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餐飲店老板如何脫身(餐廳老板的煩心事)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杭州的餐飲行業(yè)競爭激烈,創(chuàng)業(yè)失敗者多,成功者少之又少,經(jīng)過辛苦打拼以后,這些成功餐廳都有令同行羨慕的業(yè)績,但是,讓他們無比煩惱的事情也接踵而來。
這些餐廳有的被復制了整套裝修環(huán)境,有的菜單被整本克隆,更有甚者連餐廳的名字都被抄襲模仿……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餐廳生意火了之后老板們的煩心事兒,希望以后的創(chuàng)業(yè)者能受到一些啟發(fā)。
老楊小黃魚
就等我去找他買

說起杭州的夜宵,老楊小黃魚是繞不過去的話題。1998年,老楊揣著103塊錢離開河南老家,來杭州討生活。他當初忍著風吹雨淋在酒吧門口擺攤時,他打死也不信,自己會成為杭城夜宵界的傳奇。很多酒吧老板說,老楊絕對是對杭城的夜宵經(jīng)濟有杰出貢獻的人。

兩年前,有人問老楊,是不是開分店了。老楊說,自己的店雖然經(jīng)常搬家,但是為保證產(chǎn)品質量,始終只有一家店。隨后,老楊就讓女婿上網(wǎng)搜索,看看有沒有和自己店名字相似的燒烤店。
女婿搜索以后吃驚地發(fā)現(xiàn),何止是名字相似,除了名字相似的店,和自己店名一模一樣的都有。老楊急了,努力22年得到這么多顧客的認可,一定要守住“老楊小黃魚”這個店名。

于是,老楊就有了申請注冊商標的念頭,他還找了專業(yè)代辦來操作這件大事。啟動操作之后,老楊發(fā)現(xiàn)想要注冊“老楊小黃魚”這個商標,真是難上難。
自己店的不少相關元素,早幾年就被注冊,要想用就只能找注冊人買。退而求其次,想用名字接近的,要么已經(jīng)被注冊,要么不符合規(guī)則,可把老楊郁悶壞了。

無奈之下,老楊只能盡量申請和自己店匹配度高的名字。雖然最后申請成功,但距離老楊最喜歡的“老楊小黃魚”這五個字還是相距甚遠。老楊說:“22年前,我哪里知道自己的店大家這么喜歡,品牌什么的,想都沒想過,每天就想著小黃魚怎么烤最好吃”。
老楊雖然對“老楊小黃魚”這五個字愛的要命,畢竟守著這個名字奮斗了22年。但是他相信,顧客們認的還是他的手藝,只要自己的燒烤一如既往得好吃,注冊的新商標也一定會火。
廖瑜紅廖氏白斬雞
品牌意識在創(chuàng)業(yè)之前就要有

老板廖瑜紅從事餐飲行業(yè)二十幾年,2018年開了這家小店,從來沒做過廣告,然后生意突然就火了,成了一家網(wǎng)紅店。
廖瑜紅做的白斬雞只用散養(yǎng)閹雞,參考了粵菜白斬雞的部分操作,做好的雞肉皮下有凍,腿骨略帶血絲,正是老饕們追求的狀態(tài),每天都能銷售一空。

有的吃貨會開車幾十公里趕到她店里買雞,還有吃貨在點評平臺上描述了店門口排隊買雞的場景,“去晚了,老板娘會開始點名,好緊張,你有,你有,你有,其他人不用排隊了,沒雞了”。

于是就有其他店也開始做白斬雞,杭州的街頭角角落落一下子多出了好幾家主打白斬雞的品牌,廖瑜紅只好店門口貼了告示,聲明目前在杭州僅此一家,絕無分店,但還是有顧客跑到其他店里買了之后發(fā)現(xiàn)不是廖瑜紅的雞。
廖瑜紅說,自己平時只知道忙生意,也不會打廣告做營銷,還是客人問起她有沒有開分店時,才知道有和自己類似的店。顧客說,那家店上過電視,店里有精心設計的海報,分店很多,還會搞各種促銷活動,看上去像是很有規(guī)模連鎖店。

廖瑜紅這時才想到了申請注冊商標,注冊成功以后,她在店名里加上了自己的名字,總算是和其他店有了明顯區(qū)別,跑錯店的顧客少多了。廖瑜紅心里踏實了許多,也有了開分店想法。
上個周末,廖瑜紅廖氏白斬雞位于紫花路的二店開業(yè)了,駱家莊的三店也開始裝修。她說,品牌意識在創(chuàng)業(yè)之前就要有,不然以后會很麻煩,萬一哪天你就火了呢?
浙網(wǎng)鮮
老鄉(xiāng)老鄉(xiāng),背后一槍

兩年前,在餐館密集的上塘路,有家“浙C海鮮小吃”,一般人覺得不起眼,可溫州人看到“浙C”兩個字,就略顯不淡定,因為溫州汽車牌照都以“浙C”開頭,溫州人一看就是溫州館子。很多溫州人在外地開車遇到老家的車,就會有用車燈呼閃打招呼,要是知道店里有溫州菜,那就更不淡定了。
隨著杭州地鐵5號線后通段的啟用,江暉路站附近一家海鮮餐廳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溫州人念叨,這家餐廳名叫“浙網(wǎng)鮮”。

趕到浙網(wǎng)鮮,這不就是以前上塘路的“浙C小吃”么?老板娘李姐向我們大倒苦水:“‘浙C’這兩個字不能注冊,好幾家海鮮店都在用,其實和我們半毛錢關系都沒有,我們現(xiàn)在只有一家店!”。
李姐說,自己為了推廣這個店,可沒少下功夫,還投入了不少廣告費,沒想到不能用的名字相當于大家都能用。網(wǎng)上一搜,李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廣告真是白打了,叫“浙C”的店搜出來一大串,有的還是認識的溫州老鄉(xiāng)開的。

“老鄉(xiāng)老鄉(xiāng),背后一槍”的教訓讓李姐有了品牌意識,于是就注冊了“浙網(wǎng)鮮”這個名字。既告訴大家這里只賣溫州小網(wǎng)海鮮,又徹底避免有雷同的名字。
如果你是商標注冊方面的行家,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經(jīng)驗。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wǎng)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