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辭職五年的女教師現狀(6年前寫下世界那么大)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4)
2015年,顧少強還是一名老師,當時的她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會火遍全網。
然而一切轟動的來源,只是因為一封10個字的辭職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這10個字讓她成了“詩與遠方”的代名詞。

有網友說這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
也有網友調侃道: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如今7年過去,去看世界的顧少強過得怎么樣?
她后悔了嗎?

顧少強是河南鄭州人,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作為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
小時候,每到寒暑假,家人都會帶著她去各地旅游,增長見識。
童年時代的顧少強,就像是童話故事里赤腳奔跑在田野上的姑娘,調皮貪玩,腦子里總是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
“牛郎織女真的存在嗎,愚公真的能移開大山嗎?”
她家里有個墨綠色的留聲機,母親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坐在留聲機前聽越劇《紅樓夢》。
每當這個時候,她就翻箱倒柜找出一個大浴巾,圍在身上充當戲服,咿呀咿呀學著唱機里的腔調。
母親忍俊不禁,覺得自己這閨女真是個活寶。
轉眼到了2000年。
參加完高考后,母親對她說:“考師范吧,將來當一名老師,這是一輩子的鐵飯碗。”
顧少強沒有拒絕。
受家庭影響,她很喜歡看書寫文章,如果能當一名老師,好像也不錯。
她在河南上師范大學,學的是心理學。
大學時光一晃而過。
2004年7月,顧少強入職河南省實驗中學,擔任一名心理教師。
開朗隨和的她受到了學生們的喜歡。
有學生說:“我從來沒有見過像顧老師這樣的老師,她玩起來比我們還要瘋!”

在心理健康課活動上,她會自費準備道具,穿機器貓服裝給大家頒獎;
看見喜歡的文章,她會認認真真抄下來掛在女廁所門口,美其名曰“廁所文化”,還得到了其他老師的一致好評。
但要問顧少強最愛的是什么,她會毫不猶豫地回答:
旅游。

工作第一年,她隨朋友去了陜西臨潼。
他們一起吃羊肉泡饃,在城墻上騎自行車,去大雁塔看音樂噴泉。
到了兵馬俑博物館,她看到有一個老師傅在修復兵馬俑的碎片,心中竟涌上了想要去拜師學藝的想法。
她問:“師傅,我能留下來學修兵馬俑嗎?”
老師傅頭也不抬地說:“不能,我有徒弟了。”
顧少強訕訕而歸。
回家后,滿腦子里還在想修兵馬俑那件事。
“要是他同意的話,我就辭職留下來了。”

2015年春節,顧少強來到了云南大理。
也就是在這里,她遇到了想要相伴一生的男人。
當時她為了賺點旅行費,在一家咖啡店做義工。
店內放著李宗盛的《山丘》,說來也巧,就在這個時候門外走進來一個男人,他的嗓音跟李宗盛一模一樣。
“這首歌很好聽,能把聲音調大一點嗎?”
“不好意思,這已經是最大了。”
這是兩人的初次對話。
男人經常和朋友一起來店里喝咖啡,一來二去,兩人就這么熟稔起來。
閑聊時,顧少強了解到男人的名字叫于夫,哈爾濱人,在成都開理發店。
“在大家都去瘋玩的時候,他一個人在店里靜靜地讀三毛,讓我感覺有些意外。”
顧少強離開大理那天,兩人互留了微信。

說一見鐘情可能不太恰當,兩人更像是日久生情。
顧少強回到鄭州上課,于夫則返回成都做理發店生意。
兩人通過微信聊天,越聊越投機。
顧少強說:“我這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和我性格一模一樣的人。”
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不到2個月便確定關系,并開始為未來籌劃。
于夫轉讓了理發店,顧少強則開始考慮辭職。

顧少強工作的河南省實驗中學兼具開放性和包容性。
河南省實驗中學的校訓上,寫著社會學家費孝通親筆題的8個字:
異想天開,腳踏實地。
“異想天開”竟是被置于“腳踏實地”之前。

讓顧少強更加堅定辭職念頭的,是跟學生們上的本學期最后一堂課。
這堂課的主題是“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
講臺下,是孩子們認真的臉,顧少強站在講臺上,也開始思考起了自己的未來。
“如果我一直在這里當老師,我那么多的夢想,可能就沒有辦法實現了。11年的教師生涯已經足夠飽滿,但是人生不能像站在街頭看到巷尾一樣。”
下課后,顧少強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不干了,去旅行。
當她把這6個字寫下來后,覺得有點不太妥當。
“我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可如果這么寫辭職信的話,仔細想想好像有點抱怨工作的意味。”
不妥不妥,她搖搖頭,撕掉了這封信,又寫下一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校長看了這封堪稱“囂張”的辭職信,絲毫不意外。
事后,其他領導也說:“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在我們實驗中學,只有顧少強能干得出來。”
校長搖搖頭笑了:“我還是老了啊,干不出來這么朝氣蓬勃的事情了。”
他在辭職信上爽快地簽了字。

顧少強把辭職信拍照發在了朋友圈,并配上一段同樣簡短的文字:“再見了,過去。”

沒想到,一轉十十轉百,這封信在網絡迅速爆火。
一夜之間,全國都知道了這個“想看看世界”的老師。
火了后,名利紛至沓來。
有旅游網站邀請她做廣告,條件是供她免費旅行。
還有一些游戲廠商,以年薪百萬的誘惑讓她去做代言人。
這個時候的顧少強,信誓旦旦地說絕不涉足商業。
她帶著僅有的1.1萬元存款,背著背包前往成都。

起初,兩人計劃先去云南游玩幾天,可還沒開始就停在了原地。
兩人經過青城山下的街子古鎮,心想來都來了,不看看實在是可惜。
他們爬了鳳棲山,還去了光嚴禪寺。
夜晚,兩人坐在河邊,聽著周遭草木弄出來的響動,窸窸窣窣久久不息,有一瞬間出神。
“你喜歡這里嗎?”
“喜歡啊。”
“那我們留下來吧?”
“行啊!”

兩人花了所有積蓄,在成都古鎮開了一家客棧,取名“遠歸”。
一個來自鄭州,一個來自哈爾濱,這就是“遠歸”的含義。
2015年10月10日10時10分10秒,在這個十全十美的日子里,兩人在“遠歸客棧”舉辦了一場婚禮。

沒有鉆戒也沒有婚紗,更沒有家人。
有些媒體稱這場婚禮為“三無”,這令顧少強感到不舒服:
“他們寫的這個標題特別討厭,看起來就好像我的家人都特別反對似的,但其實我們的家人都特別開心,那天早上還和我視頻呢!只是他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實在不方便來客棧折騰。”
結婚當天,他們收到了上百本書,每本書上都寫滿了祝福。甚至還有國外寄來的書籍。
“我想這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顧少強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開客棧期間,她又去了重慶和杭州。
旅行中,顧少強遇到了不少可愛的人。
烏鎮的民宿老板傅叔最愛喝酒,兩人趣味相投,臨走之際,他拍著胸脯說:
“于夫那小子要是敢欺負你,來找我!”
她還認識了一個七旬老人,阮老爺子。
盛夏時分,老人穿著干凈的白汗衫,給她講過去的事。椅子旁臥著一只狗,懶洋洋地搖著尾巴。
平淡閑適,這就是生活。
后來,顧少強和丈夫生了一個女兒。
她把這些年的經歷都寫進了一本書里,書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她想著給傅叔和阮老爺子寄去,可歲月不饒人啊,傅阿姨和阮老爺子相繼去世,傅叔也戒了酒。

兜兜轉轉,顧少強還是回了成都。
閑適的生活,少不了碎銀支撐。
曾經信誓旦旦說著不涉足商業的顧少強,現如今,偶爾也會參加一些商業活動。
面對他人質疑,她也不藏著掖著,大大方方地說:
“我就是為了養家糊口。”


如今的顧少強,已經41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再隨心所欲下去就是不負責任了。
那封辭職信的確“壯志凌云”,但與后來“柴米油鹽”的生活并不沖突。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階段也有每個階段想做的事情。
看世界不一定是逃避,回歸現實也不一定意味著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好的世界。
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回歸“看山是山”,這是人的心智和思想走向成熟的一個必然過程。
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對此有個十分精準的概括,叫作“絢爛至極歸于平淡”。
我相信,回歸平淡的顧老師,如果把每一天過好,每一步走好,未嘗不是另外一種精彩人生。

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文章來源:知否大叔。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