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6)
在很多人的眼里,國內職工的工資至少都在5-6000元以上,甚至達到萬元以上也并不稀奇。一些招聘網站,開出的工資大多都達到了7000元以上,很少有每月低于5000元工資的崗位。不過,這些招聘網站主要是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這樣一來,就人為拔高了平均工資的水平。

最近,有網友提出,現在每月還拿著3000元工資的人有多少呢?據我們看來,國內每月拿到3000元及以下工資的人真的還有不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先說一下在崗職工,目前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是2600元,而北京的最低工資標準是2300元,均未超過3000元。
在傳統行業里的民企由于效益不佳,能給職工的薪水也都是緊貼或略高于最低工資標準線。再加上,全國還有5000萬生活困難的低保戶,所以,每月拿3000多元,或者低于3000元的人也并不在少數。

此外,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每個月也只有2682元,也遠低于3000元的標準。就算按7.5億的勞動力人口來平均,每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約為3.37萬,平均到每個月也只有2800多元。顯然,拿全國勞動力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來算,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要低于3000元水平。
再來說退休職工。盡管養老金實現了17連漲,但2020年我國退休職工人均收入是2900元,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我國退休職工人均收入是3030元。專家估計有60至80%的退休人員的工資收入要低于3000元,通常民企職工的養老金收入普遍較低,在1-2000多元之間。所以,如果你的養老金能拿到3000多元就算是超過了大多數老人的養老金了。

也許有人會提出,國內居民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群體真的有那么多嗎?肯定是數據不準確吧!現在中國的人均GDP都過1萬美元大關,人均收入都應該6000元以上才對啊!事實上,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并不代表普通人都能拿到較高的收入。
首先,很多人覺得現在周邊的人月收入都達到了七八千元以上,這主要是因為你所處的圈子普遍收入較高,現在互聯網、IT、金融等領域的職工工資收入較高,而傳統行業的普通崗位的工資收入普遍就較低了,不同行業之前的收入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再者,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相當于6400元人民幣),只能說明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生產出社會財富分攤到每個人頭上的數字,但并不代表個人的收入就會很高。就像你所在的企業人均創利有多少,并不代表你到手的工資就能這么多,人均創利與職工收入高低沒有必然聯系,通常職工的收入要遠低于企業的人均創利。
最后,國內貧富差距較大,少數人擁有著大量財富,多數人并沒有多少財富。據招行的數據顯示,2%的客戶掌握著80%的存款,98%的客戶只掌握了20%的存款。也就是說,在財富分配上,少數人拿到的財富特別多,而多數人拿到的財富特別少。
而我們總是習慣于關注那些少數擁有大量財富的群體,而忽略了多數收入較低的群體。所以,社會上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甚至只有2000多元的職工也并不在少數。

平心而論,月收入達到3000元及以下的群體所占百分比雖然并不算太大,但高收入群體也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多。而工資只有3000元及以下群體主要是傳統行業中的三四線以下城市的民企職工,這部分群體人數也并不在少數。
而收入較高的主要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IT、·金融、互聯網等行業,在這些行業中高收入者所占比重較高。目前由于社會貧富差距較大,少數人掌握著大量的社會財富,大多數人的收入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所以,收入較低者占比較大也就不難理解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503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