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職場高手對領導的態度(對領導的過分器重)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360行閃光時刻##360行,行行出真知#無論是初涉職場還是在我們漫長的職業生涯,很多人始終都被灌輸或者一直都抱有這樣一個信念:
想要快速升職加薪或者在職場有所作為,就要得到領導的器重。

在這種信念的驅使下,他們習慣性對領導言聽計從,對領導分配的任務無條件接受;秉持領導說的都是對的觀念,對哪怕一些不合理的決定忍氣吞聲;有人甚至不惜犧牲業余時間,投其所好陪領導參加各類自己并不喜好的業余活動……
沒錯,一個人想要在職場有所作為,除了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與領導搞好關系,得到領導的器重的確很重要,而且這也是職場能力的一部分。
但凡事都沒有絕對,有一種領導的器重,我們不得不辯證理性得看待,甚至采取一些成熟的“叛逆”措施。

何為“過分器重”?
在職5年的好友小王,前幾天在電話里用吐槽的方式分享了他自己這樣一段親身經歷:
小王在單位一直都是踏實好學的典范。
大學畢業從基層做起,通過自身努力,一步步晉升為技術工程師。
前段時間因為工作需要,他被臨時調去其他部門做一個項目的技術指導。
因為他擅長文檔排版,所以平常除了項目組內的工作,總會收到新部門領導安排的大量文檔處理和排版工作。

起初小王也是抱著可以在文檔中學習新知識的積極心態全然接受,但后來這類工作越來越多,以至于占用太多精力和時間去應付,而無暇學習,甚至影響了在項目中的工作。
但這位領導給出充足理由:“年輕人要多歷練,多學習,這也是我對你的器重。”
但據項目組的同事們,這些文檔處理工作其實是歷史遺留問題,但因為這項工作的分工一直沒有明確,領導又使喚不動自己的下屬,所以很多不著急處理的就一直累積到現在。
正好小王剛來,年輕上進的特點正好就被最大化利用了。

其實這就是“過分器重”,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一種職場內耗。
有人說,在職場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無事可做。但如果凡事都讓同一個人去做,也同樣是在毀掉一個人。
讓員工整天忙成陀螺,不見得就會促進他的成長。人的自我提升,需要空間、時間以及精力,如果過多瑣碎重復性的工作,已經讓他疲于應付,就不要再談器重。
好的領導和下屬之間,應該是互相促進、彼此成就,而不是領導一味的拿“器重”作幌子,將自己領導力不足造成的工作滯留問題全都甩給踏實肯干的員工。
但話說回來,有很多時候好的領導,就跟情投意合的對象一樣,可遇而不可求。

當在職遇到這種領導能力不足,喜歡抓“軟柿子”做大量內耗性工作的時候,要怎么做才能既不得罪領導又能做好本職工作呢,下面簡單分享3點技巧。
一、用致歉的方式表露自己并沒有閑著的實情
向領導匯報工作的言語中夾帶幾句關于工作量大或者難度高而導致工作任務沒能更早一點完成任務,以此感到抱歉甚至可以表露一點自責,這樣就算領導本來打算又給你一些消耗性的無效工作,他聽了你的話看了你的狀態,也會有所考量。
二、必要的時候學會使用一些拖延技巧
之前聽一個前輩說,領導布置的工作,就算提前很早做完,也不要著急提交。現在對這句話真的有了很深刻的體會。如果很快收到員工的反饋任務,有些領導會覺得員工要么工作不飽和,要么對待這項工作不夠認真,所以必要的拖延,也是一種職場技能。
三、與領導保持恰到好處的私人關系
試著打破與領導之間冰冷固化的上下級距離感,讓領導成為一個偶爾可以說說心里話的朋友。不刻意去迎合他的好惡,在工作場合大大方方交流或者主動去找他談談心,讓大家彼此了解一些除了工作以外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如果大家正好都有共同的業余愛好,就可以在業余當好友一樣約著一起活動,效果可能遠好過放低姿態刻意迎合。

與領導溝通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老職場人,都要始終保持學習,除了在日常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學習,也可以多學習一些專業人士的知識分享。這里分享一個很值得一學的專欄。
本專欄結合任正非、麥肯錫公司管理員工等一系列案例,講解了給領導提意見的好的做法,面對領導不合理的意見如何巧妙幫助領導做出正確決策等等與領導之間的向上溝通實用技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看。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歡迎關注加留言交流。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