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近日,有一則令中國手機行業振奮的消息。
知名市場調研機構 IHS Markit 報告顯示,第二季度手機全球出貨量發生了一些變化,中國手機品牌OPPO成功超越蘋果,躋身前三。
如此一來,手機前三,再也不是韓中美三足鼎立,而成為了一韓兩中。而手機出貨量前10名中,竟有6家來自中國。

▲來自IHS Markit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榜單第6名是vivo手機,圈內人都知道,vivo和OPPO系出同門,如果兩個品牌加在一起,足以排在第二,緊逼三星。
關于這兩個品牌是如何崛起的,已經有過很多報道,良叔不想再嚼舌根了。
但卻想聊聊這兩個品牌的實際控制人:段永平。
段永平,人稱阿段,被譽為中國最神秘的富豪。
他40歲便退隱江湖,身價不可估量,卻又極其低調,很少曝光。然而,OPPO、vivo、步步高、拼多多,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1961年6月10日,段永平出生于江西南昌。同一天,遠在1000公里的廣西來賓,也出生了一名男童。
此后20多年,段永平在商界叱咤風云,而此人在體育界獨步武林,這人名字叫李寧。
說回段永平,他打小聰慧,有主見,動手能力強。1977年,年僅16歲的段永平遇到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中斷10年的高考恢復了。

然而,想要考取,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時報名者多達1000多萬人,經過審查,條件符合的有570多萬人,而最終錄取的僅有27萬人。錄取率只有4.7%,前后無雙。
段永平就是這27萬分之一,他考入的是浙大無線電工程學系。
1982年,學業有成的段永平,被分配到當時亞洲最大的電子管廠——北京電子管廠(774廠)工作。

▲北京電子管廠
同年,一位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畢業的人也分配到774廠,他比段永平大4歲,也比段永平成熟,因此受到領導們的青睞。
第二年,就被提拔成副科長,六年過程中,便成為財務處處長,后來又成為廠長。
此人叫王東升,再后來他把這個破廠打造成A股的巨無霸——京東方。
相比于王東升,段永平卻郁郁不得志。他認為在北京,要論資排輩,講究的是出生門第,“是大院子弟還是胡同長大的”,“誰是誰的兒子”......
想著自己機會不大,便在1985年離職了。用3年的時間,在人民大學讀了一個經濟學的碩士。
這3年,段永平應該想透了很多問題,也形成了獨立的思考習慣。從他畢業后的選擇,便可以看的出來,他決定去偏遠的中山。
這在當時,是個匪夷所思的決定,大家都在往北上廣這些大城市跑,段永平卻跑到一個鳥不下蛋的地方去干制造業。
時至今日,便能明白,段永平對形勢研判深刻而準確。也許從那時起,他已經懂得“下沉市場”,在中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1988年,27歲的段永平奔赴中山,加盟一家叫做“日華”的電子廠。
那一年,中國南方大地,商機奔流,百業蓬勃,離中山不遠的深圳,富士康在西鄉落戶,平安在蛇口開業。一代弄潮兒悉數登場。
2、霸王時光段永平憑借一張研究生文憑,在小工廠“日華”鶴立雞群,不到一年,便榮升廠長。
可是段廠長很快發現,掉進了一個大坑。這家工廠,沒啥核心技術,也沒自己的產品,就靠接些散活,組裝一下,吃了上頓沒下頓,整個廠年虧損 200 萬。
無奈,段永平只能硬著頭皮上。為了快速扭虧為盈,段永平的第一個想法是,看看市面上哪些電子產品好賣,就比著做。很快,他就發現了目標:游戲機。
當時日本任天堂的紅白機,橫空出世,在中國正好搭上彩電普及的潮流,“魂斗羅”、“超級瑪麗”成為一代人的記憶。任天堂也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任天堂游戲機售價卻是2000元一臺,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段永平馬上洞察到了其中的商機,仗著自己有點技術功底,帶領研發團隊,2個月便研發出質量和任天堂不差上下,但是價格卻僅為4分之1的游戲機。
這款游戲機,段永平起名為小霸王游戲機。而日華電子廠也改為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那時是1991年。

90年代,類似任天堂的山寨機很多,段永平馬上意識到,只靠質量和價格還不足以“稱霸武林”,還必須添加一個重要的元素:營銷。
隨后,段永平砸出40萬,在央視打出一個廣告,推出“擁有一臺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戶”的小霸王大賽。
質量、價格、營銷三箭齊發,小霸王游戲機迅速雄踞市場榜首。
然而,主動求變的段永平卻不滿足于此,他很快發現游戲機市場存在一個瓶頸,那就是:游戲機的玩家雖是孩子,但是買單的卻是家長。
可是,又有多少家長愿意出錢,讓孩子沉迷游戲呢?而此時,個人電腦開始風靡中國,“電腦學習機”五個字,砰然呈現在段永平腦中。
這事兒并不難,只要把游戲機加個鍵盤,換個包裝就行。
除此,為了打破家長的固有認知,營銷套路也要變。
段永平同樣花費40萬元,邀請成龍代言,還創造出一句經典的slogan:“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這句廣告詞響徹南北,小霸王也成為很多城市家庭的標配。

小霸王學習機在當時到底有多火?不僅市場份額逼近80%,還經常賣斷貨。
94年大年三十,工人們加班到了凌晨三點,段永平實在看不過眼,就讓大家下班回去休息。
當工人走出廠門時,發現等待拉貨的車隊排了 1 公里多。司機們下車攔著工人說:“師傅,你們怎么下班了,我們可都等了好幾天了......”
小霸王風光無限,名利雙收。當時一份“國人最熟悉的電腦品牌調查”中,位列榜首的既不是 IBM 也不是聯想,而是小霸王。
分眾宣媒的江南春說過:營銷首要任務就是占領消費者的心智。正如小霸王在家長心目中,它就是一個能學習的電腦,而且區區幾百元,太劃算了。
對于孩子,也大愛這款學習電腦,因為只要家長不在,學習機秒變游戲機,玩個天昏地暗。
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完美融合,小霸王也借此,銷售額增至10億,成為商界新星。

話說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
一次去商店買釣魚用的魚漂。
他發現,那些魚漂都是五顏六色的,
于是問商家: “魚能認出這些色彩?”
店主把嘴一撇,說到:“買單的又不是魚......”
營銷真是一個洞察人性的學問,
小霸王也借此,銷售額增至10億,
成為商界新星。
3、出霸王記段永平具有不可思議的人格魅力,所有跟過他的人,無不為之折服。良叔以為,這種魅力主要體現在舍得分錢。
小霸王隸屬怡華集團,短短幾年,便成為集團最賺錢的項目,段永平大袖一揮,決定和下屬分享20%的利潤。
其中 4 名研發顧問,每人分到超過10萬的年終獎。那可是90年代,這獎金可以在深圳福田區直接買下一處房產了。

▲慶功宴上的段永平
據說當年小霸王年底分紅,直接在現場發現金,“雙手拿不了就用報紙包,小報紙包不了就用大報紙包。”那場面想想就刺激。
然而,“不患寡,患不均”是人之常情,段永平的高調發錢,加上極高的威信,讓集團一些領導感受到了威脅,段永平也開始遇到一些至上而下的阻力。
1995年,段永平和怡華集團的矛盾,到達了巔峰。
為了和管理團隊共享小霸王成長的紅利,段永平向集團提交了一份股改請求,然而,集團卻非常粗暴地否決了,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段永平也意識到,在別人屋檐下,根本無法大展拳腳,于是決定離開。本分的他,還與怡華集團簽下了一個君子協議:一年內不和小霸王在同行業競爭。
作為回報,怡華集團總經理陳健仁親自為他開歡送會,還特意送了段永平一輛奔馳車。
除了奔馳車,段永平還收獲了更為尊貴的禮物:6位追隨者。其中就包括:陳明永(OPPO CEO)、沈煒(vivo CEO)和金志江(步步高教育CEO)。
怡華集團派人來說服他們留下,然而他們卻說:“船長都不在船上了,水手們不知道船會開到哪里去,所以要求下船。”
我的MBA教授曾說過,職業經理人和商業領袖是有區別的,前者也許能把生意做好,而后者不僅可以做到,還能吸引到忠心的追隨者。段永平,顯然是后者。

1995年9月18日,離開小霸王的段永平,在與中山一江之隔的東莞,創辦了步步高電子公司。
現在看來,步步高的成功,最重要的無非就兩點因素:一是對內,全員股份制;二是對外,明星廣告代言。
在“錢能換來忠誠”這件事上,段永平和任正非不謀而合。步步高一成立就是股份制,中層管理可以直接入股,代理商可以直接入股,甚至最基層的員工也可以直接入股。
如果你沒錢,又想入股怎么辦?沒關系,段永平會借錢給你,回頭你用分紅和股利再還回來即可。
就這樣,段永平把自己70%的股權稀釋成17%,而步步高體系中的每個人,都成為了利益共同體的一部分,這樣的公司想不成就點什么都難。

▲步步高東莞工廠
在產品開發方面,段永平為了兌現承諾,避開和小霸王同一個賽道,而是聚焦于電話和VCD等熱門產業。
廣告投放也非常激進,請來李連杰成為代言人。那句“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歌詞,成為經典,廣為流傳,“步步高”品牌也在一時間深入人心。

不僅如此,段永平洞察到電視普及后,央視廣告將能帶來巨大的流量,于是決定搞件大事:競爭央視標王。
第一年,敗北;時隔兩年,又來,竟然敗給主要的競爭對手——胡志標的愛多VCD。
那是1998年,胡志標以2.1億的天價中標,在臺上他春光滿面,得意無比,眼神撇向臺下的段永平,說到:“才2.1億,真便宜啊......”
不到兩年,愛多VCD資金鏈條斷裂,胡志標也因為詐騙罪而鋃鐺入獄。冰火兩重天,步步高卻在1999年和2000年蟬聯兩界標王。
打響品牌之際,步步高的業務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先后進入了視聽、通信等行業。步步高帝國進入鼎盛時期。

5、急流勇退
1998年,在事業最如日中天的時候,段永平遇到了一個女人。劉昕當時是美國《棕櫚灘郵報》(The Palm Beach Post)的首席攝影記者。
回國探親時,和段永平相識。兩人都曾在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劉昕比他小7歲,出生于西安,后來移居美國。
兩人相處僅2個月,便決定終身相守。考慮到兩地分居,無法維持家庭,段永平向劉昕承諾:“將步步高推向一個新臺階后,一定到美國與她會合。”

▲段永平和劉昕
段永平說到做到,1999年,便將把公司業務分成了三條線:
第一條線:教育電子業務,主要經營步步高點讀機、學習機等等,黃一禾負責,后來由金志江接任,這就是后來的步步高教育集團。
第二條線:視聽業務,主要經營 VCD、DVD、MP3、藍光 DVD 等產品,陳明永負責。這便是后來的OPPO集團。
第三條線:通信業務,主要經營無繩電話、步步高音樂手機等等,沈煒負責。最后成為VIVO集團。
三條戰線,分別由自己的3位得意門生領頭,段永平也放心了,只留下10%的股份。
2000年,他移居美國,與妻子團聚。此后,段永平過上閑云野鶴一般的生活。
他住在加州奧克蘭附近,是金州勇士隊的鐵桿球迷。勇士奪冠后,他還特意發了一篇博客慶賀。
博客里說:“直到我看到庫里為vivo代言的廣告,我才知道,哦,原來我們請了庫里。”言語之間,滿滿的自豪感。

▲庫里棒杯
段永平另一大愛好就是打高爾夫球。他參加了一個華人俱樂部,經常和球友切磋一番。
良叔一球友,曾和段永平同場較量過,他說老段是高手,80桿出頭。擊球距離不算遠,但是極其穩定,幾乎沒什么失誤。無論球打好打壞,都是一幅表情。高爾夫球場上,就怕這種波瀾不驚的人。

生意上的事,段永平也不再過問。每年回國兩三次,都是找陳明永他們玩兒,也不談業務。
據說幾家公司都還為段永平,保留著董事長辦公室,聽說阿段來了,都會恭恭敬敬地叫一聲“董事長”。
6、投資生涯從耀眼舞臺退下來的段永平,顯然一開始有點不適應。“那個時候我就想,我將來要在這里生活的話,我來這里干什么?我也不能整天在家里呆著。”總要找點事兒干吧?
想來想去,做投資吧。于是看了一堆講 K 線圖的書,但是不明就里。
直到看到巴菲特的書,里面說,“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于在買這家公司,買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投資你看得懂的、被市場低估的公司”。
段永平有種被擊中的感覺,并非因為這些理論新穎,而是因為和自己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他當年押注步步高就是這種心態,只是當時他不知道,這就叫做價值投資。此后,他便堅定不移地執行這條投資法則。
段永平有兩筆非常成功的投資,一筆是網易;一筆是蘋果。
2000年,網易在美國上市,結果遇到了互聯網泡沫破裂,股價暴跌。

▲網易創始人丁磊
從上市時的 15.5 一路下跌,最低跌至0.48,跌幅達97%,焦頭爛額的丁磊,每天都在思索著怎么才能賣掉公司,結果無人敢買。
丁磊去找段永平請教,在這個過程中,段永平對網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尤其是游戲策略市場,段永平做過小霸王,知道這個領域潛力非常大。
段永平覺得網易的股價確實被低估了,于是2002年,段永平開始大量吃進網易股票,以不到1美元的價格前后購買了205萬股,占網易的6.8%。
僅 2 年時間,網易憑借游戲業務起死回生,股價飆升到了70美元,段永平得到了近100倍的投資回報。段永平在投資界也一戰成名,被稱為“中國巴菲特”。

除了對巴菲特敬重有加,段永平還對另一位大神敬仰無比,那就是喬布斯。
段永平一直認為蘋果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他們的產品是最好的產品。這不是恭維,而是落到了實處。
2012年,段永平帶領很多vivo、OPPO的員工,一起低價購入蘋果股票。這筆投資如今的收益已達到幾十倍。
為此,他自己還調侃到:“還是OV(OPPO、vivo)老大們牛啊,一邊學習蘋果做產品,一邊買蘋果股票,讓蘋果幫你們賺了幾次錢。”
網易和蘋果兩筆投資極其成功,有媒體進行過計算,說這兩筆投資收益,已經超過段永平做實業的收益了。
7、提攜晚輩良叔一位風投界的朋友曾說:“高明的投資者,不是投資,而是投人。”段永平貌似也深諳此道。
2006年,他在 eBay 上以 62.02 萬美元,拍下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站在了風口浪尖,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帶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伙。

▲巴菲特和黃崢
一開始,大家以為那是段永平親戚,后來才知道,那小伙叫黃崢,他就是現在拼多多的創始人。
2002年,學霸黃崢從浙大畢業,準備赴美留學。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丁磊的人加他MSN,想咨詢他一個技術問題。
黃崢回憶時說,“我當時以為是騙子。”后來發現真的是網易那個丁磊。這件事之后,黃崢和丁磊漸漸成了鐵桿網友。
去美國以后,丁磊介紹了黃崢和段永平認識,因為住的近,黃崢還幫段永平做一些投資。
3年后,名校畢業生黃錚,面臨重大人生選擇:一個是微軟,見證過去;一個是谷歌,代表未來。
但在當時,這家創始于車庫的企業,并沒什么騰飛的苗頭。他去找段永平請教,后者很堅定地說:“去谷歌干 3 年,回來你就財務自由!”
果然,3 年后谷歌上市,黃錚手里的期權換回來了幾千萬。
2007年黃崢決定回國創業,段永平就把步步高的一塊電商業務給了黃崢。
而拼多多的第一筆天使投資,也是來自段永平。2018年7月25日,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標志著段永平又一筆成功的投資。
有網友問段永平,“為什么看好充斥著假貨和次品的拼多多?”段永平的回答是,“給黃錚10年時間,大家會看到他厲害的地方的。”
黃崢厲害的地方到底在哪兒,可能就是他巧妙抓住了 9 億多農村人口的消費契機。
段永平知道“下沉”在中國才是王道,正如30年前的他,放棄北京,只身南下,來到一個叫中山的小地方。而那就是他精彩人生的起點。

段永平的經歷太多豐富,看完這近 6000 字的描述,想必你有不少自己的感悟。
比如,高學歷是逆襲的利器、營銷是商業的翅膀、分錢是激發員工活力的法寶、弱聯結關系能創造機遇......除此,良叔想談談自己的三點感觸。 第一、不做錯的事,比做對的事更重要

段永平曾在斯坦福校園與華人學生,進行了一次交流和分享。
當問及他的成功經驗時,他說自己有個“不為清單”(Stop Doing List),他會明確哪些事是一定不可以做的。
因為,從長遠來看,不做錯的事,比做對的事更重要。
比如,經營上,他就規定,決不代工、決不有息貸款,雖然會損失短期收益,但是長期來看,不會造成質量下降和資金鏈斷掉。這樣才能基業長青。
如果我們拿上文提到的愛多 VCD 來做個過比,就會更有說服力。當年愛多VCD叱咤風云,2.1 億拿下央視標王,結果卻因為產能跟不上,導致質量下降,又因為貸款還不上,而最終坍塌。
這就是現實,很多企業倒掉,并非因為對手太強大,更多的是因為自己做了錯事。
針對企業,這條緘言成立,對于個人,同樣有效。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說過一句話:堅持不做傻事,而不是努力變得非常聰明的人,長期下來,將擁有非凡的優勢。
那什么是傻事呢?就是那些明明知道會帶來弊端的事。比如:抽煙、過量酗酒、毫無意義的熬夜,長時間的玩手機游戲、一晚上的肥皂劇......
避免這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生百十年,化成分分秒秒,人人難免不小心中招。
要知道這些傻事,都是根據人性的弱點而設計的。所以,你能保住”童子身“,就能領先很多人了。
你想有大成就,良叔幫不了你,因為那是要靠命的。但你若不想混得太差,良叔給你一個簡單的建議就是:避開那些顯而易見的錯事。
人生的馬拉松,不在于你一開始跑得多快,而在于,漫長的路程中,始終沒被傻事絆倒。第二、模仿 改良是一條捷徑
段永平曾多次承認,自己商業的成功歸于“跟隨戰略”的成功。

“跟隨戰略”是營銷學上的術語,說白點就是模仿 改良。
當年小霸王模仿任天堂,增加了很多適合中國人的小設計,又把價格降了一大半。
步步高 VCD 是在市場成熟后才進入,價格公道,還標榜自己的糾錯功能,要知道那時大家看的都是盜版碟,這功能太吸引人了。
而OPPO和VIVO,也是在手機市場成型后才介入,走日韓風格,導致在一次三四線城市的調查中,有近一半的人以為這兩個品牌來自國外。
然而,“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的功能,又優于日韓品牌。
就連拼多多也是如此,
電商各大平臺都已經打的不可開交,它卻姍姍來遲。雖然模式和其他電商平臺無異,但依靠下沉市場和社交屬性,竟然殺出一片天地。
也許模仿 改良,就是段永平絕招,他的網絡ID是“too fast is slow”(快就是慢)。他經常說:我不求快,我要先看清,才會介入。
是的,前面有成功者,你研究出別人是怎么成功的,便能借鑒,同時你還要考慮對方是否有缺點,在些基礎上改良,你的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固然可敬,第二個吃的人才算是聰明。 第三、不要為了事業拋棄家庭
這是一個很個性化的感觸,也是我本人最佩服段永平的地方。

但凡有些成就的男人,往往征服欲很強,他們會為了事業忽視一切,包括家庭。
他們會沖鋒在第一線,半年不回家;他們會勸手下“不要離職,可以離婚”;他們會以事業為名,縮減陪伴孩子的時間。而有些企業,也不會太多考慮員工的家庭生活。
我知道一些大企業的奇葩規定,晉升就不能本地任命,一定要把你發配到很遠的地方。
我曾有個頂頭上司,就是外派干部,一次我們陪客戶吃飯,他的電話響起。接通后,坐在旁邊的我,聽到電話里傳來撕心裂肺的嚎叫,后來知道是她老婆,因為小孩子眼睛磕到了臺階,流了很多血,六神無主。
領導趕快跑到外面接聽,直到飯快吃完,他才進來,我看到他眼睛紅紅的,雖然平時很敬畏他,可那一刻卻很同情他。
但凡被外派過的人,都懂得這種苦。為了仕途發展,你不得不身處一個陌生的城市,觥籌交錯后的寂寞無處言說,遠在一方的妻子,卻只能用盡全力維系一個缺少男人的家。
當然,這是價值觀的問題,不能強求。但是,如果讓我一定在事業和家庭上做個決擇,我一定會選擇家庭。
因為,我想親眼看著兒子長大;我想陪著老婆慢慢變老;我想周末帶著一家人去吃美食;我想周日帶著一家人去看電影......
我想讓這類場景更多的融入我的回憶中,而不至于老的時候,一回想,全特么是談判桌上猙獰的臉,以及滿屏幕的郵件和PPT......
所以,我很認同段永平放棄光鮮的舞臺,而選擇和家人在一起。
當時有不少人勸他,不應該放棄這么大個帝國,他卻說:“不可能讓太太在美國,我在中國,那還要這個家干什么?”。是啊,一家人在一起才最重要。
現在的段永平,育有一兒一女。一家四口的名字中各取一個字,連起來正好是“開心平安”(諧音)。

參考材料:《段永平和他的門徒們》來源:深響《段永平傳奇》來源:礪石商業評論《光變:一個企業及其工業史》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段永平:中國富豪往事》來源:最人物《段永平連答53問,核心是“不為清單”》來源:虎嗅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簽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