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打針由笑到哭全過程(寶寶打針各種名場面來襲)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三十而已》中顧佳為了兒子能上頂級幼兒園光著腳給富太提鞋,閨蜜看到心疼不已,顧佳:“這是我當媽的修行”。

確實,身為父母不僅是一種修行,帶娃更是一場升級打怪的過程,每一關都打得不容易,例如,遇到小孩子生病打針這關,不少父母都會犯難。
沒辦法,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

話雖如此,但是看到萌娃們打針的各種名場面,網友們也是笑瘋了,不信你來看!
場景一
萌娃聽說要打針,高興得轉圈圈
湖南常德的一個小女孩聽說要去打針了,竟然直接開心得原地轉圈圈,還笑嘻嘻地說要讓醫生輕點打,之后又像想起來突然想起來一樣,加了一句:哦,還要哭!

這是準備給自己加戲的節奏啊,不過很快她就笑不出來了,因為她真哭了。網友看到這分分鐘打臉的名場面,開懷大笑:孩子的世界太美好,想得很簡單!
場景二
萌娃打針疼到哭,還不忘說謝謝
1歲7個月的小寶寶被爸爸帶著去打疫苗,結果看見針頭就立刻縮在爸爸懷里哭成了淚人,看上去像個小可憐。
不過就算這樣,小寶寶也很懂禮貌,哭著的同時還不停對護士阿姨說謝謝,網友對此稱贊:懂禮貌的乖小孩。

場景三
萌娃打針戲好足,眼睛瞪得像銅鈴
接下來這位萌娃用實力詮釋,自己是所有打針小孩里面戲最足的那一位。
小寶寶坐在爸爸溫暖的懷里,看著護士小姐姐在為打針做準備,全身緊繃,眼睛瞪得像銅鈴那般大。

別問寶寶內心啥感受:給你個眼神自己體會,下一秒就被扎針,立刻咧著嘴哭了,心想:完了,寶寶真沒hold住!網友對此表示:絕對是當演員的好料!

場景四
萌娃扎針,用最慫的表情說最硬氣的話
這位上幼兒園的小男孩,在面對護士姐姐要給自己扎針時,還在自顧自地安慰自己:我在幼兒園也扎過針,一點也不哭。
可事實上卻是一邊扎著針,一邊用手抹眼淚,好吧,嘴里說著不害怕,眼淚卻很誠實!
俗話說,痛在娃身,疼在媽心,孩子老是害怕打針究竟應該怎么辦呢?

一、提前做心理準備
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媽媽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醫生看病”的游戲。
說簡單一點,就是讓小朋友當醫生,讓自己的玩具(如洋娃娃、泰迪熊、變形金剛、奧特曼等)一起當病人給他們打針。
然后變換角色,讓媽媽當醫生,小朋友當小病人,在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告訴自己的孩子,打針會有什么感覺。
這樣會讓孩子對打針的過程更加熟悉,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也不會害怕。

在玩游戲的時候,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打針的原因是可以幫孩子預防疾病,或者生病的時候打針就不會那么難受了。
通過游戲讓寶寶在心理上做好打針的準備,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寶寶對醫生和打針的恐懼感。

二、轉移孩子注意力
當孩子在打針的時候可以拿一些小玩具,讓小孩子來分心,當然,最好是小孩子喜歡的玩具,這就把寶寶的注意力,從打針或者扎針抽血這些行為中轉移。
不過,千萬不要哄騙小孩子,說些打完針帶他們出去玩或者買玩具之類的話,要知道,孩子會把這些事一直記在心里。
一旦你不兌現的話,孩子就會對家長產生不信任感。

除了這些,有時,給小朋友看一下動畫片、玩一下游戲也可以減輕他們的疼痛感。
三、鼓勵和安撫
雖然說小孩子打針哭,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但是長時間哭泣也對身體不好,而我們要做的是讓他們不再害怕打針。
小孩子打完針后,父母可以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夸獎,例如,“兒子真棒”、“寶貝真勇敢”、“寶寶長大了”這些話語都會令小朋友很開心。
畢竟父母對他們的鼓勵和夸獎有時遠勝于物質獎勵。

孩子打針時,父母不要去否定他們的疼痛,如“不疼”、“不怕”、“不要緊”等這類語言,畢竟感到害怕和疼痛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安撫,例如,給寶寶講個小故事或者哼唱帶有安撫性質的曲子。
四、給孩子營造安全感
爸爸媽媽可以一起陪小朋友去打針,全家人都在場,給小朋友營造出一個家的感覺,孩子會從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和支持。如果再帶上小朋友喜歡的玩具就更好了。

五、跟孩子說實話
疼痛是一種直觀感受,理所當然會哭。
當孩子們害怕甚至拒絕打針時,父母不能嚇唬小朋友,甚至不能靠“武力”解決打針事件,這樣反而會起到反效果,以后孩子對此事反而更抗拒了。
所以,最好提前把打針的感受給講清楚,告訴孩子只是稍微疼一下而已,沒什么大不了,不要將事情放大化,這樣孩子才不會對打針有很大的心理負擔。

六、媽媽自己做榜樣
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有生病的時候。
當大人生病需要打針時,可以將孩子帶在身邊,進行“現身說法”,讓孩子理解生病打針的原因,告訴孩子這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
自己成為了孩子的榜樣,那么,孩子對此也就不會那么害怕了。

【育兒寄語】
人的一生還那么長,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不論是小朋友還是大人,都有自己的“坎坷”要經歷,所以,寶寶們,別害怕打針了,疼一下就過去了。
關注我,每日獲取科學實用的育兒干貨!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712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