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貴州改革快訊(貴州改革工作動態)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6)
玉屏縣“三強化”助力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玉屏自治縣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合作機制、強化技術突破,助力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振興“油茶之鄉”。2022年2月,榮獲“國家油茶產業示范園區”。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創新“產業發展 科技引領”機制,出臺《玉屏侗族自治縣油茶產業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實施方案》等系列優惠政策,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工作領導小組,將縣林業局從縣自然資源局重新單設,助力油茶產業又快又好發展。2021年以來,縣委常委會研究油茶產業工作26次、政府常務會鄉村振興專題工作會10次,縣領導帶頭深入村組現場調研、現場解決問題、現場辦公420余次。
二是強化合作機制。積極搶抓東西部合作幫扶機遇,堅持以解決油茶增產問題為導向,以“西南山地油茶資源創新利用中心”等為依托,與大連民族大學、中國林科院亞林所、貴州大學、銅仁市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展開油茶培育、管護、功效等多領域合作研究,引領油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油茶良種9個,除作為健康食用油外,衍生出保健、日化、農特等系列產品30余個。
三是強化技術突破。通過“優良種質 最佳配合 高異交傳粉配置”豐產營林模式,持續加大集成技術和研發力度,創新推廣低產老油茶樹高接換冠技術,油茶產業現代化率有效提升,科技創新實現與成果有效轉化,切實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技術保障。截至目前,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建成良種采穗圃400余畝,現代化油茶育苗基地300余畝,繁育油茶良種苗木2500余萬株,實現油茶良種推廣應用20余萬畝,貴州省唯一設在縣級(玉屏)的省級油茶研究平臺貴州省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功落戶。
(玉屏縣委改革辦供稿)
黎平縣創新培訓方式提升新任村干履職能力
換屆以來,黎平縣聚焦新任村干不會為、不敢為等問題,通過打造培訓陣地、開發特色資源、創新培訓方式,切實增強新任村干培訓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升新任村干的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
一是培訓陣地片區化。堅持就近就便參學、優化資源配置,以4—6個相鄰的鄉(鎮、街道)為片區,將全縣26個鄉(鎮、街道)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大片區。突出黨建亮點,圍繞紅色堡壘、紅色頭雁、紅色文化、紅色提質、紅色服務、紅色關懷等紅色黨建“六大工程”,全面加強村干部教培陣地片區化建設,推動形成“一個片區一個教學點一個培訓制度一套特色培訓品牌”培訓格局,為新任村干提供家門口學習場所。
二是培訓資源特色化。立足縣革命老區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等優勢資源,注重本土特色化培訓教育資源開發利用,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訓教學點。統籌組織、黨校、文廣等部門力量,廣泛征集革命文物和史料,組織編撰《紅軍長征在黎平》《黎平英烈傳》《黎平曙光》等書籍,作為新任村干教育培訓的地方特色教材。重點圍繞基層黨建工作、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群眾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實際工作,科學設置“理論、業務、典型、現場、廉政”五類特色精品課程,不斷豐富特色培訓內容。截至目前,已打造紅軍橋、黎平會議紀念館、黎平會議會址、懷公平鄉蘇維埃舊址等特色教學點81個。
三是培訓方式個性化。注重前期調研,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專題調研組,通過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問卷調查,全面了解村級干部換屆后在村民自治、產業振興、人居環境提升等方面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充分聽取新任村干的培訓需求。根據教培需求制定個性化培訓方案,開設具有針對性、趣味性課堂,開展個性化培訓,通過邀請縣級專家學者講理論、鄉村振興部門骨干講業務、鄉鎮黨委書記講辦法、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講經驗、到產業示范基地觀摩等方式,不斷提升新任村干的工作的能力水平。換屆以來,全縣舉辦各類新任村干部培訓班25期,集中培訓新任村干部883人次。
(黎平縣委改革辦供稿)
獨山縣“三聯”有力鞏固義務教育保障成果
2021年,獨山縣通過責任四級聯動、部門有效聯合、信息比對聯查“三聯”舉措,有力鞏固了義務教育保障成果,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14.8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2.07%。中考獲州5項第一,蟬聯“七連冠”。高考獲州3項第一,本科上線率實現新突破。
一是責任四級聯動,“控輟保學”動態清零。實施“縣鎮村校”四級包保制度,認真制定勸返方案和工作流程,細化“網格化”學校內部管理,通過日調度、周督查、月上報的方式進行監測。截至目前,召開縣級工作聯席會2次,對37所學校36741名學生進行監測,組織縣公安局、縣司法局、鎮人民政府、學校等單位對126名學生進行勸返,實現動態清零目標。
二是部門有效聯合,“送教上門”保障入學。聯合縣殘聯、縣衛健局、縣民政局、縣司法局等部門與沁元學校共同組成殘疾兒童工作委員會,對全縣入學適齡兒童進行入學前安置鑒定,并認真落實每月1次送教上門任務。目前,已組織26所學校對65名殘疾兒童進行送教,完成294名適齡殘疾兒童安置工作,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6.07%,確保應入盡入。
三是信息比對聯查,“隨遷子女”全員就讀。細致比對縣鄉村振興局、縣公安局數據,組織教師進行精準摸排,并為移民搬遷子女就近入學開設綠色通道。目前,已組織682名教師精準摸排12所學校3926名學生入學信息,安排2719名移民搬遷子女從綠色通道就近入學。安置603人縣外戶籍進城務工子女在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就讀比例達100%。
(獨山縣委改革辦供稿)
來源:《貴州改革工作動態》2022年17期、貴州改革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069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