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兒童唱粵劇(荔灣小孩演大戲)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上周四(7月26日),“南國紅豆發新枝”——2018年少兒粵劇夏令營特訓匯報演出在粵劇藝術博物館舉行。現場,三元坊小學上演新編兒童粵劇粵曲《西關食通天》獲得好評。

新編兒童粵劇粵曲《西關食通天》
新編兒童粵劇粵曲?
和我們平時看的粵劇粵曲有什么區別嗎?
為此,小e采訪了三元坊小學教導主任劉瑋妍。

劉老師表示,傳統的粵劇曲目大部分涉及情愛因素,不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不理解當中的故事情節,也不知道該如何演繹。“有部分曲目適合小學生表演,但是不多。”劉老師舉例說道,粵劇《林沖上路》的情節相對來說比較適合小朋友演出,“情節里面,正邪黑白講得分明,小朋友可以理解,情緒能夠代入,表演會好。”

音樂老師蘇老師指導學生練習粵劇
多年前,三元坊小學開始尋找適合兒童演唱的曲目。大約十年前,一位名家創作了《西關食通天》,交給三元坊小學,該曲目內容符合小學生特點,成為該校的傳統作品。“《西關食通天》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目前已經是我們學校第三批學生演唱。”

4月28日,第十二屆“三元杯”粵劇粵曲大賽在粵劇藝術博物館舉行,三元坊小學學生演出《西關食通天》。
劉老師表示,市劇協曾經組織一批作家,專門針對小朋友編寫了一本兒童戲曲集。三元坊小學經常表演的新編兒童粵劇粵曲《聰明的烏鴉》是從該戲曲集中挑選。“《聰明的烏鴉》內容來自課本劇,貼合小朋友的認知,充滿童話色彩。”

新編兒童粵劇粵曲《聰明的烏鴉》
“小朋友音域窄,演唱技巧少,適合他們演唱的作品真的不多。”盡管新編兒童粵劇粵曲適合小學生演唱,但是現時該類型作品很少。不過,劉老師表示,三元坊小學仍然堅持尋找合適的新編兒童粵劇粵曲。



作為粵劇粵曲特色學校,三元坊小學除了為演出的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更為注重的是普及粵劇文化。“我們希望通過基礎的文化教育,讓一個小朋友帶來一個觀賞粵劇的家庭。”劉老師稱,學校地處西關,有粵劇的文化根基,普及粵劇文化能讓外來務工子弟了解本地文化。“有小朋友聽到粵劇很感興趣,他們覺得能(從中)學會廣州話。”
【記者 郭展鵬】
【攝影 陳文杰】
【編輯 蟲蟲】
【圖片數 8】
來源:微社區e家通活力龍津(xxsbejtlj)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966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