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編輯導語:本文是一直參加到終面的騰訊產品經理培訓生的面經,對面試過程中的問題做出了很多解答,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對即將面試產品經理的朋友們來說有很多經驗,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腳踏實地,心向遠方;大家好,我是想做產品的菜白白,大家可以叫我(帥氣的)小菜。
自我介紹一下,小菜是國內某985在讀的本科生,工科,性別男,愛好女/狗頭警告;目前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明年畢業。
和很多21屆的同學以及大佬一樣,我也是秋招大軍中的一員;當然了,大家看標題就知道了,小菜在騰訊產培的終面和HR面中被遺憾地刷掉了(猛男落淚.jpg)。
如果你是準備畢業從事互聯網產品工作的同學,希望這一篇面(liang)經可以幫到你之后的校招準備,同時小菜也非常歡迎和期待各位前輩和小伙伴的指點。
回到正題,小菜寫這次的經歷主要出于以下三個目的:
根據筆者的初步了解,騰訊產品經理培訓生(以下簡稱“產培”),是騰訊于16年開始花重金打造的“PM搖籃”,到今年是第五屆了。
官方給出的崗位描述為:“通過輪崗培養、雙選定崗,集中公司優勢產品資源、培訓資源和導師資源打造的互聯網產品經理領軍人,是騰訊未來產品經理領軍人的搖籃。”
從定義里可以看出,產培與直接校招的各種產品經理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前者更強調于帶有資源傾向的培訓模式,在崗期間公司更看重對個人的培訓以及個人潛力的挖掘,并且所負責產品的部門也是經過雙向選擇后決定的;而產品經理更強調于為經過短期培訓后,負責為產品創造新的價值,對個人的實戰經驗和項目經歷是十分看重的。
產培的培養機制是十分獨特的,我個人把它歸納成“了解——掌握——實踐——創造”的培訓模式,主要包含以下4點:
硬性要求:應屆,本科及以上學習,計算機或理工科背景,該崗位屬于秋招提前批,正式批中將不再招募。
其它要求:產品崗位的要求都差不多,熱愛互聯網行業,對于互聯網產品有自己的洞察的思考能力,邏輯思維、分析能力以及商業敏感度。
二、招聘流程提前批開啟——投遞申請——筆試——群面——初試——復試——HR面——雙選
投遞申請:盡量找內推碼,可以考慮選一個感興趣的部門或事業群,讓對應部門的面試官一定能看到你的簡歷。
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投遞的時候都缺少直接找認識的HR或朋友內推的渠道,只能走正常的投遞流程。
建議大家可以去找一下內推碼,內推碼的來源有很多,筆者是在秋招的群里面找到的;大家如果沒有相關的群的話,可以嘗試去類似牛客網的求職網站上去找一下相關內容,一般在評論區都會有騰訊內部人員放內推碼。
同時可以考慮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事業群,當時小菜選的是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部門是騰訊視頻(PS:事業群和部門不是必選的,選擇后將無法更改,直到秋招結束)。
相信經歷過秋招的同學對騰訊的筆試恐怖程度都略有耳聞,不論是行測還是簡答題,都是比其他公司產品崗位的筆試要難很多,更何況這是產培!
并不是有意嚇大家,但據我今年的情況來看,筆試往往都會刷掉很多人;畢竟投遞產培的人還是很多的,所以希望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產培的筆試是小菜參加秋招的第三次筆試,前兩次是京東和斗魚;U1S1小菜之前也沒有刷過題,當時做選擇題由于時間有限,很多都是靠猜的,所以對于我的答案正確率我是不確定的;但是至少完成度是高的。
而對于簡答題,大家一定要一邊想一邊把思路敲在答案里,對于產品設計/策劃題可能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是一定要把自己的思維框架擺出來。
綜上,高完成度 思路框架的敘述是小菜認為自己從沒有刷過題還能過筆試的重要原因。
接下來的流程就是關于面試的,由于今年特殊情況,雙選前的面試都采用了騰訊會議的線上視頻面試。
我估計這樣的面試方式可能會是以后互聯網公司的常態,所以有幾個小tips想提前分享給大家:
2. 八月十五號,群面:后發制人,認真傾聽另外同學的發言,對待面試官和其他同學一定要有禮貌
如果大家收到群面通知了,那么恭喜大家,你已經從很多很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了,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努力去準備。
群面形式:集體面試,2名面試官,6名同學參加同一場面試。
群面的具體內容為:
在進入會議室前,大家調整好自己的視頻畫面,進入會議室后要求一直開麥;所以盡量保持環境的安靜,不要弄出雜音。
一般大家都會提前10-15Mins進入會議室,在這段空閑期,小菜準備了紙筆,記下了每一位同學的名字,對他們的聲音和人的匹配進行了一些記憶;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并不是面試的具體形式和題目是什么;但是小菜認為,記住隊友的名字,將會對溝通很有利,同時也是一種相互尊重。
這次的題目內容可以歸納為“騰訊新聞的用戶運營策劃”。
拿到題目后,面試官告訴大家之后可以用任何方式去匯報,就包括word甚至原型圖都是可以;小菜當時并沒有考慮在15mins之內去畫出原型圖或者寫出一份很好的文檔,也不建議大家這么做;因為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思路理順,把邏輯框架清晰地表達出來就已經很極限了,切勿因為形式上的東西而忘記最核心的東西。
對于這道設計/策劃題,當時小菜的思路框架是這樣搭建的:“問題是什么——出現問題的本質原因是什么——怎么從產品功能和活動運營上去解決這個問題”,具體的方案這里不多談了。
在匯報時,小菜并沒有爭做第一個匯報人,而是在中間第三個,這樣的不僅可以吸收一下前兩位同學的精華,也不會顯得太靠后而被動;在匯報的時候我時間卡在2分50秒左右,基本還算流暢,比較符合預期;在匯報完后,小菜就認真的聽取并記錄剩下2名同學的方案,以備后需。
果然,匯報完后面試官就讓我們battle,這個階段有禮貌的提問,并且一針見血地指出他人方案的問題將會對自己非常有利,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在匯報完就松懈。(PS:這次群面中,有一位同學在目標群體定位上就和題目相違背了,所以審題真的非常重要,題目中給出的闡述已經非常清楚了,千萬不要跑題哦!)
到了晚上8點左右,小菜就收到初試的通知了,HR在9點左右也打來電話確認時間,所以大家要保持電話暢通哦!
初試形式:視頻面試,針對在上一場面試中提出的方案,做成10分鐘左右的PPT利用“屏幕共享”去匯報,面試官為部門PM和HR。
在收到通知后,小菜馬上就動身去做內容整合,因為第二天的下午就要進行匯報,所以時間是非常緊張的。
當時我大概是這樣處理的:匯報內容邏輯框架的確立——功能的原型圖、流程圖的簡單繪制——做成PPT——表達練習。
有匯報經歷的同學應該比較清楚,10mins的PPT可以匯報很多的內容,所以大家一定要充分地去對方案進行優化和細化;你的方案不一定能讓面試官認同,但一定要表達清楚,讓面試官聽得懂。
小菜的匯報思路是:回顧(完整地闡述問題,歸納方案目標)——用戶的需求分析(針對問題及用戶痛點,給出一個大概的方向)——具體方案(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做出來的效果是怎么樣的);還是那句老話,原型圖等方式只是輔助,關鍵一定要把自己的思路講明白。
匯報結束后,面試官針對方案提出了幾個問題,比如說“前面XX部分我沒太聽明白”“為什么這個功能要這么做”。
因為對自己整套方案的邏輯比較清晰,也并沒有懼怕面試官的否定,所以當時這些問題小菜自認為回答地還算可以。
之后HR小姐姐問了一個問題“產品經理該怎么處理好push給用戶帶來的困擾問題”;當時我的PPT里剛好有一張“今日頭條12h內給我推了8條推送的截圖”,我就借用這個圖片給出了我自己的理解。
之后HR又問了一些問題“有沒有親戚在騰訊工作”“身體健不健康,有沒有什么病史”“北京深圳上海三個城市的意向優先級是什么”;說實話,在聽到這些問題時,小菜激動的都快要落淚了,畢竟都問到意向城市了,是不是有機會啦。
總結一下,初試的匯報PPT一定要做到方案邏輯清晰,只有自己對自己的想法足夠熟悉,才能有自信去解答問題。
到了晚上9點左右,就收到復試的通知了,當時小菜正在苦逼地準備期末考,但是對這個崗位的期待讓我毅然決然的準備放棄考試等待補考,全心投入到終面中;因為對于我這樣一個普通的產品小白來說,產培對我來說是不敢想的夢。
4. 八月十七號,復試:抗住壓力,深挖自己的簡歷,做好充足的準備去盡量引導面試官朝自己擅長的方向去展開交流討論
復試形式:GM總經理面,面試官是超級大牛,基本都是30分鐘,主要考察的是面試者的綜合能力和潛力。
根據小菜自己查閱的復試面經,GM的類型大概有兩種:一種是深挖面試者的實習/項目經歷,一種是和面試者談人生,談行業大方向的;我遇見的面試官應該更偏前者。
在面試前,我認真準備了兩個問題:
除此以外,我也準備了很多比如“5G對騰訊生態影響”“怎么看待馬斯克提出的應該多研究產品少寫文檔”之類的比較開放的問題;然而,一個問題都沒用上哈哈哈,給大家當個前車之鑒了。
接下來我就具體以當時問的問題來向大家描述下面試的過程。
Q1:“你好,你就用你自己的想法或者方式來介紹下你自己之類的吧。”
“好的老師,那我先自我介紹一下,然后再和您交流一下,最后再問您幾個問題。”
唉,這樣的開場白我還真是第一次聽到,當時比較慌,說的有點結巴;其實建議大家可以直接說“好的老師,我先自我介紹一下”,然后就開始自我介紹了。
Q2:“那你本科專業是學什么的,一般畢業后做什么?”
Q3:“為什么想到來做產品呢?”
Q4:“那我們來談一談你的這份實習工作吧,你再介紹一下。”
從這里開始,小菜就感覺自己出問題了,因為我實習的時間大概有一個月了,但是把這份實習經歷搬到簡歷上還是第一次,準備的工作也沒做好;所以在回答一些問題的時候都請面試官讓我思考了幾分鐘,導致浪費了很多時間。
Q5:“那你有負責過什么新功能的設計,你是怎么做的呢?”
Q6:“你覺得你們做的這個東西的戰略意義是什么,為什么要從游戲的市場入手呢?”
Q7:“我覺得你的這個邏輯可能并不是很通暢。”
講到這里,我已經意識到我和面試官的溝通出現了斷層,QA上不是很連續和流暢;因為面試官一直在拿我的實習項目同行業聯系起來,越挖越深,我也清楚我的回答一直沒回答到他想要的內容上。
Q8:“你覺得你身上有什么資質可以做產培生或者是做產品呢?”
這個問題我事先準備過,主要從“為什么不直接做產品&為什么要做產品 我認為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做產培”上回答;但回答的過程中我感覺過于強調了自己的“產品思維”,反而讓表達有些不自然。
Q9:“你明年才畢業,你怎么權衡好上學和產培生兩件事情呢?”
這是面試官的最后一個問題,我當時的回答是:“這和做產品功能是一樣的,得根據優先級來進行取舍,既然我選擇了互聯網,那么我一定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
這個問題其實回答的也不是很好,還是過于表現出了自己所謂的“產品思維”,有些突兀,讓人感覺不真誠。
在最后,面試官告訴我說因為時間有限,還要去面下一個同學,可能只能讓我問一個問題,當時我問的就是:“通過短暫的溝通,老師您覺得我的優缺點是什么?”
“在這30分鐘的溝通里,我覺得你確實是有真正思考的習慣的,而且思考的很細;但是可能對互聯網的行業、市場把控還不是特別了解;但是每個人的將來都是無限的,路還很長,每個人的潛力都是巨大的。”
到此,復試就結束啦。
1)簡歷迭代 深挖:簡歷上的內容真的非常重要,小菜在找到實習后,其實忽略了簡歷上關于“實習內容”的迭代;準備的不夠充分導致面試的時候很容易接不住GM的僅供,所以大家一定要為簡歷上的每一個字負責。
2)保持好心態:當時小菜正在期末考,也沒有拿到其他秋招的OFFER,所以心里很沒有底氣;但是又特別渴望這個崗位,所以表現的比較急,心態沒穩住;而且騰訊的面試體驗是非常好的,除了經常遲到…所以大家不要太過于緊張,正常的去發揮就好啦~
復試結束后,狀態欄一直是綠色,但也沒變HR面。
終于焦慮的等到這一天,復試群里150多名同學大概有50多人收到HR的短信了,而我的陪跑也宣布到了終點;那一刻心里很難受,也充滿了不甘心,不管是在GM面還是HR面被刷,也只能與產培說byebye了。
之后了解到,雙選是89人爭55個HC,地點是在深圳總部線下進行,有一小部分的同學由于在海外,采用的是線上面試;但從結果來看,好像都不是很理想。
所以建議各位進入到雙選的小伙伴,盡量去到線下啊,這樣不僅改善了面試的客觀環境,還能公費旅游真的很香。
最后,真心恭喜各位拿到了產培offer的小伙伴,從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你們真的很優秀,你們將是未來產品的主力軍,沖鴨!
寫在最后,和騰訊產培錯過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遺憾,但到了今天我也漸漸調整好了心態,繼續去和各位小伙伴一起備戰秋招。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22屆投遞騰訊產培的小伙伴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愿與爾共勉!
之后小菜也會在PM論壇和知乎上嘗試發表一些產品類的內容,希望還能與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討論,共同進步!
本文由 @想做產品的菜白白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