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穿衣正確步驟圖(請收藏寶寶最佳)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天氣轉冷后,捂熱綜合癥的小患兒開始出現了。捂熱綜合癥又稱“嬰兒蒙被缺氧綜合癥”,或“嬰兒悶熱綜合癥”,門診每年都會接診到幾例,嚴重的會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乃至導致孩子腦部受損。醫生提醒:1歲以內的嬰兒,如果出現大量出汗、臉色發紫的情況,應及時檢查是不是捂得太熱了。
穿得夠不夠,不看手暖不暖
應該摸鎖骨和后背
有個男孩,8歲,發燒五天,昨天還有39.5℃。孩子上身穿薄棉毛衫 毛線衫 毛線薄背心 羽絨服,下身是棉毛褲 牛仔褲。
爺爺說,班級里11個孩子都發燒了,老師說退燒后才能去上學,怕交叉感染。他擔心的是,孩子每天下午手腳冰涼,晚上就開始發燒,一燒就是39.5℃,飯不吃,咳嗽得很厲害。
醫師摸摸孩子的手和脖子,手是冰的,脖子是溫的。
“手冰和發燒有關系。”她夸獎孩子爺爺說,你家孩子穿得剛剛好。爺爺奶奶帶的孩子,穿得大多比較多。很多老年人喜歡按照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孩子衣服是不是夠,以為手摸上去涼涼的,就給孩子加衣服,結果捂過度了。

圖片來源:昭元兒童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判斷孩子衣服是否穿得多,有兩種辦法:
第一,摸孩子的鎖骨,如果鎖骨是溫熱的,說明衣服穿得剛剛好;
第二,摸后背,如果后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經濕了,說明衣服穿太多了,應該及時減衣。
兒科專家說,他家小孩從小穿的衣服也比較少。“我的理念是,孩子衣服穿得越少越好。很多家長有‘孩子要比大人穿得多’的想法”,這其實是誤區。”
無論什么季節,都應給寶寶選擇穿棉、真絲或麻質,吸汗而不刺激肌膚的衣服。過緊、過厚的衣褲會限制寶寶的運動和發育,不利于排汗、透氣,遇到涼風就容易傷風感冒。孩子小腳容易出汗,家長要常常捏捏寶寶的小腳,發現是汗津津的就要及時更換棉襪。
這里有個很好用的“穿衣公式”,大家可以參考哦!
薄款棉毛衫≈1℃,厚款棉毛衫≈2℃,抓絨衣服、薄外套≈3℃,棉背心、厚羊毛衫≈4℃,稍厚棉衣(彈力絮棉衣)≈5℃,薄款羽絨服≈6℃,厚款羽絨服≈9℃。
而孩子最舒服的狀態應該是:氣溫 所穿衣服增加的溫度控制在26℃左右。此時,孩子不會著涼打噴嚏,也不會稍微動一動就出汗。
舉個例子,如果今天氣溫是26℃,那么穿一件T恤就好了,然后以此為基準調整穿衣。若氣溫下降3℃,加一件薄外套剛好;若氣溫下降4℃,加一件厚羊毛衫就可以了,以此類推。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參考,具體還要依據寶寶的體質、需求和習慣來,做到保暖舒適就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041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