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職業化的工作技能就是“像個做事的樣子”
客戶其實也有知識和經驗,當客戶的知識、經驗超過我們的供給時,他很容易地就會放棄我們。
如果賣雪茄的人都不會抽雪茄,那他能給客戶介紹出什么感覺出來呢
檢討(1、2)
1、每一個部門或崗位都要有必須具備的‘能力(技術)’。
要求
a 、列明這些能力應該擁有的知識、技巧。
b、記錄每位干部、員工的能力差距(缺口。。與崗位要求的對照)
c、 準備相關的教材、課程、工具。
a、研究:你為了要做好這個行業需要那些知識和那些技巧,針對性把它寫下來。
案例:香港機場在全亞洲、全世界都是第一名。(大英帝國教育了160年,打造了這種職業化)
原因:a、他們有最好的團隊(Best peopie);b、他們有最好的設備(Best facilities);c、海陸空是連接的(Air sea & land links)。
為什么一個餐廳走了一個廚師,那個餐廳生意就不好了?缺乏知識管理!
CEO:首席執行官
COO:首席營運官
CFO:首席財務官
CIO:首席信息官
CSO:首席營銷官
CKO: 首席知識官 (Chief Know ledge Officer)
知識管理:
你要注意的:為什么一個餐廳走了一個廚師,客人就不來了;一個診所走了一個大夫,病號就不再上門了;一個旅行社走了一個導游客人就少了。就是會做的那個人走了,知識掌握別人的手里。
b、例:如果是家貿易公司,那就要求英語水平好,結果小張是六級、而小王是四級、蔡小姐甚至是一級。那就要想辦法給他們補習,比如讓公司英語好的教教,或是送到外面專門的培訓機構補習,也得讓他們學習。
c、你去別人(北大、清華、復旦)那里去學習,他們都是自己準備好的案例,盡管你會以此類推,觸類旁通,那也絕不會比自己的案例引人注目。一個應該搜集自己的問題,準備自己的案例,自己的教材。還有就是讓自己公司的干部當自己的教練。(每個經理每個星期要拿出兩個小時來做教練)
能力提升的案例:1、荷蘭有個有名的公司叫聯合利化,他們公司把員工的教育培訓分成等級的,什么崗位到第幾級,什么職位到第幾級都設計得好好的。2、日航把公司培訓分成九級。3、德國西門子,統統做記錄,記點數,如每年沒有上夠四十個鐘頭的第二年連升遷都不考慮。4、日本和韓國并不把上課當成他們唯一的方法,也不要求他們非要上多少小時才有效果。他們是派輔導員,所以資深的員工常常是新進員工的輔導員,這個資深的員工不一定是他的直屬主管,只是有經驗,在公司干了好幾年,足夠當你的老師。不管你碩士、博士,到公司來你就得像進了幼兒園,小學生一樣,因為學校學的東西那是一套理論,對公司不見得有用。
所以,貴公司應該把學習課程分等級,要考核,要計分,分數不夠,不給晉升
相反的中國例:小孫呀,你好好的上班,這就是你的位置。眼睛睜大點,努力的工作,愿上帝保佑你。就這么上班了。所以人家很快就走了,上上上就沒興趣了,反正也沒有人管我,這就叫做放牛吃草。(自生自滅,你能怪他嗎)

日本人和韓國人的輔導人員制度就做得很好,找一個輔導員,輔導員做得不好,有連帶責任。
有趣的中國呢:上課的統統都是員工,了不起就是中下層干部,那個總經理幾乎就不參加的,董事長那就更不用說了,那個總裁大慨這一輩子都沒有看到他上課。不知道為什么他們這些不用上課,光給員工上可那有什么用呢?。?!這樣做對嗎?。。。???還有上課的時候有人溜號、有人不聽、也有人上一半就走了,也無所謂,也不記錄。最有趣的是升起來的都沒有上課,而上課的都沒有升。(意義何在)
美國的IBM在IT里面是個強大的品牌,在世界十大品牌里面名列前茅。他們的訓練給我的思考和借鑒:1、IBM把教材編出來很少叫教授去上,因為課本都是以入為主。他們是根據公司發生和出現的問題編教材;2、教材編出來就給大家學習和教育,在實踐中不斷操作,發現問題立即向教務處提出修改;3、打造一個教育平臺,多國文化在里面不斷做交流,(IBM在日本犯過什么錯;IBM在歐洲碰到什么問題;IBM在大陸有什么地方想不通);4、IBM并只是給自己的員工和干部上課,他們也給顧客上課(大客戶),也給供應商上課。[經典訓練]
2、Marketing不同于Sales我們要把公司造成一個“顧問式團隊”
從程度上講————他不知道的你知道,你知道/他知道的,你知道的比他更清楚、更正確。
從程度上講————你除了有專業知識,還要有多元化的智能。
從立場上講————你是幫客戶“買“東西,不是”賣“東西給客戶(做營銷,先研究買點,再研究賣點)
從效果上講————他不是只來一次,他是永遠的客戶
例:德國雙立人剪刀有275年歷史,在中國好地方也有雙立人剪刀賣的。你去買剪刀的時候你問他,這個剪刀有什么好的,他會告訴你說這個剪刀很利的,其實那不是廢話嗎,你知道它為什么那么利,說不出來?。?!你知道它是什么合金嗎,不知道?。?!刀柄、刀刃、刀尖它們的合金有什么差別嗎,不清楚?。。??就知道這個剪刀很利,而且會告訴你說回去試試一定能把人殺死,那不廢話嗎。有的裁縫的剪刀用了二十年還在用,關鍵就是里面的合金嘛??墒悄莻€賣剪刀的人就是說不出來剪刀地真正的利益。
我們不知道在我們賣什么,你不知道的客人知道,你知道的客人比你知道的還要多。你看起來像個專業的銷售者嗎?你那樣子看起來就不像個專業的銷售者。
御木本珍珠:我是讓你愛上珍珠,而不是要賣給你珍珠
補充1
創意要如何啟發?余老師的建議
學習觀摩模仿 改良改變生活與工作方式(刺激右腦)實驗與他人磋商(腦力激蕩)
一個人不經常學習,不經常讀書,是沒有的,就像電腦一樣:沒有輸入,哪有輸出呢

很少出去看一看,每兩年應該去一次香港,每三年應該去一去東京
改變生活與工作方式(刺激右腦):不要經常吃同樣的飯,不要經常去同一個地方看電影,不要經常穿同顏色的衣服,不要經常看同一個頻道,洗澡不要經常從一個地方洗
了解客戶的“真正問題”、“真正需求”、“真正目的”
解決他最困惑的技術問題,提供“指導性的建議”,而不是“機械化的教學”
敘述你的產品的“性質”、“特色”、尤其是“利益”(核心價值)
看起來像那一行的人
客戶從你們公司的名片、招牌、工作的車間、地板、員工的穿著、儀表就大致可以想象你們的產品。
1、CIS(企業視覺識別系統)不只要區隔你與其他競爭者,還要區隔你的專業檔次。
公司所有的用品、裝飾、擺設、器具都要在顏色、造型、流派、質感上“力求統一”
公司所有的流程、文書、檔案、作業都要在操作上“力求標準”,而且“力求簡化”
公司所有的建筑、門廳、招牌、展示間、公辦場所都要在設計或布置上“力求精致”
衣著是外表,談吐是內涵
客戶沒有批評,只能說是把事情做完了,只有表現在預期之外,客戶才會驚喜,才會難忘。
檢討
同樣的錯誤重復再次以上,既不自覺,也無心改正
凡事都是別人找我溝通,自已不會主動鏈接。主動關心。
做事情問題留一些尾巴,等別人提醒,等別人收拾
再也想不出更多好、更快、更周全的方法
對可能發生的意外,困難或危機,事前沒有任何準備
詢問來臨時,不知道自已就是窗口
從來不承認錯誤,既不反省也不道歉
不忙的時候,不會思考自已的工作,也不會幫忙別人的工作
不附帶處罰的要求是沒有意義的。
各部門主管對下屬的缺失或不力,要用文字來提醒,甚至公告
以不夠用心的項目,要以交叉詢問的方法追究責任,并寫成檔案查考。(追究一個問題不在于版圖,在于以后不在犯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906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