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魏震年收入(騰訊元老魏震)
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2017年,上海一位名叫魏震的男人,決定帶著妻兒“逃離”這個快節(jié)奏的城市。
這個名字或許對大眾來說有些陌生,但他的履歷足以讓很多人嘆為觀止。

魏震(左1)
彼時的魏震不僅擔任過華為的核心員工,更是騰訊的元老級高管,無論從收入還是地位,他都達到了每一個年輕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憑借多年經驗創(chuàng)立了淘米網絡有限公司,短短兩三年便研發(fā)出炙手可熱的“摩爾莊園”和“賽爾號”兒童益智游戲。

從華為員工到上市公司CTO(首席技術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魏震究竟付出了什么?收獲了什么?
這位大眾眼中的人生贏家,為何要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攜妻兒退隱山林呢?

魏震,安徽合肥人。
和大多數70后一樣,他的童年是在田野和泥土中度過,父母也都是本本分分的莊稼人。
盡管家中條件不算很樂觀,但魏震的父母仍然毫不猶豫地把兒子送進了學堂。
所幸,他也沒有辜負家人對自己的良苦用心,學校里的他永遠都是來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一個。
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的魏震于2003年正式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研究生的身份畢業(yè)。
除了學業(yè)有成以外,這個幸運的男孩子還在大學期間談了一個女朋友,兩人畢業(yè)沒多久便雙雙進入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彼時的華為并沒有現(xiàn)在這么如日中天,但魏震在實習的三個月里從來沒有一絲懈怠。
從普通程序員到團隊負責人,這個年紀輕輕的小伙子僅僅用了三個月。
正當華為負責人試圖給魏震進行升職加薪時,他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舉動。
跳槽騰訊。
要知道,彼時的騰訊還并不是互聯(lián)網巨頭,甚至連上市都還在準備階段,實在是不足以與華為抗衡。
殊不知魏震恰恰就是看上了它的發(fā)展前景,才愿意在此鍛煉自己。
所以當他做出此決定時,無論是親戚還是好友都投出了反對的意見,除了身邊這位陪伴多年的女友。
或許是兩人的追求相同,又或許是兩人的三觀一致,只要是魏震的選擇,她都愿意支持。

為了不辜負女友對自己的信任,魏震勇敢地向華為投遞了離職申請,轉身便進入了前途未知的騰訊。
和大多數騰訊員工一樣,他剛進公司時也只是六百名程序員中普通的一員,唯一不同的就是他選擇了最底層的開發(fā)人員。
在魏震的認知里,或許只有研發(fā)出一款真正屬于自己的應用,才算有人生價值。
所幸上天也沒有辜負這個努力的年輕人,短短一年,他便從一名基礎的開發(fā)人員升職為團隊負責人。
職位的改變與此同時帶來的自然是工作強度的增加,魏震在騰訊工作的那段時間幾乎整晚都要加班。
每當他深夜回家看到女友一個人正在等待自己時,心里都會不由得一陣苦楚。
這個女孩是他在上海打拼的唯一理由,也是他實現(xiàn)夢想的唯一動力,但愛并不是說說而已,在上海有個家或許才是最大的保證。

想到這里,魏震在騰訊的工作更加努力了,沒過多久便實現(xiàn)了從員工到管理層的轉變,年薪自然也漲了一個幅度。
經歷了華為和騰訊的兩次歷練,魏震基本上已經熟練掌握了應用開發(fā)的整個流程。
思來想去,他再次選擇了離職,只不過這一次的他并不是為了跳槽,而是為了創(chuàng)業(yè)。
多年打拼換來的資金已經足夠他完成夢想了,所以他再也不愿推遲。
2007年年初,魏震正式從騰訊離職,只是當他看到社會上魚龍混雜的網絡公司時忽然不知道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方向應該在哪里。
恰在此時,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主動找上門來,并聲稱愿意與其一起合作創(chuàng)業(yè)。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讓魏震欣喜不已,在三人的多方考察與對比之下,他們終于把目光聚焦到了同一個方向。
兒童益智軟件研發(fā)。

彼時的中國市場面向兒童的軟件幾乎一片空白,倘若自己能抓住商機借勢而為,一定能賺得盆滿缽滿。
來不及猶豫,魏震與兩位合伙人在2007年共同創(chuàng)辦了上海淘米網絡有限公司,致力于面向兒童的益智軟件研發(fā)。
即便大家對淘米網絡有限公司比較陌生,但一定會非常熟悉它旗下的《摩爾莊園》以及《賽爾號》。
這兩個游戲幾乎承載了大多數90后的童年記憶,其創(chuàng)始人都是這位名叫魏震的男人。
值得一提的是,魏震雖然作為淘米網絡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和股東之一,但他在應用開發(fā)的過程中始終充當著程序員的工作。
無論是設計還是創(chuàng)新,都是他親力親為,只希望能帶給孩子們一個完美的益智軟件。

所幸上天也沒有辜負這個努力的人,摩爾莊園和賽爾號于2008年以及2009年順利上市,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批兒童玩家。
基于這樣的消費前景,魏震很快就通過創(chuàng)業(yè)實現(xiàn)了發(fā)家致富的夢想,緊接著他那段校園愛情便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沒多久,他又如愿以償地當上了父親,為了妻子方便照顧兒子,他毅然決然地讓心愛的女人辭去了當下的工作。
依魏震眼下的經濟狀況來看,輕輕松松養(yǎng)活一家三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可惜人永遠都是不愿滿足的。
兒子的出現(xiàn)非但沒有讓他回歸家庭,反而還讓他把更多的時間留在了工作上。
或許魏震的初衷是為了給兒子更好的生活,殊不知父子之情卻在一點一滴中逐漸疏離。

他加班的次數越多,兒子回來后看見他的哭聲也越多,在孩子的眼中,他仿佛并不是一位父親,更像是一位陌生人。
除此以外,妻子與魏震的關系也有了一絲隔閡,兩人本就是從校服走向了婚紗,
他穿上西服后再也脫不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魏震也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為了家庭,他不能再這樣“自私”下去了。
一邊是蒸蒸日上的公司業(yè)績,一邊是一家三口的天倫之樂,究竟應該做何選擇呢?
猶豫再三,魏震還是決定放棄事業(yè)這端,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中。
為了與妻兒迅速拉近關系,他卸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全家人四處旅游,周圍的美景很快就讓整個人的身心都放松了下來。
在旅途的過程中,魏震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名叫紫蓬山的國家森林公園,這里的美景山環(huán)水繞,讓游客們看一眼就不愿挪動腳步。

更重要的是,紫蓬山公園還是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魏震站在這里就有一種家鄉(xiāng)的感覺。
看著眼前的美景,這個中年男人的腦海里忽然浮現(xiàn)出一個大膽的決定。
歸隱山林,定居紫蓬山。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心懷忐忑的魏震把這個看似荒唐的計劃分享給了妻兒,沒想到對方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妻子本就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子,這種田園生活對于熱愛園藝的她來說恐怕再也合適不過了。
年幼的兒子也正是無憂無慮的年紀,他愿意居住在紫蓬山的唯一要求就是希望父親能給自己建造一個小小的游樂場。
本是兒子的一句玩笑話,這位父親卻時時刻刻記在了心里。

2017年年初,魏震夫婦帶著兒子來到了安徽合肥紫蓬山,并把容身之處定為曾經的兩廣總督張樹生的學堂。
這對極有耐心的夫妻倆花費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把學堂改造成了農場,并包下了近200畝的地準備大顯身手。
為了讓妻子和兒子住上最舒服的房子,魏震從設計圖紙到整體布局全部都是親力親為,就連房間里的家具板凳都是他連夜趕制出來的。
穩(wěn)定了住所以后,魏震夫婦便逐漸開墾農業(yè),這對勤勞的夫妻倆整日都將自己置身于這片世外桃源中。

男人種植果樹與蔬菜,女人種植鮮花與茶葉,實在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田園風景畫。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間近200畝的農場終于差不多要“竣工”了,看著眼前這一片祥和自然的有機農場,魏震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與此同時,他覺得是時候完成兒子的心愿了。
和大多數游樂場一樣,魏震莊園游樂場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便是秋千,出于安全性的考慮,他還把這個巨大的秋千整個骨架都進行了特別加固。

除此以外,他還把西方的霍比特小屋與國內最常見的滑梯進行了結合,給人一種東西結合不一樣的感覺。
無論是當初的房屋設計,還是現(xiàn)在的游樂場建造,魏震都前前后后挑選了很多家設計公司。
雖然花費了不少冤枉錢,但看著妻子和兒子樂在其中的模樣,他就算再累再辛苦也心滿意足。
如果說魏震建設農場的初衷是為了逃避大城市的喧囂,那么如今他的收獲遠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兒子。

在來農場之前,魏震不惜花重金把兒子送進上海一家知名國際學校讀書,只為孩子有一天能學成歸來。
殊不知,無窮無盡的課程和補習班除了壓得兒子幾乎喘不過氣來以外,并沒有任何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加上父子倆之間的隔閡,一向活潑開朗的兒子每每回到家都沉默不語,魏震在一旁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自從卸任以后,父子倆的關系才總算有了緩和,農場游樂場的出現(xiàn)更是讓兒子驚喜萬分。
如今的兒子雖然還在上海讀書,但他每周都會回到農場過周末,甚至還經常帶幾個同學一起前往。
隨著時間的流逝,魏震與兒子也逐漸超越了昔日的父子關系,反而更像是一對忘年交。

除此以外,他與妻子的關系也變得更加默契。
或許是專業(yè)使然,魏震在生活中總是喜歡循規(guī)蹈矩,妻子卻是一個知性又隨心的人。
性格迥異的二人能攜手相伴至今,妻子的包容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所幸魏震也是一個疼愛妻子的好丈夫,如今的他正在一點一滴的改變,努力向慢節(jié)奏靠攏。
每天晚上夫妻二人一起喝茶,就是他的第一個嘗試。
自從來到農場以后,妻子就劃定了一小片區(qū)域專供種植茶葉,收成之后便小心翼翼地用小盒子裝起來。
每到晚餐過后,她便取出一部分給丈夫和自己泡上兩杯,濃烈的茶香在皎潔的月色下顯得格外濃烈。

伴隨著茶香,魏震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大學時光,彼時的他與她還是兩個渴望未來的年輕人。
月光下的二人談天說地,溝通多了,互相更了解了,共同的話題也多了一點。
魏震愿意為了妻子慢一點,妻子也愿意為了他成長得更快一點,兩個時刻為對方著想的老夫老妻竟逐漸向初戀靠攏。
值得一提的是,魏震夫婦還給這片世外桃源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風之谷”自然農場。
風本就向往著自由,谷又代表著希望,被風吹過的地方,大概都是希望吧。

自然農場也是名副其實,這里的所有農作物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化肥與農藥幾乎無跡可尋。
倘若真的要給果樹或蔬菜施肥,魏震的第一選擇就是取用那些散養(yǎng)的雞鴨鵝糞便。
天然的施肥材料對于農場的農作物來說,無疑是事半功倍最好的選擇。
隨著時間的流逝,農場的產量也越來越多,為了減少浪費,魏震開始試圖將其轉移到市場售賣。
令他驚喜的是,綠色無公害的食品一經上市便被搶購一空,這個平平無奇的企業(yè)家竟又不知不覺大賺一筆。

近兩年疫情期間,魏震又毫不猶豫地為需求地區(qū)免費提供了很多農產品,用親身實際展現(xiàn)出了一個成功企業(yè)家的風范。
不知從何時開始,風之谷莊園忽然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慕名而來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
沒有辦法,魏震也只能為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們準備一些精美的民宿,幫助他們完美地享受整個旅程。
不過這并不是魏震建造農場的初衷,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是希望能一家三口安安靜靜地享受這世外桃源,不被任何人打擾。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434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