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你是怎么度過工作的迷茫(你的工作為何如此低效)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你的工作為何如此低效?
因為時間管理差。
我們常常學習到的時間管理方法,比如時間管理的二八法則,四象限原理,番茄工作法等等;
但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出了一個很顛覆認知的觀點,他說時間管理不是做計劃,確認一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而是應該做記錄,把你的每個時間段內(nèi)容記錄下來。
因為如果你對這個事情的方向都是錯的,你的計劃就建立在了一個完全錯誤或偏移目標的事情上;而時間是一個極其稀有的資源,它即買不到,也租不到,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規(guī)劃已失去的時間。
所以我們說,時間不可生,不可延,不可換,也不可逆。
既然時間這么珍貴,你得先知道自己的時間實際上都用在哪了。所以首先通過記錄時間,我們可以看到時間到底都去哪了?

我們回憶一下,在日常工作中最常消耗我們的時間都有哪些?
1、浪費在一些無意義的事件上
比如會議,尤其是一些跨部門的會議特別讓人頭痛,這個會議聽起來好像跟你有點關系,你不得不參加;但參加了吧也就是聽聽,對方也沒說要你配合什么,具體有什么落地動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這種情況。
2、必要的時間長度
你培養(yǎng)下屬、指導他人、討論工作計劃、制定工作方向、各部門的對接和協(xié)調......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你很難通過三言兩語就能把一件事給搞定了,特別是組織規(guī)模越大,你要協(xié)調的人和事更多,這個方面耗用的時間就會更久.
3、必要的思考深度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你的每一個決策或方案都需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再決定,你可能需要通過了解用戶,必要的市場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考慮,同時還要看看有沒有可利用的資源,有沒有更好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這部分的腦力工作不是一觸而就的。
所以,各種的工作任務瓜分了我們的時間,如果你不記錄時間,僅憑記憶,就很難想象時間到底用在哪里了。
那么我們具體該怎么診斷我們的時間呢?

如圖,首先我們先制作一個表格,前三列分別記錄事項、時間段及所用時長;
第四列開始根據(jù)前三列內(nèi)容診斷時間:
1、這個事項其實并不重要,你不一定需要做,做了無助于成果,不做也不會有任何影響的事。把這類事從你記錄的事項里找出來,比如一些面子工程的應酬,不參加也沒損失的會議。
2、這些事項里有哪些活動是可以由別人代為參加也沒什么影響的事,也就是可授權他人的工作;
3、你可以控制并消除的浪費別人時間的事,也就是你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但也別浪費別人的時間的事;
很多管理者開會沒完沒了,我以前最怕開月度總結會議,就是那種一個人15分鐘,一個部門10個人輪流匯報的會議,光總結時間就有兩個半小時,這還不算討論和反饋的時間,最后負責人還要總結點評,一天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所以,在進行時間診斷表的時候每個時間段你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事它重不重要,這事有做的必要嗎?
如果它重要的話可以授課給他人做嗎?
做這事的過程中我有浪費別人的時間?
另外在記錄過程中越及時越好,等到一天結束了再記錄,你對時間又沒有感覺了,還得回憶半天。

我們做時間記錄的目的是為了反思和復盤:
為什么我會陷入無效的時間?是因為我我覺得在自己的舒適區(qū),不想勞心費神?
為什么我授權不出去?是因為被授權的對象,我覺得他好像能力還是不太行嗎?
為什么沒有人告訴我我在浪費他們的時間,是不是我跟對方的關系還不夠好?
根據(jù)記錄的結果進行反思,然后一個一個地去擺脫這些無效或低效的時間。
通過時間的記錄和分析后,我們就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時間可用于重要的事務了。
接下來在時間管理上很重要的一步:統(tǒng)一安排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首先,將你的要事放在集中的大塊時間段里。
德魯克在書中講了一個案例我覺得特別受啟發(fā):
他在給某銀行擔任顧問的時候,這家銀行的總裁每次和他會談只給一個半小時、在每次會談之前,總裁會做充分的準備,所以德魯克也不得不事先準備;同時他們的每次談話只聊一個主題,等到1小時20分鐘的時候,對方會催促他進行會議總結和下次溝通主題。
德魯克就很好奇問:為什么每次以一個半小時為限?
總裁說因為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已經(jīng)沒有新的想法了;不足1個半小時問題又討論得不夠深。
我們做培訓和咨詢同樣如此,一節(jié)課超過1個半小時,后面分享和溝通的信息接收就會很低效。
在這個完全聚焦的時間里,盡量不被其它的任何事情干擾。銀行總裁是通過秘書來切斷外部的;我們其實也可以盡量做到遠離手機,關掉溝通軟件,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整塊的時間。
否則,你的注意力會被各種信息切得稀碎;要知道,碎片化的時間很難做深度思考的事情。

其次,將零碎的事情集中起來一起做;
比如處理郵件、回復信息,各種你可以自由掌控的會議時間,你可集中起來放在一個時間里來做,這樣會降低精力的打散。
你知道當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會一個電話來,一會一個信息過來,你處理完再想進入狀態(tài),又需要一個重新啟動的過程。
以上兩個方法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你持續(xù)不斷地做時間記錄,定期對這些記錄進行分析、調整,一直在你比較滿意的一個狀態(tài)。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805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