!比如:
- I should be grateful if…;
- Your response is highly appreciated;
-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哎,大錯特錯了15年!
英語郵件第五原則:該明確指示就明確指示
工作不是談情說愛,不是請客吃飯,更不是和人討價還價,也不是等人convenient了再回,而應該直接下指令說:
Please send it to me;
as soon as possible.
如果你明確需要對方行動,可以連「Please」都省去。因為你加了「Please」,其實是留了余地給對方可以不Action的。
當然,每個公司風格不同,有的公司更禮貌保守(比如我司),大家還是要根據公司的風格來自行調整。
總結:
寫郵件不是請客吃飯!
Do: 明確發出指示;
Don’t: 虛頭巴腦不必要的客氣。
總結:
最后,我用巴菲特的一句話做總結:
「To succeed, I don’t need to be Shakespeare; I must, though, have a sincere desire to inform. 」
意思就是莎士比亞這樣的文采沒有毛用,我需要的是真誠地告知信息。
其實,不光寫郵件,開會、培訓等也是一個道理,要用清晰、直白、簡潔的語言把事情說清楚,永遠要想的是:我怎么才能更有效的Inform我的觀眾?這大概也就是為什么我的澳洲同事表揚我的原因。
總結如下,小鄭做了個知識卡片方便大家存儲下來。我也附上了上一篇如何寫Email的知識卡片,兩個對照起來一起用,保證你寫郵件能力大增,到時升職加薪記得給小鄭留言哦。也記得分享給你身邊需要的小伙伴們哦~
小鄭的話:
我們學英語時,經過四、六級甚至托福、GRE和GMAT的洗禮,就喜歡用復雜、生僻的詞匯炫耀自己,卻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在商業世界里,簡單就是王道!
但是,I don’t know what I don’t know,導致了我生生寫錯15年的英語郵件。我常常在想,如果剛上班時有人能教我這些,我將會少走多少彎路啊。所以,嘔心瀝血寫了這篇分享給大家。
其實,你會發現很多歪果同事寫的郵件也很不堪,我們千萬不要為了迎合Ta們而拉低自己的標準。每天進步一點,才是正確的工作方式。我在文末附上一些有用的鏈接給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繼續研究。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總結,我也在每天學習進步ing。加上文章篇幅有限,我只能先寫那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 the end -----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更歡迎你收藏小鄭的文章
【關于小鄭】
我是愛折騰的小鄭,復旦畢業,在歐萊雅、Dior、嬌韻詩等跨國公司工作15年 ,先后在中國、美國和澳洲工作;上過雜志封面,做過 DJ,辭職開過舞蹈學校,是一枚無婚無娃無房的斜杠中年。
我沒有團隊,白天上班,晚上碼字;愛寫買買買、職場打怪獸秘笈和東西文化差異,半個人已經堅持了一年多啦。我沒啥優點,就是有點努力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1731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