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最近,電視劇《親愛的小孩》一開播就引發(fā)了網(wǎng)友的熱議
劇中,朱珠這一角色,更是讓人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她家境富裕,性格溫順。

而在母親的期望下,她從小成績就十分優(yōu)秀,畢業(yè)后直接入職母親的公司。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乖乖女,卻做了別人的第三者,拆散了他人的家庭。
原本母親想讓她成長為一個賢淑溫良的女人,沒想到她卻背道而馳,變成了母親最不希望的那類人。
蔡康永曾經(jīng)說過:“爸爸媽媽對于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huán)境,讓他變成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想要他變成的人。”
尤其是在養(yǎng)育女兒時,許多父母常常用無數(shù)條條框框,把她們往乖巧懂事的方向培養(yǎng)。
殊不知,這樣的養(yǎng)育方式,反而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01.
“乖乖女”的人生看似優(yōu)秀,暗藏著悲劇
大多數(shù)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只要將女兒養(yǎng)成溫室里的花朵,悉心地呵護,便可以讓她無憂無慮地過完這一生。
為此,他們傾盡一切地栽培女兒,讓女兒按部就班地讀書、學習,長大了再嫁一個他們認為滿意的夫婿。
看著女兒溫順乖巧,學習優(yōu)異,孝順父母,便認為自己的教育無比成功。
但其實過于嬌貴的花朵,少了那身保護自己的尖刺,反倒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
朱珠便是如此。
已經(jīng)成年了的她,柜子里藏了一條花裙子,卻從來不敢穿;
涂了一次口紅,立馬被媽媽勒令擦掉,每天只能素面朝天;
明明不想隨便嫁人,卻不得不順從媽媽的安排,經(jīng)常去相親;
想喂養(yǎng)流浪狗,也只是在公園默默地放下狗糧就走。
朱珠說:“把它們養(yǎng)起來多可憐啊,在這兒自由自在的,多好。”
她仿佛是母親手中的提線木偶,對于生活、前途,甚至婚姻,都不敢有一點自己的主張。
所以,當肖路出現(xiàn)時,她的心輕而易舉地就被帶跑了。
肖路不過是像對待普通客戶一樣與她相處:求她幫忙批改自己的方案,便請她吃飯,送她禮物。
僅僅是帶她翻越了一次馬路中的欄桿,帶她吃了一次路邊攤,朱珠便從中嚼出了愛情的滋味。
因為作為乖乖女的她從沒做過這些小小的“壞事”,這讓她感受到了“逾越雷池”的快樂。
那天晚上,她一遍遍地翻著欄桿,享受著這份小小的自由。
而帶給她這份快樂的肖路,便成為了她心中的救世主。
其實,越被束縛的孩子,越容易走上極端,父母越不讓她做的事情,她就越想嘗試。
在溫室的玻璃罩下長大的花朵,因為過久了衣食住行都被拘束的日子,她們更向往透明罩子外面的世界。
她們內(nèi)心有一顆叛逆的種子,總是想找機會嘗試不一樣的活法,哪怕明知是刀山火海也會義無反顧。
她們很容易被一點點好處蒙蔽雙眼,只要別人給她一顆糖,便輕易拋棄了過往被立下的規(guī)矩,一腳踏進一條不歸路。
02.
越是乖順的女孩,越逆反
朱珠的人生,被母親安排得井井有條。
上什么樣的學校,做什么樣的工作,嫁什么樣的人,一切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這樣一眼能望到頭的人生,顯然不是朱珠想要的。
多年以來,她表面乖巧,實則心中早就有了叛逆的苗頭。
因為過往活得太壓抑,反叛便來得更容易。
于是,當她遇到肖路時,明知他已經(jīng)有了家室,也奮不顧身地追求。她深知這段感情走下去是萬劫不復,卻仍舊執(zhí)迷不悟。
她一遍遍地說著:“我的人生我自己負責”,于是就一頭栽進這段不正確的感情里。
一次聚餐后,見肖路喝醉,她便將肖路帶回了自己家,主動和他發(fā)生了關(guān)系,還留下了照片。
當母親從別人嘴里聽說了她的丑事,來指責她時,她卻愈發(fā)認定肖路。簡單來說就是,非要與母親對著干。
肖路越是以家庭為由拒絕她,她就越是窮追不舍;旁人越是勸她放棄,她卻越是想要得到肖路。
當看到肖路拉黑了她的微信和電話后,她徹底崩潰了,竟然闖進肖路女兒的周歲宴,當著肖路一眾親朋好友的面,把不雅照給他的妻子方一諾看。
她以自取其辱的方式,把自己在家里不敢發(fā)泄的恨意,通通發(fā)泄在了周歲宴上。
最終,她得逞了,因為她的出現(xiàn),肖路的婚姻走向了末路。
而當方一諾約她見面時,她仍不覺得自己有錯,認為自己只是在為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而努力。
這樣的價值觀,何其扭曲,又何其可悲。
母親精心栽培多年的乖乖女,卻活成了最被人詬病的小三。
她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全變成了對方一諾的恨。
而那些恨,都是過往堆積起來的委屈。
就像一位網(wǎng)友所說:“我也是這樣一個乖乖女。在父母眼中我懂事聽話,在別人眼中我活潑開朗,可是只有我知道,那些被藏起來的委屈,只會灼傷自己。”
那些被父母抑制的天性,那些被扼殺的美夢,一一沉淀在孩子的心底,直到有一日厚積薄發(fā),釀成無可挽回的結(jié)局。
所以,越是看似乖巧的女孩,在長大后越容易走向極端,并非她們天性有多壞,而是她們實在太壓抑。
03.
養(yǎng)女兒要“野”一點
我們看了許多乖乖女的悲劇,她們都在告訴每一對父母:刻意強調(diào)得“乖”,是父母的無理要求,也是鎖住孩子的枷鎖。
李開復曾說:“做我的女兒,不必乖,但要積極,要有獨立思考,勇敢嘗試的能力。”
所以聰明的父母,在養(yǎng)育女兒的時候,不妨試試“野”一點。
①“狠心”一點,讓女兒跌倒幾次
太多的父母,舍不得讓女兒吃一點苦頭。可謂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但他們忘了,花朵嬌嫩,風吹便散;小草粗糙,卻堅韌頑強。
沒經(jīng)歷過打擊的孩子,往往十分脆弱,一點誘惑就失去定力,一點挫折就全然崩潰。
人生的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孩子也無法一輩子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因此,適當?shù)刈尯⒆邮芤稽c磕磕碰碰,并讓他們自己去面對挫折、解決難題,才能讓她們擁有辨別是非、對抗磨難的能力。
②“啞巴”一點,允許孩子對你說不
劇中,方一諾的父母就與朱珠的母親形成鮮明對比。
當年方一諾執(zhí)意要嫁給肖路時,他們雖然不同意,但也尊重女兒的選擇。
當看到女婿出軌時,他們雖然滿腹憤恨,卻從不當著女兒的面說教,也不干涉她的決定,讓她自己處理。
正因為如此,方一諾才擁有說“不”的底氣,有能從錯誤中及時抽身的果斷,更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所以,為人父母,要學會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一味地給孩子灌輸自己的觀點,用框架去綁架孩子,而要允許她從小事開始,就具備說“不”的能力。
讓她“橫”一點,堅定一點,這樣女孩子長大后,才能擁有自己的主見,做好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③“懶惰”一點,讓女兒自己做決定
黃磊夫婦對于女兒的教育,可謂是教科書級別。
比如,他們從不干涉多多的著裝打扮。
多多進入青春期后,打耳洞、染發(fā)、化妝,他們從不勒令她不準做這些,而是尊重孩子的喜好。
他們在這些生活小事中,選擇放手,讓多多以她自己喜歡的方式成長。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多多的自主權(quán)得到了充分尊重,她不僅充滿自信,而且活潑開朗。
所以說,與其管控住孩子的一切,不如把決定權(quán)讓給孩子。
事事包辦,只能養(yǎng)出“巨嬰”,事事獨裁,只能養(yǎng)出一個““假面小孩”。
懂得放權(quán)的父母,才能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04.
每個女兒,都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
只是,當我們給孩子制定各種規(guī)矩時,也請記得,失去尖刺的玫瑰,只能任人采割。
趁為時不晚,及時地撤掉那些束縛,管住自己愛教訓孩子的嘴。
教育女兒,決不是立在女兒身前,以“乖”為準則,讓她變成軟弱可欺的綿羊。
而是站在她們的背后,給她自由生長的空間,同時替她把握住正確方向。
唯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思想與知識同步增進,價值觀與言行一致的優(yōu)秀女性。
作者簡介:墨染,想用筆描繪世間萬千溫度的一枚斜杠青年。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985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