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30歲碩士辭職做保姆(女碩士辭掉央企工作)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劉洋。 本文圖片 上海市婦聯提供
33歲的劉洋擁有碩士學位,辭掉了央企穩定的工作,一門心思投身母嬰行業做月嫂。
她的堅持終究換來了認可。10月20日下午,第二屆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風采大賽頒獎儀式舉行,上海代表隊獲6個獎項,收獲滿滿。其中,上海市婦聯獲優秀組織獎,上海家政服務母嬰護理選手劉洋獲母嬰護理組優秀獎等。
擁有高學歷的她為何選擇做月嫂?她和普通的月嫂又有何區別?這是她的故事。

活動照。
“如果我要生孩子,該如何養育?”
1987年出生的劉洋從小刻苦學習,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攻讀了計算機專業的工程碩士學位。畢業后,她選擇留在了上海著名的造船央企,從事船舶設計工作,這一干就是九年。
4年前,劉洋步入了結婚生育階段。“如果我要生孩子,該如何養育?”劉洋說,自己是理工科出身,做任何事情態度都很嚴謹,絕不會打無準備之仗。而此時,她身邊的同學、同事也都成為了新手爸媽,遇到許多育兒的困擾和困惑。“就像開車需要駕駛證一樣,很多職業都需要上崗證,可為什么‘為人父母’不需要上崗證呢?”她決定要好好學習一番。
劉洋的一位同事剛好生了寶寶,在月子期間,請了一位月嫂阿姨幫忙照顧寶寶,月嫂不僅把寶寶和新媽媽照顧得很好,而且全家都覺得輕松很多。劉洋帶著好奇心,前去取經。從那時起,她了解到“母嬰護理”(俗稱“月嫂”)這個職業,知道了月嫂也是需要專業培訓和資格認證的。
興趣使然,劉洋在周末空閑時間報名學習了母嬰護理的相關課程,拿到了“母嬰護理”的專項職業資格證書。她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與同事、同學們一起分享,遇到問題她還會積極地去尋找解決方案,和媽媽們交流探討,再到實踐中驗證。就這樣,從輸入到輸出,再從輸出倒逼輸入,劉洋一步步提升得很快。
學習過程中,劉洋認識了很多月嫂姐妹,更深入地了解到月嫂工作的特點及整個行業的現狀。很多姐妹最初入行其實是奔著高收入來的,但是她們不知道,高薪資是與高素質、高技能相匹配的。急功近利很難做好,需要沉下心來,好好積累和沉淀。
“這個市場良莠不齊,而市面上母嬰培訓大多也都是應試培訓,與生活實際脫節。隨著時代發展,部分教材內容已經過時,需要改革。”劉洋說,如果能作為母嬰護理培訓師,把科學的母嬰照護知識和技能傳遞給更多的新手爸媽和月嫂姐妹,那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從設計師變成“保姆”,曾遭父母反對
有了這個想法后,劉洋利用周末課余時間在市場上了解情況。
在一家月嫂公司,公司老總真誠地接待了她,并與她分享了對這個行業的認知,還提醒她,做母嬰護理培訓與其它培訓不同。不僅要會說,而且要會做,一定要有親身體驗,深入一線,到客戶家、到會所去服務,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地理解月嫂這份職業,才能全面而準確地了解客戶需求,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培訓師。
從那天起,一顆成為優秀母嬰培訓師的種子在劉洋心里扎根。
從造船央企轉行到母嬰行業,劉洋首先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在父母的印象中,月嫂就是伺候人的保姆。女兒從船舶設計工程師變成月嫂,父母的心理落差太大。”劉洋說,許多親戚朋友也都不理解,認為央企福利、待遇保障都很好,工作時間8小時,周末休息有保證;月嫂的收入雖然不錯,但社會地位較低,工作太辛苦,24小時隨時待命,只能插空休息。
“幸好我的丈夫大力支持,他認為母嬰行業不僅是有愛的事業,而且市場前景很大,急需有高學歷、有能力的人才為這一行業帶來標準化的、規范化的知識傳播。”丈夫的支持讓劉洋堅定地邁出了這一步。經過慎重考慮和幾輪家庭會議商討,2018年初,她放棄了央企豐厚的待遇,正式走進母嬰行業。

讓寶媽享受溫柔又美好的哺乳時光
劉洋先是在浙江嘉興的一家月子中心工作,之后回到上海做居家服務的月嫂、育兒嫂。
兩年多來,她帶著嚴謹、創新的科研精神,在母嬰行業學習,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母嬰護理一線實操經驗。
在“母乳喂養指導”板塊,她系統地學習了國際認證泌乳顧問體系的科學循證課程,并且運用到日常指導中。“在工作實踐中,我發現母乳喂養問題困擾著很多新手媽媽們,她們遇到哺乳困難和障礙時,不知道如何正確解決。”
劉洋舉例稱,許多寶媽生產之后并不是立馬就會有奶水,這下該怎么辦?“一些寶媽請催乳師點穴、按摩,甚至會把乳房弄傷”,她透露,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早”: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產后盡快讓母嬰保持肌膚接觸,盡早讓寶寶正確吸吮。如果有專業人士在一旁陪伴,指導正確的哺乳姿勢、幫助寶寶更好地正確含接,寶媽將會更快學會如何正確地進行母乳喂養。
“我經常遇到一些寶媽生產完以后身體虛弱,又沒有足夠多的奶水,寶寶在一旁又哭又鬧,一家人束手無策,都很著急。”她說,這時候她會給到寶媽更多的陪伴,觀察寶寶和寶媽的具體情況,并將科學的哺乳知識傳授給寶媽,并不斷鼓勵她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在不斷受到鼓勵、不斷嘗試、不斷調整下,我服務的客戶都能更好地實現母乳喂養。”

從“阿姨”變成了“老師”,感覺被認可
工作之余,劉洋還熱衷于高效學習方法的分享,幫助月嫂姐妹們梳理、沉淀專業知識和工作流程。用淺顯易懂的知識卡片、思維導圖等等幫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月嫂們漸漸開始覺得學習是件很有樂趣的事情,大家對劉洋的稱呼,也從“阿姨”變成了“老師”。
劉洋說,自己的高學歷背景、在央企工作的經歷都為她塑造了嚴謹的工作態度、細致的觀察能力以及高效的學習能力,而這些素養讓她獲得了更多客戶的青睞。
“在母嬰行業,我會這些專業知識還不夠,畢竟我服務的家庭是有限的。要想讓更多家庭接受高質量的母嬰服務,就要把經驗、方法、知識進行傳播教授,讓更多人的月嫂能夠學習到。”現在的劉洋,已成為上海一家知名家政服務公司的母嬰培訓講師,不僅指導月嫂、育兒嫂的專業服務,還深入家庭了解客戶反饋,以便在培訓中及時調整方案,來匹配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像劉洋這樣的“新生代”家政人故事在上海還有許多,她們年輕、敬業、還有文化。在雇主眼中,這樣的專業家政人士燒得了飯、懂得搭配營養;輔導得了小孩、說得了英文,值得認可。
來源 澎湃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山東商報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