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自己的職業規劃怎么做(我們要怎么做個人職業規劃)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職業規劃##職場干貨#,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自己的職業規劃怎么做?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自己的職業規劃怎么做
#職業規劃#
#職場干貨#
— 1 —
干大事的人通常都有哪些特點?或者,換句話來說,你覺得自己是干大事的人嗎?
如果你在這件事上沒辦法思考明白,認為自己這輩子只要跟著某家公司混混就好了,未來能不能成大事者對你來說并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你的職業規劃時間單位就相對會小一些,目光也短淺一些,覺得能抓住什么就抓住什么;
但如果你對自己能力和未來成就的自信足夠大,那你現在開始,就要給自己下盤大棋,花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個人的職業規劃問題。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自信程度和格局大小,將會決定你個人職業規劃的大邏輯。
1-格局越大,就越要做更長期的規劃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一個20來歲的小伙子創業失敗了,那他在回顧過去失敗的原因,總結自己不成功的原因在哪,提前知道了這件事后,再次創業的他會想到怎么做呢?
他可能會想,未來10年后,他會成就一個10億的公司,但他其實是可以成就30億的。那他當時最缺的是什么呢?
最缺的是對市場的探索,對很多東西預判不精準。
這個時候他會去干些什么呢?
有可能會去做業務員,做市場管理的相關調研工作,前期做這些工作可能又累又沒錢,但他內心是不怕的,因為他知道自己在30歲的時候就能賺10億了。
有了這些信念,他接下來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積累30歲時所需要的能力,雖然這會花費他很多時間還有精力,甚至不賺錢。
那他這么大的定力來自哪里呢?
其實是源于他的自信。他看到了未來可以賺10個億的自己。
所以,當你站在一個該思考的年齡節點里,讓你去思考未來想經歷什么樣的人生,你就會給自己規劃,在25歲、30歲,50歲的時候需要做些什么?
當你的格局越大,你就越會做更長期的規劃。
你對未來的信心有多大,就決定了你的格局有多大再比如,現在很多行業開始內卷,甚至在雙減政策下來后依然還是有很多家長想在政策邊緣試探,給小孩更多的起跑線,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多點核心競爭力。
這個時候,大家都能想到的并且未來可能會一直吃香的,那就是計算機行業。
未來瞬息萬變,但是互聯網是短期內不會變化太快的,如果家長的心態是想讓孩子未來能找個高薪工作來養活自己,那學計算機算是一個“穩定”的方向。
因為計算機專業好找工作。
但是,也有很多家長是思維更活躍的,并且家里不差錢。想培養小孩方方面面的,就會更愿意將時間、金錢花在小孩的個人興趣愛好上。
培養他唱歌跳舞或者當演員,確保他未來能多棲發展。
所以,對自己的未來信心有多大,就決定了你用多大的格局來做自己的職業規劃。
— 2 —
在如今內卷的商業社會,若是初出茅廬的你想要掙大錢,說實在這并不容易;但是沒有收入也不至于被餓死。
更多人都處于后者,所以對待職業規劃,我們更需要注重。
這里給大家輸出的一個實際性建議就是:
1、一定不要去做只為了不餓肚子多掙錢,但對長遠規劃沒有幫助的工作。
為什么?
其實,要是往具體來說,這種工作無非就是在“賣”青春,但是時間長了后,對個人成長沒有一點點幫助。
那要怎么選擇?
2、堅持做可以拿兩份收入的工作。
第一份收入---是穩定的工資。
第二份收入---是你的能力、資歷和成長。
怎么理解?
在年輕時,把身邊一切能讓自己成長的事情當作最大的收入。因為只有將第二份收入的積累投放到第一份收入當中,你才能獲得第一份收入的增加。
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天才之處,只有在歷經時間的考驗與積累,才能在最后收獲成長。
在35歲之前,可以忽略自己的工資收入,因為那個只是前期的投入。當我們還是一個新人時,選擇更重要的職位,承擔更多的風險和責任,獲得更多的成長,比收入本身重要的多。
年輕,失去的不會是所有。
— 3—
再來說說每個年齡階段的職業規劃。
如果要將年齡劃分為一個時間軸,25-35歲,35-45,45-55,這三個不同的年齡階段,其實我們可以分段式來將職業目標分化。
1、25-35歲:年輕,可以盡情拼體力、發揮智力。
這個階段可以積累什么?
用體力去換取經驗的增長、能力的增長;用智力去獲得資源的增長。
2、35-45歲:成熟穩重,可以最大限度開發智力與資源。
到了這個階段,你多少有點成熟穩重了,因為有了很多不同地方身份與責任,你思考的東西就不會再跟25歲那樣稚嫩。
手上多少也掌握了一點經驗和資源,以及對事情的判斷力。
這個階段就可以開始利用你手上的資源,發揮智力來掙錢。
3、45-55歲:沒有太多后顧之憂,可以將人脈、資本發揮到極致。
這個階段的你,估計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拼命攢資源了,而是本身的知識結構沉淀下來了,有了資本與人脈。
這個就是你最大的資本。
當你有足夠的自信和更大的格局,你的職業生涯是做長期規劃的。
不管我們處于什么階段,都需要先有自己的眼界與態度,先將格局打開,想要釣大魚,需要放長線。耐心與堅持的加持,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未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776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