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這是《自拍》第333個真實故事
如果你有故事,請私信我
何成/口述
逍遙魚/撰文
祖一飛/編輯
我叫何成(@碩士何成送外賣),三年前從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畢業(yè);三年后的今天,我在重慶步行送外賣。身為寒門學子的一員,我的起點其實并不高,高考懵懵懂懂地考進一所大專,才開始后悔高中沒好好學。在幾位老師的鼓勵下,我先完成了專升本,接著又考上了中國社科院的研究生。
當所有人都盼著我學業(yè)有成、前途光明的時候,我卻走上了另一條路。研究生畢業(yè)后,我沒有著急找工作,直接回老家休息了幾個月。后來,我在河南的教培機構當過英語老師;去長沙的電子廠加工過蘋果手機玻璃屏;最近這50多天,我一直在重慶做外賣小哥。
很多人一聽我的經歷,就覺得我這么多年書白讀了,問我為啥不選個體面點的工作?我覺得這跟性格有很大關系。坦白說,我這人身上有很多缺點,比較自我、不太會交際、做事沒什么規(guī)劃,過去這些年也因此踩了不少坑。但我覺得現(xiàn)在還不算晚,嘗試這么多工作,也算是在彌補我的人生閱歷吧。

外賣小哥分平臺騎手和眾包騎手,我選的是后者,可以自由安排接單時間。
用現(xiàn)在流行的一個詞兒來定義,我屬于典型的小鎮(zhèn)青年。1992年,我在河南信陽的一個村子里出生,雖說是農村,但也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種窮鄉(xiāng)僻壤。我爸媽生養(yǎng)了四個孩子,他倆平時除了種莊稼,還包了個小魚塘,在家里養(yǎng)了十幾頭豬,足夠支撐六口人的開銷。
我爹這人很勤快,每天給豬打料喂食,鋤屎沖圈,剩下時間就去撒網打魚,除草種地。他見到每個人都會熱情地上去嘮兩句,唯獨在家里話少,經常不知不覺出了門,啥時候回家也不打聲招呼,趕上飯點兒我們都不知道去哪兒找他。我性格比較自我,這點可能也是隨他。
童年時代,我總體上是無憂無慮的,除了幫家里打打豬草,干點農活,就是上樹掏鳥蛋,下水摸魚捉蝦,成天上竄下跳。后來上了小學,我爹怕我跟其他小孩學壞,就經常背著我把別人支走。以至于我和弟弟幾乎沒什么好朋友,也不太會跟人交際。

左一是我弟,左三是我,這是周末在表哥單位玩跳棋。
小學五年級,我爺爺被調到縣城工作,我和弟弟也跟著轉去了縣里讀書。爺爺以前在鄉(xiāng)鎮(zhèn)做會計,一年到頭不怎么回家,是奶奶一個人把五個子女拉扯大。到了孫子輩,奶奶就不干了,寧愿天天打麻將也不樂意看孩子。
老兩口長期分居,沒什么共同語言,常常一天也不說一句話。在她家的那段日子,我聽得最多的就是各種嘮叨,比如牙膏擠多啦,盛飯?zhí)珴M啦,擰毛巾把地弄濕啦......時間一長,我的性格都變得小心翼翼的。
我的小學成績還不錯。特別是數(shù)學,不用費勁就能年年拿第一。升初中之后仗著自己基礎好,老師講課基本不聽,自己看看課本就會。可初中畢竟跟小學不一樣,隨著難度加深,我慢慢就消化不了了。由于性格原因,我不會做的題也不知道去問老師問同學,難題就放在那里,我不去解它,也不想管它。
初中三年,我的成績一落千丈,剛入學是全班第二,到初三已經跌到中等水平。高中就更難熬了,高二開始分文理,大部分男生都想學理。我那會兒理科不太好,想著努力學一學期,看能不能爭取分到理科班。結果期末一考試,化學剛及格,物理和數(shù)學都不及格,只好去了文科班。
有段時間我還想走藝術生這條路。以前家里人干活的時候就老愛哼歌,潛移默化地我也愛唱。周末放假同學們都回家了,我喜歡晚上一個人在校園里溜達,經常看到一些藝術生在唱歌練嗓子。我感覺“嗯”呀“啊”呀的也不難,練了一段時間自我感覺不錯,就跑去跟班主任說想學聲樂。
老師理都沒理我,直接給我家里打電話,“怎么想走藝術?那學音樂的文化課得是差到啥程度的!”可能在老師眼里我還算是有希望的那類學生,他也不管我喜歡什么,死活卡住不讓我學,一次寶貴的主動選擇就這樣夭折了。

我(右一)上學時很少拍照,這是高中唯一的照片。
【如果你也想講述自己的故事,請發(fā)“私信”告訴“自拍”】
后來,我高考數(shù)學只考了59分,總分離本科線還差十幾分,專科倒可以好好選一選。可惜我啥也不懂,填志愿隨便選了幾個名字靠前的學校。選是選了,心里還是不甘。那時候復讀成風,很多人高考失利都會考慮復讀。我也想再試一次,八月初填完志愿就去復讀了。我把狀態(tài)調整得非常好,還選了一個我喜歡的數(shù)學老師帶的班。專心學了半個月后,我發(fā)現(xiàn)無論怎么努力數(shù)學還是學不會,這讓我特別郁悶。
8月23號,我收到了北京科技大學延慶分院的錄取通知書,打開一看,通知書說24號開學報道。我想既然學不會,復讀的事還是算了吧。當天下午就去親戚家借了7000塊錢,想連夜坐12個小時的硬座趕到北京報到。
我大專報的是英語幼教專業(yè),那會兒挑專業(yè)的時候看了幾個都不太喜歡,覺得自己初高中英語都不錯,高考英語考了120多分,就選了這個專業(yè)。找親戚借學費的時候,親戚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專業(yè)是一輩子的大事,你這選得有點倉促啊。老話說,寧做田舍郎,不做孩子王。你一個小伙子,將來帶一群娃娃咋說?”
我沒有聽親戚的話,想著不管怎樣,先上了再說。當時爸媽和兩個姐姐都在東北打工,做搓澡按摩的行當,家里只有我和弟弟。無論復讀還是臨時決定上大專,這些別人看起來很重要的人生大事,都是我自己決定的。

我和弟弟(左一),高中時一起在校附近租房,雖然經常吵,但讓是陪伴我最久的親人。
去北京上大專是我人生第一次坐火車。開學軍訓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同學幾乎都是北京或周邊的,那些孩子對職場和社會比我現(xiàn)在了解得都多,家里對他們的職業(yè)規(guī)劃也很清晰,將來畢了業(yè),最差也能在北京郊區(qū)找個有編制的幼師工作,能看出有一部分人是混日子等畢業(yè)證的。
看著同學們吃喝玩樂,我開始后悔高中沒好好學,腦子里經常會蹦出回去復讀的念頭。人都是這樣,能上一本誰也不想上三本,何況是一所沒什么學習氛圍的大專。其他同學經常約著出去玩,我極少跟他們一起,就自己一個人看書。在老師們眼里,我的這種行為算是特別的存在,他們都覺得我這樣的應該上本科才對,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
有位英語老師喜歡唱英文歌,剛好我也愛唱,我倆就經常一塊唱。有幾次唱完,老師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何成啊,你是個男孩子,學業(yè)是大事,要好好規(guī)劃規(guī)劃,如果能考上本科是最好的了。”
還有一次,我從食堂吃飯出來,順手撿起地上一張小紙片丟進垃圾桶,這一幕剛好被一位老教授看到了。那天他在辦公室門口見到我就說:何成啊,你身上有一股浩然之氣。后來有幾次他當著全班同學對我說:何成,你必須考上本科!
老師的鼓勵讓我內心非常震撼,我再也不想像過去一樣荒廢時間了,聽課特別認真,考試有兩三次都拿了單科滿分。專三的時候,學校也開始建議同學們專升本,學制是3 2,考上本科之后只念兩年就可以。一些優(yōu)秀的助教老師還會分享成功經驗。有了動力,又有學習方法,我很順利地考上了北京聯(lián)合大學的英語(文秘)本科。

我的大學學位證書,實際年齡比身份證大三歲。
可能大專時對自己抓得太緊,上了大學我又開始放松了。我對自己要求不高,學習不用太好,差不多就夠了,剩下的時間都用來參加活動、交女朋友。北京聯(lián)大的獎勵又特別多,要么給錢要么給獎品。有一次我只是參加了個唱歌的海選,卡里就多了150塊錢。后來我參加校園歌曲大賽,第一屆得了第二名,第二屆得了第一名,錢啊物的沒少得,生活費都不用家里出了。
畢業(yè)季來臨前,同學們都對未來做好了規(guī)劃,不是工作就是考研。我依然懵懵懂懂的,唯一確定的就是壓根兒沒考慮要工作。我這人有一個特點,腦子里只能裝一件事,一般不會一心二用。既然不想工作,那就只剩考研這條路了。
聯(lián)大的一位政治老師對我影響很大。他碩士考的中國社科院,博士考的清華。他對我們說,如果決定考研,就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在那種氛圍下,你能明顯感覺到這不是心理暗示,而是一諾千金,是那種沉甸甸的自我承諾。這句話感染了我,接下來十個月我排除了一切干擾,全心備戰(zhàn)考研。

本科畢業(yè)前拍的證件照,有些人拿去求職了,我沒用上。
為了考研,我還是動了很多心思的。考我們本校相對容易,但方向只能是教育碩士。我又不想當老師,考教育碩士干嘛?我是學英語的,身邊很多同學會考英語或者翻譯方向的碩士。這時候,我的想法又和別人不一樣了。學了這么多年英語,我自認為掌握了很多學習方法,覺得沒必要再浪費時間。
作為一個曾經的文科生,我考慮了文史哲包括心理學很多學科,再深入一了解,又都不感興趣了。后來我在研招網翻那些招生目錄,有一天翻到了中國社科院,再往下翻,就看到了民間文學這個專業(yè)。這個專業(yè)相對小眾,競爭會小一點,而且這個領域面很寬,民俗音樂,語言,建筑等等,包括現(xiàn)在很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屬于這個專業(yè)的研究范疇,學生可以任選一個方向做研究,這點我尤其喜歡。
在北京考研,本地的好學校好專業(yè)競爭都很激烈。我一個二本英語專業(yè),幾乎沒有什么競爭優(yōu)勢。從學校選擇來說,一般考985、211的學校多,像中國社科院這種學校招的少,報的也就少,于是綜合考慮之后,我決定冒個險,果斷選擇了社科院。

我的碩士學位證書,專業(yè)全稱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
【如果你也想講述自己的故事,請發(fā)“私信”告訴“自拍”】
沒想到,我竟然成了那一年北京聯(lián)合大學本部唯一考上社科院的學生。面試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選的民間文學“神話學”這個方向更冷門,全國搞這個研究的導師也不過幾十人,社科院這個專業(yè)每次招生不過一兩名,還不是每年都招,而是畢業(yè)幾名招幾名。
因為涉及民俗比較多,考這個專業(yè)的多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這一屆只招兩人,我是唯一主動報考且中文過線的學生,另一個同學是北師大那邊調劑過來的。
我查過相關資料,“神話學”主要研究人類神話和一些神學哲學類的東西,很多涉及到人類靈魂的。很多人會開玩笑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可能會有它的道理。現(xiàn)在人們不管窮還是富,好像快樂的并不多,這些現(xiàn)象也許是靈魂深處的東西,這點我倒挺感興趣。而且,這個專業(yè)這么偏門,估計報考的應該不會太多,也許會好過些。所以我還是按時去復試了。

我在社科院研究生宿舍里的自拍。
導師很重視我這個中英文都比較溜的學生,可惜那時候我還是不夠成熟,做事也不行。有一次導師交給我一些文件整理,也是為了讓我多接觸些資料,為將來研究做基礎。但我心里很抵觸,覺得掃描上傳這些東西毫無技術含量,純粹浪費時間。我一直拖著沒做,也沒跟導師說,直到截止日期前兩天,才跟導師說這工作我做不了。
當時情況緊急,導師真是氣壞了,他把我?guī)У饺松俚臉堑览铮讨鸶艺f“你既然做不了為什么不早說呢?”我很不好意思,感覺對不住導師,但這樣的事情我好像一直也不太會處理,習慣了逃避和放任,連怎么去解釋都不知道。好在導師很包容我,他年過半百,為人極有修養(yǎng),輕易不發(fā)脾氣,我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度過了三年。
后來我才意識到自己在溝通表達上的問題。平時看似和人交流挺好,真遇到事就不行了。我沒什么朋友,也不太會處理交往中的矛盾,很多時候即便意識到問題也不知道怎么解決,只好任由事情發(fā)展,導致身邊一些人漸行漸遠,有一任女朋友就是因為我的性格原因分手的。

2018年大雪后的社科院研究生院校園。我喜歡人少的時候出來溜達。
2019年七月,轉眼又到畢業(yè)季。學校組織了不少校招會,同學們天天跑面試,就我沒去。我當時的想法很幼稚,覺得那些單位如果很好,還用跑到我們學校來招人嗎?這個想法可把我害苦了,導致我錯過很多了解工作和職場信息的機會。
后來導師建議我考博,甚至幫我分析了幾位博導老師,也因為我的原因沒有實施。我不想考博一是不喜歡寫論文,二是覺得我身邊的那些博士可能搞學問太久了,張嘴閉嘴都是理論;三是考慮到博士畢業(yè)一般會去大學工作,學校里一成不變的環(huán)境也不是我想要的。聽說我們學院很多畢業(yè)生都去了企事業(yè)單位,也有的去了高校,總之工作都很穩(wěn)定,還有一小部分選擇繼續(xù)讀博。
領完畢業(yè)證之后得離校,我干脆收拾東西回老家休息了幾個月。一開始不覺得有什么,后來下樓碰到鄰居都很驚訝,問我啥時候回來的,現(xiàn)在在哪兒呢,在干嘛呢?一堆問題搞得我很尷尬。意識到老這么待下去也不行,我就去市里一家培訓機構找了份英語老師的工作。
面試的時候說起學歷,他們說碩士啊,我們這來過十幾個,還有一個博士呢。進去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任的大部分老師都是大專畢業(yè)。在我入職一個月的時候,疫情的消息傳開了,公司仍然要求上班,我強硬拒絕了,怎么著也不能為了工作玩兒命吧?老板一看我不去,工資也沒給我,等于白干了一個月。

后來又換了家機構帶初三英語,一個月三千塊錢,這是和其他老師們的合影。
我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無奈我們這些小地方的孩子基礎太差,而且已經習慣了填鴨式學習,對我的方法不太適應。機構要求帶課老師要保持一定的續(xù)費率,我?guī)У?0個人只有四五個續(xù)費,很難把課賣出去。這時機構銷售部換了個老資歷的英語教師做主管,他之前在上海做過銷售,不過他的那套東西我不認可,忍了一陣兒我再也忍不下去了,終于在第九個月的時候辭職了。
接下來我又在家閑了幾個月。2021年8月,經過一個視頻博主的介紹,我去了一家名叫長沙藍思科技的電子廠,負責在車間流水線做蘋果手機的玻璃屏。這家廠子在郊區(qū),地方有點偏,距長沙市中心有38公里。后來我才知道,那些博主介紹一份工作能拿九千的提成。有很多從深圳、上海這些大城市被介紹過去的,一看那么偏僻,連體檢都沒參加就跑了。

這是我去的那家電子廠,一共在里面做了8個月。
我的學歷只有上邊面試的人知道,做到一個月轉正時,管我的線長才看到我的資料,他特別驚訝,嘴巴大張,眼睛瞪得圓圓的,問我咋那么高的學歷跑來干這個。我隨口說了一句,來之前我也不知道辦公室也招人啊,他聽了就沒再問我。
入職前五個月,廠里為了留住人每個月會補助1500,加上底薪,我差不多能拿到五千多。在工廠上班還是挺苦的,白天晚上兩班倒,每天工作十個半小時,中間只有午飯時間能休息一會兒。我的崗位是開機員,要不停地來回走動操作機器。
剛開始倆月還能忍受,到后來我發(fā)現(xiàn),晝夜顛倒導致我生理時鐘紊亂,白天、晚上都睡不好覺。到第六個月的時候,新人補貼沒有了,工資一下子少一千多,我感覺為這點錢犧牲健康特別不值,就又辭了。
2022年4月,我?guī)е嫦碌膸兹f塊錢回了老家,那天晚上,我整宿都在想接下來能去哪呢?小區(qū)里的叔叔阿姨見面就問,老家是一天都不能多待。想來想去,我想到了重慶。之前因為談過一個重慶的女朋友,我對重慶也算了解,那里的人文自然我都挺喜歡。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就買了去重慶的車票。

重慶的龍頭寺公園,我比較喜歡戶外運動,更在意一個城市有沒有這些活動場所。
到重慶前兩天我是住的賓館,第三天就花800多租了間房子。第一個月,我每天吃飽喝足刷手機,還學那些做自媒體的人發(fā)了些視頻。歇滿兩個月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這種心態(tài)變化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可以說是身心痛苦,寧愿做再苦再累的工作也不想無所事事了。
雖然沒人管沒人問,但每天洗衣做飯,吃了睡,睡了吃,瘋狂刷手機的生活也會讓人精疲力盡,好像廢了半條命一樣。這種消耗真的能讓人脫層皮,這就是我對躺平最真實的感觸,所以人千萬不能躺平什么都不做。
第三個月,我開始找工作,最先打來電話的是保險公司,聽到保險我就煩,我爹之前就因為耳根子軟被賣保險的人忽悠過,每年幾千塊保費交了,賠付額度才幾萬塊。之后又有個銷售公司讓我去面試,等我隔了幾天去入職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公司門口貼著公安局的通告,說這是個賣保健品的騙子公司。要不是晚了幾天,我差點就成了他們的同伙。
后來我想起來之前看的一些視頻博主就是跑外賣的,這個工作時間靈活,工資也過得去,于是我就在網上查了查兼職送外賣的介紹,下載了一個眾包app。前兩天是線上簡單培訓,到第三天后臺就可以使用了。
我好奇地試著點了搶單。點進去之后才發(fā)現(xiàn)竟然不能退,平臺規(guī)定搶了就必須送,否則會扣八塊錢。好在這單就在我租房的小區(qū)里,我跑著就過去了。送完感覺還挺簡單的嘛,又接了第二單。我從下午三點多一直送到夜里10點多,總共完成11單,掙了63塊7毛錢。

第一天送外賣純步行上線五個小時,怕超時不敢多搶,搶一單就送一單。
絕大部分外賣員都有電動車,我問過站點,租一輛車要六百塊錢一個月,相當于每天20塊錢成本,這也太貴了。自己買一輛續(xù)航差不多的得四五千塊錢。我想來想去,覺得沒想清楚要干多久,正好自己從小愛運動,身體素質也不錯,不如這樣先步行送。
為了方便取送,我只搶周邊一公里內的單,我們小區(qū)一共有四個區(qū),每個區(qū)八棟樓,總共大概有五千多人,這體量差不多夠我跑了。擔心超時完不成任務,我都是搶到單就下線,送完了再上線,這樣自己好掌控一點,一天也能掙個一百多塊錢。
有段時間接單不多,我吃飯都省著,總吃便宜又抗餓的面條啥的。雖然身上也有幾萬塊錢存款,不至于很困難,但我已經習慣了節(jié)儉。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我也會盡量給自己補充營養(yǎng)。

我一上午接了10單掙了五十塊錢,買這條魚才花了六塊錢。
跑外賣的過程中,我會看到很多貧富差距和社會現(xiàn)實。有時候送一單零食就好幾百,差不多頂我一個月的菜錢。平臺上還會有那種幫人家扔垃圾的單,上樓到門口提上垃圾,下樓扔進垃圾桶,一單五塊錢就到手了,這樣的單雖然不多,難免還是會讓人感慨一下。
前些日子重慶四十多度,因為天氣熱,平臺補助多,訂單的客戶也多。我頂著一身臭汗跑來跑去,每天平均要走三萬多步,三萬多步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你不要太慢地這樣走路,要連著走五六個小時。我送單的區(qū)域基本都在社區(qū)里,也不會堵車什么的,都能按時送到。那個月每天跑四十多單,平臺補助拿了五百多,算下來總共掙了五千多。
對我來說辛苦倒不覺得什么,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事情才會讓我覺得不爽。有一次送單因為時間問題導致客戶退單,商家不肯承擔損失,把責任推給平臺,平臺的權力肯定大過我們這些外賣員,最后我只好自認倒霉,自己把單買了。
看著越來越低的提成,我對這個行業(yè)也有點失望。外賣員真的太辛苦了,頂著烈日跑那么遠,一單只掙三塊錢,有時還要忍受客戶的挑剔。這份工作讓我想起了我爹,他當初特別不喜歡干搓澡的,經常抱怨自己得不到尊重,那些客人動不動嫌輕嫌重罵罵咧咧,后來每次提起來就說自己是“褪豬皮的”。我知道他也不想那么說,苦點累點掙錢就行,但得不到尊重還是挺讓人不舒服的。

我們一家各忙各的,很少團聚,上一次湊齊還是2017年給媽媽過生日。
【如果你也想講述自己的故事,請發(fā)“私信”告訴“自拍”】
全家屬我學歷最高,現(xiàn)在掙錢最多的卻是學歷最低的我媽,她小學都沒畢業(yè),轉行做護工后平均每天最少掙二百,還不算客人給的紅包。爸媽老說我高不成低不就,他們很無奈,完全理解不了我的想法,但礙于中間隔著這么遠,管不了也就不管了。最近一任女朋友跟我分手主要也是嫌我掙得少,工作不穩(wěn)定。
像他們一樣,很多人都說碩士送外賣是浪費社會資源。我不這么認為,現(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送外賣又不丟人,反而那些覺得送外賣丟人的才丟人。別說我現(xiàn)在是暫時送外賣,就算長期送了也很正常。
如果我不是送外賣的,而是應聘了大學輔導員,也許很多人對我的看法會立馬轉變。實際上呢?大學輔導員或者公務員扣掉五險一金,到手也就四千到六千的工資,跟我送外賣的工資差不多,只不過打工更累,工作時間更長。說到底,還是大家對職業(yè)偏見根深蒂固,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要考公考編,好像進入機關單位才算體面,才有社會地位。

我的送外賣日常。
我的事被媒體報道后,有好幾個經歷相似的粉絲聯(lián)系上我,跟我聊他們目前的狀態(tài)。我感覺像我這種情況的人還是挺多的,有些人也做著一份暫時過渡的工作,有些人只是看著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不過沒說出來而已,就像那句話說的: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再難大家都沒有躺平,起碼都在干著,這就不錯。也有幾個干得不舒服在那抱怨的,我覺得沒必要。既然都是成年人的選擇,又沒人逼你選,開心就干,不開心就換一個,沒必要那么痛苦,我雖然暫時辛苦,但并沒有覺得痛苦。車到山前必有路,選的不對再重新選擇唄。我之前因為不會規(guī)劃也踩了很多坑,不過年輕時做錯也正常,現(xiàn)在我不也在學著完善自己嘛。
接下來,我計劃買輛二手電車繼續(xù)跑外賣,這個工作時間自由,只要付出點辛苦就有點收獲。剩下來的時間,我也會探索別的路子,希望能找到一個既能賺錢又能幫助別人的事來做。如果過幾年還是找不到,也許會找個工作上班,也許會開個小店做個生意。不管什么時候,事總還是會做的,哪怕邊走邊看呢。
文末彩蛋:《自拍》對話何成
《自拍》:你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嗎?
何成:我覺得自己是個帶引號的“失敗者”,我只是在嘗試的路上做的太少了。為什么別人做成了,因為別人該經歷的早就經歷了,所以犯下的錯誤更少,更容易成功。而我嘗試的太少了,基本上沒什么工作經歷,包括大學期間也沒有嘗試,實際上我?guī)缀跏菦]有經驗的,這可能就是我失敗的原因吧。不過我現(xiàn)在經歷也不晚。
《自拍》:走到今天這一步,你的主動選擇和被動選擇哪個發(fā)揮的作用更多?
何成:應該是主動選擇,就算看上去是被動選擇,之前也是因為沒有主動行動造成的。比如說找工作,在我找工作之前,基本上本沒做任何提前準備。因為我不喜歡一心二用,到畢業(yè)那一段時間,我就一直在處理跟畢業(yè)相關的事情,沒有去考慮工作的事情,這可能跟我個人的做事習慣有關系,我很多時候確實是有點拖延。
《自拍》:你理想中的最佳職業(yè)是什么,你最想成為像誰一樣的人?
何成:我還真的想象不出來,之前也沒有想過。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會變化的。比如說這兩年你覺得這個職業(yè)不錯,但隨著你的年齡、環(huán)境、家庭成員的變化,對最佳職業(yè)的理解也會變化,我覺得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現(xiàn)在我說不出來什么是理想中的最佳職業(yè)。我也不能說想成為像誰一樣的人,每個人都不一樣,比如說我說我想成為作家一樣的人,問題是我還不太會寫作,或者說我想成為像運動員一樣的人,但我已經錯過了成為運動員的階段。
《自拍》:你會覺得自己很多時候是在逃避現(xiàn)實或者逃避一些更有挑戰(zhàn)的事嗎?
何成:應該是有這種情況的,其實更多的時候去逃避的就是對你不熟悉的,或者是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更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但是我也不太同意一些人說的要挑戰(zhàn)自我,要戰(zhàn)勝自我,我覺得盡力去做就行了,不要到一種極端的程度。我們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反人性,甚至傷害自己身體的一些事情,我覺得這種情況還是要減少。
《自拍》:現(xiàn)在年輕人中流行“躺平”和“擺爛”,你有哪些思考,覺得自己和這兩個詞有關系嗎?
何成:躺平和擺爛都只是一種說法,因為說的人多了,你說我說他也說,變成了一種流行的時候,就不會有人對你有偏見。比方說以前你穿一個爛洞的衣服,別人可能會覺得是你窮,當它是一種流行的時候,大家就不覺得有什么了。年輕人這種所謂的躺平、擺爛,實際上是對自己還沒有進入工作狀態(tài)時對壓力的一種排解,或者是一種自嘲。大家都這么說,形成共識了就不會壓力很大。我自己和這兩個詞表面看還是有關系的,在別人看來,到了這個學歷就應該朝該去的地方去,只是我個人沒有把學歷和工作結合得那么緊密。
《自拍》:你覺得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應該找什么樣的工作,過什么樣的人生?
何成:這個問題難到我了,因為我自己的工作都沒有整明白,將來做什么職業(yè),還是干什么事業(yè),我還處于一個摸索階段。過什么樣的人生,我也只能說一個大概的,就是盡量讓自己舒服,也讓身邊人舒服,畢竟我還有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畢竟他們都是我們最親的人,我還要照顧別人的感受。
《自拍》:讀了這么多年書,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覺得自己和其他外賣小哥有什么不同?
何成:首先我能意識到跟這個世界的接觸。讀書的過程給人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你可以和古今中外的人交流,打開了你的思維和思路,所以我雖然是一個很犟的人,但我的思維實際上是非常靈活的。
我們學辯證法,所謂一分為二看問題,很多人都以為就是一分為二,從正反兩個方面看不就行了嗎?不是你對就是我對,不是你錯就是我錯,實際上不是這樣。一分為二的思想是在告訴我們,你還可以一分為三,一分為四,一分為五,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不同的歷史階段來看問題。我覺得自己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我想問題的角度、眼界可能會更寬。不過,也不能因此否定和我一起送外賣的其他小哥,覺得他們沒有眼界,不是這樣的。畢竟我也不了解別人,我們做眾包配送的都是線上接單,平時基本沒有接觸。
點擊@碩士何成送外賣關注本文主人公
抖音搜索“碩士何成送外賣”看主人公更多視頻

#自拍我的故事#【本組圖文在今日頭條獨家發(fā)布,嚴禁轉載】以上是@碩士何成送外賣分享的真實經歷。這也是自拍講的第333期真實故事。如果你也想講述自己的故事,請發(fā)“私信”告訴“自拍”。喜歡“自拍”故事,點擊右上角“···”【贊賞】一下。
想看更多故事?點擊@自拍關注我們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776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