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在公務員部門、機關單位上班,很多人會覺得有面子,社會地位高。但很多人也分不清哪些崗位算公務員,哪些職位不算公務員,以至于在考試的時候報錯名,考上之后才發現不是公務員編制。

今天賀老師就跟大家梳理3個崗位,聽著像“公務人員”,但其實身份并不是,來看看都有哪些:
1、農村干部
這個職業大家肯定經常聽說過,也有很多人打過交道,聽上去是不是像鄉鎮單位的公務員?其實還真不是。農村干部基本上都是從村民中選拔出來的人,有點類似小區成立業委會選拔樓長作為管理者的意思。

農村干部包括了村民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主任,雖然是合同制崗位,但工作內容和鄉鎮公務員也差不多。如果業務水平高、文化水平高、工作成績顯著的話,那么提拔和晉升也是比較快的。當然了,農村干部想真正成為公務員,還是得參加公務員考試,通過筆試、面試、政審的考察才行。
2、社區網格員
第二個職業大家肯定也經常接觸到,那就是社區網格員。這也是一份十分體面、備受父母認同的工作,但從崗位性質上來說,社區網格員并不算公務員。

每個月社區基本上都會進行招人,其中網格員招得比較多,平時負責的是采集基礎信息、聯絡社情民意、服務特殊人群、調解矛盾糾紛等等工作。雖然招聘要求同公務員一樣要經過報名、資格初審、筆試、面試體檢、考察等流程,但是考上后是不屬于公務員序列的,而且薪資待遇和編制人員也有差異。
3、文職公安人員
第三個工作叫做文職公安人員,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實說得簡單點就是為公安機關提供技術保障、協助管理、行政事務等方面服務的專門人員。

這個崗位不具有人民警察和國家公務員身份,不行使人民警察職權,屬于合同制簽約。比如常見的文職輔警,也屬于合同制崗位,平時就是在辦公室處理文件、辦理戶籍、建檔等內容。這個職位跟法院書記員比較類似,干文字類工作時間較長。
當然了,這些職業雖然是合同制,大家也不要抱有偏見和異樣的眼光看待。體制內工作,就算是合同制穩定性也不會差,有完善的五險一金、績效和獎金。就算是工作到35歲以后也不會被辭退,后期如果單位有空缺編制,這類人員也可以優先進行報考,優勢還是比較大的。
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164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