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20)
文/雨清澤
“你看她尿褲子了,那么大個人了,還尿褲子,我都不尿褲子了……。”詹璐女士在送女兒去上輔導班的時候,被一個小男孩看到自己尿褲子的跡象,她使勁兒拿包遮掩,一些大人也對她指指點點。

剛生下兒子不久的詹璐女士正在遭遇人生最難的時刻。
這種難全職媽媽經常遇到。我高中有個女同學特別喜歡法律類的知識,也很幸運地考到了985高校的法政學院,讀研期間認識了高兩屆的師哥,沒畢業就結婚了。
師哥開著一家律師事務所,業務還不錯,她結婚后三年生了倆孩子。
一次在她商場遇到了本科時期的同學,當年和她角逐第一的那個,只見女生微笑著朝她走來,一身干練的職業裝,滿臉自信,好像整個人在發光,而她的女兒拽著她的衣角哭著要吃冰淇淋,未滿周歲的兒子由于小推車被姐姐推著晃動,一聲接一聲哭著。那一刻她焦頭爛額,甘拜下風。
她覺得自己很失敗,也對生活失望至極,原來全職家庭主婦是這個樣子的。對手在心里不定怎么嘲笑自己呢?放棄了自己的專業,就意味著生活里沒有閃光點兒,全是孩子的吃喝拉撒。
01.
熱播劇《女心理師》中的詹璐女士,之前也有光鮮靚麗的工作,她喜歡寫作,是一家媒體的編輯。

自從產子之后,婆婆重男輕女,總是去插手兒子的喂養,也不善待她的女兒,讓她心里一直很難受。
婆婆總是抱著孩子,命令她去做這個做那個,對她大呼小叫。
她的老公除了加班就是玩游戲,也不幫忙照顧一下七八歲的女兒。女兒的成績一直在滑落,當老師告訴她該多關注孩子的時候,她感覺越來越窒息了。
正當她在和主管聊工作的時候,婆婆的電話不斷,她看了看手機,相接又不敢,最終主管幫她解脫了。她丟了工作。
她時不時地會對兒子產生怨恨的想法想去傷害兒子,于是她給電臺談話節目打了電話,后來還找了咨詢師賀頓,進行心理疏導。

這種狀態是很多全職媽媽的痛。結婚前,一個女生她是自己;結婚后她就成了某人的妻子、孩子的母親,整個人為家庭付出辛勞,幾乎沒有機會做自己了。
產后她就會懷疑自己活著的意義,生存的價值,她到底在為什么而活,她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
產后抑郁時如果能幸運地得到婆婆和老公的關心,她就不會產生那么多悲觀的想法。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乃至80%的婆婆會對兒媳不怎么好,更多的心思放在新出生的嬰兒身上。

而有擔當的老公也是少之又少,在嬰兒身上花費的時間比新手媽媽要少很多。他們的理由就是要努力工作好好養家。畢竟全職主婦沒有掙到一分錢錢,也是要靠他養著的。
02.
閨蜜給我講過她奶奶的故事,奶奶的一生真得挺遺憾的。她決不能像奶奶那樣迷失自己。
她奶奶年輕的時候讀過中學,那時富貴人家才有機會讀書,在學習中她奶奶特別喜歡生物,后來就讀了一所著名大學的生物專業,獲得了學士學位。
在那所學校認識了她爺爺,大學畢業后,他們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幾年后,因為爺爺要照顧中風的母親回東北老家,她奶奶無奈辭掉了心愛的工作。回到東北后,他們先后生下了3個孩子。奶奶也相夫教子,做著全職家庭主婦。
直到有一天,鎮上的生物老師驟然去世,一時半會兒找不到代課老師,校長就去請她奶奶代幾個月課。去了之后,她奶奶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她開始穿最時髦的衣服,也開始打扮自己,臉上也有了開心的笑容。她見過奶奶那時期的照片,穿著藏青色的毛呢大衣,氣質非凡。
后來正式老師到了,她奶奶又回歸了家庭主婦的身份。
她奶奶70多歲的時候,患了阿爾茲海默癥,也就是俗話中的“老年癡呆”,幾乎不認識身邊的親人了,最嚴重的時候,連蘋果和梨都分不清。
有一天,她去看奶奶,看到緊閉的房門,她扒著窗臺透過玻璃往里看,看到奶奶一只手拿著一本書,嘴里大聲講著“植物細胞壁、角質層”的知識。原來她在講一堂精彩的生物課。奶奶的臉上有著久違的笑容,那個姿態真是標準的為人師表。
患了“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只記得他們心里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像《都挺好》中蘇大強記得要去給明玉買一本輔導書。
原來,奶奶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她也是想做個好老師的,那個心心念念的教師職業是她一生的渴望,在那里她能做真正的自己,她想講一輩子喜歡的生物課。
03.
女人不該在婚姻中迷失自己。一旦迷失,就感覺每天在為家庭付出,為孩子操心,郁郁寡歡,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其實,女人是某某的妻子,孩子的母親,這些個身份很美妙沒什么不好,重要的是你總得有個身份是你自己,女人能從工作中獲得熱情和自我滿足。
再回到《女心理師》中詹璐女士的問題,產后一定要早點兒重返職場。
如果不能就做點兒在家辦公的事情,盡量做到以下三點:

1. 重拾自己的愛好,爭取在家也能做事、賺點兒錢。就像劇中詹璐后來成功找到了一份不坐班,在家寫作的工作。或者你學學設計、做電商、自媒體等。這樣既能讓生活充實,也能給自己掙來尊重。千萬別等著伸手朝老公要錢,那樣會很難受的。
《單身女性的時代》這本書中寫道,“學習、工作和金錢可以讓女性的生活變得充實,不論她們有沒有伴侶,不論她們的感情生活是否出現破裂。”
2. 如果沒有自己的愛好,就竭盡所能幫助老公做一些事情。《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和《三十而已》里的顧佳,都是家庭主婦,給人的感覺卻不一樣,羅子君就知道買買買,然后查崗,而顧佳是總攬公司業務的,她知道公司的經營情況,發展方向,也不是全部都要靠老公的女人。
就像我那個喜歡法律的女同學,她完全可以在空閑時間拾起專業知識,整理一些案件,而不至于被時代甩得太遠。
3. 可以延遲進入職場,但是一定要工作。有的父母很嬌慣孩子,覺得老人帶不好,就決定親自來帶,這樣女人要做全職主婦,最好做到孩子上幼兒園就可以了,自己趕緊開始工作。雖然再次找工作,只能找時間合適的,可選擇性少,《82年生的金智英》里面,她只能按照孩子上下幼稚園的時間去找一些簡單的銷售工作,自己受了不少委屈,但是至少比閑待著要強很多。
“能夠去一個固定的地點上班、和同事們一起合作、在工作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
祝福更多的職場媽媽都能有這樣的幸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602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