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圍繞“能力本位、就業導向”,從2014年開始,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會計專業精準對接小微企業“一人多崗、一專多能”的崗位特點,積極探索實施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2017年輻射全校19個專業,而后在廣西建筑材料工業技工學校等12所區內職業院校推廣,效果顯著截至2021年5月,職業院校受益學生累計達到2.13萬名,參與教師510多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廣西壯族自治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圍繞“能力本位、就業導向”,從2014年開始,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會計專業精準對接小微企業“一人多崗、一專多能”的崗位特點,積極探索實施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2017年輻射全校19個專業,而后在廣西建筑材料工業技工學校等12所區內職業院校推廣,效果顯著。截至2021年5月,職業院校受益學生累計達到2.13萬名,參與教師510多名。
學校給力,師生干勁足。為使“崗課賽證”綜合育人達到應有的效果,學校支持會計專業“走出去”尋找合作企業,并在會計模擬實訓、真實業務訓練、職業技能大賽等加大資金投入,建立起與小微企業人才需求相適應的會計手工做賬、稅務技能、電算化模擬仿真等理實一體化實訓室。學校鼓勵教師參加教學能力、職業技能大賽及各類培訓,教師積極性得到進一步發揮。在崗課融合、賽證融通教學場所,教師們在忙碌地組織學生實訓或賽前訓練,或在精心準備教學,或在開展課題研究等。
對接需求,“六大模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以小微企業會計一人多崗、一專多能的需求為目標,以出納、核算、統計等崗位要求確定課程,會計課程教學與會計職業技能證書、會計技能大賽內容融合,實施以公共基礎素養、職業基礎能力、職業崗位、會計職業資格考試、職業素養拓展與職業實踐教學等六大模塊為核心“崗課賽證有機融合”的課程體系,將會計仿真模擬與真實的會計業務相結合,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招生規模穩步提升。學生在全國及全區各類技能比賽中榮獲190多項獎,在歷年的自治區級技能大賽穩居一等獎,獲國家獎學金64人;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8%以上,對口就業率達80%,用人單位滿意率均超過90%,95%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適崗能力強,為我國經濟特別是廣西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精準施策,畢業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強。聚焦小微企業人才需求,在2015級實施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后,學生的發展潛力同比增長60%。如本成果實施前的2014級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2年內能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約3人/班,而2015級以后的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2年內能取得會計資格證書的達12人/班以上,且有李園梅等同學在向注冊會計師沖擊,升職人數同比增長10%。與此同時,升入高職的學生由原來不足30%提高到75%以上,50%以上的學生代表學校參賽獲獎、榮獲省級以上獎學金,100%順利畢業。
總之,通過精準對接小微企業人才需求的會計專業“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教育教學實踐,較好地實現了“三教”改革,有力地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通訊員:覃熳)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