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一提到肌張力高,很多家長都會感到害怕。近些年,寶寶肌張力高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前段時間有位寶媽正得意于寶寶會站,雙腿繃得直直的,顯得很有“勁力”,全家都高興的不得了。去體檢一檢查,醫生說是“肌張力高”,于是向我咨詢:寶寶看著挺機靈的,沒啥事兒啊,為啥醫生就說肌張力高了呢?那肌張力高究竟是什么?又該如何治療?

肌張力顧名思義指的是“肌肉的張力”,就是肌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用以維持身體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具體來講是指肌肉在清醒和放松時的緊張度。肌張力高或低,是大腦神經對肌肉傳導的神經信號處理的不正確,導致肌肉總是不必要的過于繃緊或者過于松弛。
而肌張力高通俗的解釋就是指寶寶的“力氣太大”。肌張力過高,會因肌張力亢進出現一些異常的姿勢,肢體活動也會受到限制。
對肌張力高的寶寶,當我們屈伸或旋轉寶寶四肢時,能明顯感覺阻力升高,肌肉關節很難被拉開或活動。如果用一點力去拉伸,寶寶還會感到疼痛而大哭。

具體來說,如果肌張力增高,寶寶可能的表現有:
1.仰臥時可出現頭一直向后背;
2.上肢肩關節內收,肘、腕關節屈曲;
3.手指經常屈曲握拳狀,拇指內收;
4.坐時兩下肢向前伸直困難,站時足尖著地,行走時踮足、剪刀樣步;
5.觸摸寶寶腿肌肉,往往大腿小腿肌肉生長粗細不均勻,肌肉較硬;
如果全身肌張力顯著增高,可導致寶寶全身僵硬,肢體運動減少。
肌張力高有啥危害?肌張力高的患兒易激惹,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患兒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對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對寶寶以后的運動發展影響非常大。輕的容易導致肌肉生長不均勻,重的導致走路姿勢異常,同時影響智力發育和腦部神經發育。

其實,寶寶肌張力高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身體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有極少部分則需要考慮腦癱或者其他疾病因素。因此家長要判斷寶寶肌張力高是否是生理性的,暫時性的還是病理性的。
若寶寶是病理性的,任何高危因素引起的肌張力高(寶寶的大腦在分娩前后由于各種原因出現損傷,累及了支配肢體運動的腦區或神經束),從而導致肌張力的改變,出現姿勢和運動功能的異常,就要盡早去醫院進行干預治療,越早啟動正規的康復訓練越容易逐漸恢復正常。
若寶寶只是單純的肌張力增高,沒有姿勢的異常改變,不影響其生長發育,沒有哪里不舒服,可以先觀察看看,家長可以在家給寶寶做運動功能訓練。家長可以每天堅持給寶寶做被動按摩操,家長要注意應拿捏力度,動作要輕柔,切勿用力過度傷到嬰兒骨頭。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831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