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寶寶腹瀉的癥狀和預防措施(寶寶腹瀉都有哪些癥狀)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拉肚子是寶寶非常常見的癥狀,也是媽媽們很經常咨詢、就診的問題。
“我的寶寶為什么會拉肚子?”
“拉肚子嚴不嚴重?”
“拉肚子要不要吃藥,要不要輸液?”
“我該怎么護理寶寶才好?”
這些都是我們在門診經常聽到的問題。今天就對寶寶腹瀉這個問題進行一個剖析,以便媽媽們學習應用,更好地照顧好自己的寶寶。

腹瀉病為多種病原、多種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患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營養不良的重要原因。

寶寶出現腹瀉,父母們應該要知道有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這兩種。但正常照顧下的寶寶出現腹瀉的情況,大多數時候是屬于非感染性的腹瀉,對此家長們不必太過擔心。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寶寶的癥狀來判斷腹瀉的嚴重程度。

如果寶寶每日排便的次數不超過10次,沒有排出太多的水分,糞便呈黃綠色,可能寶寶還會伴有食欲減退的癥狀,偶爾還會出現吐奶,但其體重不會出現明顯下降,這種情況就屬輕微腹瀉。對應這種情況,父母不用采取過多的干預,只要在飲食上多加注意,一周左右的時間即可恢復正常。
如果寶寶每日排便的次數超過10次,而且間隔時間特別短,排出的便便里面大部分都是水,寶寶的體重出現明顯的下降,部分還會有發熱的情況,這就屬于嚴重腹瀉。家長們不能疏忽大意,需要及時就醫治療。避免寶寶出現脫水虛脫、酸中毒等更為嚴重的情況出現。

(1)觀察大便性狀,記錄大便次數
當寶寶腹瀉的時候,爸爸媽媽們要注意寶寶大便是什么樣子的,是稀水便、糊狀便還是黏液膿血便,如果家長們不會描述,建議家長們最好拍照留存,以便醫生們能夠更準確的觀察與判斷。
(2)收集大便,送檢
當寶寶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家長們可以提前收集好大便,在收集大便時不要混入尿液,取樣的大便不需要太多,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血絲的地方取樣。取樣后立即送檢,最好在半個小時以內。
(3)觀察體溫、尿量和精神狀態
寶寶腹瀉還要觀察寶寶是否有發熱、無尿、嗜睡等這些情況,如果有這些情況的話就較為嚴重,需要立即就醫。

根據我國小兒腹瀉病調查結果顯示,每年有2個發病季節高峰,一個高峰為10-12月,主要病原為輪狀病毒,另一個高峰為6-8月份,主要病原為致瀉性大腸埃希菌和痢疾桿菌。

無脫水征和輕度脫水的腹瀉患兒可在家庭治療。



其一,要注意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其二,合理喂養,最好是母乳喂養,并要及時添加輔食;其三,食欲不振和發熱初期應減少奶或其他食品攝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補液鹽配成飲料口服;其四,要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的定期消毒;其五,氣候變化時,避免過熱或受涼,居室要通風;其六,感染性腹瀉患兒,尤其是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氏菌、輪狀病毒腸炎的傳染性強,集體機構如有流行,應積極治療病兒,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其七,接種疫苗為最理想的預防方法:目前認為可能有效地為輪狀病毒疫苗。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070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