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2022年,人人都不想面臨但又似乎時刻會面臨的問題,便是失業。
5月底,國際最大民宿平臺愛彼迎宣布退出中國。作為曾是北京愛彼迎工作的一名員工,前年,我面對了整個部門被裁掉的悲劇。沒想到今年,就在新聞上看到它在我國的全盤覆滅。
不僅旅游業務,滴滴、騰訊等各行業大廠員工都面臨著被辭退的風險。不知在這樣岌岌可危的大環境下,你是否想好了自己的未來何去何從?你是否還堅守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苦苦掙扎?你是否恐懼在重新擇業時,入錯行的尷尬?你是否害怕自己為了溫飽,在未來選了一份自己根本不愛的工作?
職場中的紛繁復雜的問題,我想,不是所有人都有解的。因為我們過去累積的經驗,不足以解決未知。不過別著急,這篇文章幫你把職場“解藥”奉上——它就是奧地利心理學教授阿爾約沙·諾伊鮑爾所寫的《做自己擅長的事,還是喜歡的》一書。

在這本書中,阿爾約沙用有趣的心理測試題開篇,讓我們能夠以最淺顯的方式認識自己。
是啊,唯有你對自我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在職場中變得游刃有余。
而在認識自我的路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掃除認知的盲區。
一,喬哈里視窗在了解自我認知局限之前,阿爾約沙發現,一旦人們把“喬哈里視窗”與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相提并論后,就能發揮無窮大的作用。
“喬哈里視窗”是20世紀50年代由喬瑟夫和哈里兩位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它將人際溝通的信息比作一個窗子,我國企業大多叫它“溝通視窗”。溝通視窗分為4個區域:開放區、隱秘區、盲目區、未知區,人與人的有效溝通就是這四個區域的有機融合。

看,在這扇窗里,總有一個象限,代表著你我未知的領域。而這部分未知,這部分“盲點”,就是造成我們無法清晰自我認識的根本原因!
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戴維·鄧寧曾說,我們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連續三年攻打趙國,遲遲無果。此時謀臣范雎說:“要打敗趙國,必須先叫趙國把廉頗調回去。”于是,秦昭襄王派間諜攜帶千金賄賂趙國的權臣,并散布謊言說:“趙將唯馬服君最良,其子趙括勇過其父,若使為將,誠不可擋。廉頗老而怯,屢戰俱敗,為秦兵所逼,不日將降秦矣!”
趙孝成王即位后,因早就不滿廉頗的堅守政策,他聽信謠言后,便直接讓趙括接替了廉頗之位。
趙括的父親趙奢,是為趙國打下累累戰功的功臣。趙括從小耳濡目染,自覺已對兵法了如指掌。當身邊人都夸沒有任何打仗經驗的趙括是一塊打仗奇才時,趙括就更加驕傲,彷佛自己一定能為國立下赫赫戰功。

然而,趙括上場后,因中了秦昭襄王的反間計,導致他率領的40萬趙軍全軍覆沒。
這種只會“紙上談兵”,一到實戰就不行的狀況,便是對自我認知存在較大的盲區,不能真實地了解自己的實力。
二,使用“魔鏡”,照亮自己的盲區了解到盲區的危害后,我們要作何改變,才能完善自己的不足呢?
阿爾約沙提供了10個解決方法。比如多實習幾次,有條件的話就去旁聽幾門大學課程做參考;要反向思考,排除完全無法忍受的職業和行業;理性分析周圍人的反對意見和社會觀念;擴充信息源,向五個人征求意見;以及,使用“魔鏡”,換位思考,評估他人的看法等。
在這些方法中,我覺得最值得仔細品味的,便是使用“魔鏡”。
在我們普遍的認知中,魔鏡,絕對不是一個過于褒義的詞匯。但是,“盲區”本來就是自我難得發現的“暗區”,一旦你放置它,輕視它,不尋找和克服它,它就會肆無忌憚地不斷讓你陷入迷失自我的境地。
因此,魔鏡的意義,就是在于自我照耀。
心靈作家張德芬曾說過:“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當你想著魔鏡是借助他人或其他物質來使我們成長,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認識自我的道路上,根本無需外力!

阿爾約沙總結道,天賦和能力,是阻礙我們認知的最大盲區。因此,我們就需要無數次的對鏡自照,無數次地自問自答,才有可能得到更現實的評估。
這個對鏡自照的“魔鏡”模式,我認為,就是自省。
晚清名臣曾國藩就是自省界的典范。他在臨死前的最后一夜還在用心寫自省日記:“既不能振作精神,稍盡當為之職分,又不能溘先朝露,同歸于盡,茍活人間,慚悚何極!”
在宋明理學中,修身日記時時可見。王陽明“惜陰會”中要求每人立日記;大儒孫奇逢的《日譜》從順治六年寫到康熙十一年;清代唐鑒每夜必記“日省錄”數條,曾國藩“甚欲學之”……
這些名人大家,每一天每一刻似乎都要用筆去記錄自己的不完美。然而,正是他們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不完美,讓他們不斷向上挑戰,無需他人提醒,自己就能發現自己的認知“盲區”。
盲區,雖然隱藏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每每會以一種想不到的方式呈現,但只要你隨時掌握覺察自己的念頭,觀照自己的內心的方法,那么,你一定會比他人更容易掃視到自己的盲區,并用“魔鏡”把盲區照亮。
真正的魔,是心魔。而最有用的心藥,這解鈴人,永遠是自己。

提到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人們總會記起這位智者經常說的一句話——認識你自己。
唯有當我們全面又徹底的認知自己,才能具備清醒地認知去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職場,同樣是認知自我的過程。你對自己認知的有多徹底,將來的工作成就就會有多大。祝你我都能盡快掃除盲區,在未來擇業上更加堅定和自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341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