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知網為什么能壟斷論文(知網是否涉嫌壟斷)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央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于琦)日前,“中科院因千萬訂購費用停用知網”引發輿論熱議,中國知網的商業模式遭質疑,業界紛紛指出真正的問題或涉嫌壟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知網為什么能壟斷論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知網為什么能壟斷論文
央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于琦)日前,“中科院因千萬訂購費用停用知網”引發輿論熱議,中國知網的商業模式遭質疑,業界紛紛指出真正的問題或涉嫌壟斷。
4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回復媒體網上留言時表示:已關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網涉嫌壟斷問題,正在依法開展相關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知網是國內最大的學術期刊數據庫,CNKI工程最早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1999年6月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經過20多年的發展,CNKI成為海內外中文學術資源領先的數字圖書館。
然而,近年來,因收取高額費用、與作者的知識產權糾紛等,中國知網屢受詬病、頻惹眾怒,備受爭議的中國知網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陷“高價停用”風波
“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數據庫。以后會用萬方和維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獻可以用文獻傳遞等方式。”近日,中科院因為無法接受知網上千萬的年訂閱價格,故雙方自2022年4月20日停止合作,中科院各大所正積極應對因停訂知網帶來的影響。
消息一出即引發廣泛熱議。4月19日,知網官方就此事回應,發文《關于中國知網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合作服務的說明》稱,2022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對包括知網數據庫在內的國內外部分數據庫的采購模式進行了調整,由統一集中采購模式轉變為有需求院所組團聯合采購模式。經過友好協商,調整知網數據庫訂購模式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由各院所選擇訂購內容,計劃在近期完成組團工作、簽署協議并啟動2022年度服務。
實際上,學術數據庫價格的持續上漲日益成為學術科研領域關注的重點。近年來,陸續有高校因知網價格過高而停用。2012年,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曾因漲價過高停用知網;2013年,云南高校圖工委旗下所屬近10所省屬重點高校因價格未能談攏停用知網;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相繼發文表示,知網數據庫漲價過高,學校續訂受阻。
然而,這并沒有產生多大反響,經由協商再重新啟用屢見不鮮。
“公眾對知網利用數據資源收費和獲利過高的質疑一直存在。”在2022年全國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云南聯通黨委書記兼總經理張云勇曾建議稱,知識成果應該由人民共享,知網作為知識平臺,論文檢索和查重服務應該更為普惠,讓知識分子和廣大師生用得起。
期刊間接“授權”引糾紛
一邊收取高校高額的費用,另一邊則是與作者陷入知識產權的糾紛。
2021年12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9歲退休教授趙德馨起訴知網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錄其160篇論文,讀者需要付費下載,但他卻從未收到稿費。
趙德馨表示,當年,自己寫的文章登在這些學術期刊上,學術期刊給了稿費,但是知網收錄了這些論文卻沒有通知自己。趙德馨說,他在中國知網上下載自己的文章也需要付費。目前,他的維權案件全部勝訴,70多萬元賠償款已全部到位。
據記者了解,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在知網出版,作者本人最高僅可獲得100元現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檢索閱讀卡作為稿酬。而作者的論文每在知網被下載一次,平臺就會收取15元/本甚至25元/本的費用。
“知網備受詬病的是,其‘兩頭通吃’的盈利模式:用很低廉的價格收錄期刊文章;收錄畢業論文,需要作者提出申請,才支付很低的版權費,后期下載還需要付費。這是變相侵犯別人著作權法來謀取暴利的行為,注定不能長久。”投資人、北京市知識產權庫專家董新蕊表示,“長久以來,知網依靠政策優勢形成巨大的用戶數量及海量數據庫資源,形成了一定的壟斷地位,尤其是在碩博士論文庫資源方面,這也是知網敢漲價的底氣。”
談及此次侵權糾紛,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作為我國最大的文獻檢索平臺和中文數據庫,中國知網在著作權的保護方面非但沒有起到良好的引領、示范作用,相反,形成了侵犯著作權人權益但著作權人又不敢維權的局面,從這點來說,九旬教授趙德馨的做法讓人心生敬佩。
謝文敏建議,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應做出頂層設計,通過法律來規范、引導中國知網等學術數據庫健康、有序發展,充分尊重和保護著作權人的權益。
是否涉嫌壟斷待判定
隨著越來越多問題的暴露,知網是否涉嫌壟斷等問題引發討論。
近日,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特聘副教授郭兵起訴知網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目前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經立案。該案被稱為“針對知網的反壟斷第一案”。
郭兵的訴訟請求包括三項:知網在官方平臺刊登道歉聲明;立即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向包括原告在內的個人用戶開放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服務;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1萬元等。
那么,知網上述的這些行為是否涉嫌壟斷?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告訴央廣網記者,相關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壟斷行為,要由反壟斷執法機構或司法機關來判定。反壟斷執法機構或司法機關在進行判定時會有相關步驟,第一步是界定相關市場;第二步是判定其是否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第三步是判定其是否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這方面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司法或行政處罰先例,還不太好判斷。”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
趙占領分析稱,如果單就定價行為本身而言,我國的價格法規定了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三種形式,知網向客戶收取的費用應該屬于市場調節價的范圍,原則上是由企業根據經營策略自主確定。只是需要看看知網是否存在價格違法行為或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壟斷行為。
具體而言,趙占領認為,需要先界定相關市場,一般根據需求替代分析或者供給替代分析去判斷;不公平的高價行為指的是在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是否大幅度提高收費標準。但這些都沒有先例,也沒有定論。
那么,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是否必然違反《反壟斷法》?孟博指出,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本身是合法的,《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3847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