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

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糖粉親子”
10月5號,“江蘇新聞”微信發了一條歡慶的新聞:
[10月1日當天,徐州一位媽媽迎來了自己的“國慶寶寶”,還是罕見的四胞胎!]

新聞發出后,很多網友評論沾喜氣送祝福,#國慶四胞胎#還一度登上了微博話題熱搜榜,閑不住的網友們還開始了一波起名熱潮:
“國泰民安”版

“七十周年”版

“電視劇看多了”版

前兩日,四胞胎的名字終于揭曉了!
分別叫“喻國、桐卿、柒凜、念安”,也就是“與國同慶七十年”。
對此網友們表示:好聽又有意義!

作為人身份的第一標識,取名一直都是人生的大事、難事之一,今天糖糖就來大家講講關于娃娃取名的那些事兒~
關于父母給孩子取名的原因,五花八門的都有,先來看看那些家長“就地取材”的取名現場吧:
@Wallpaper收藏家
出生的時候家里擺了全魚宴席招待了村里的所有人,所以我叫彭擺魚。
(網友評論:怎么不叫彭魚晏,哈哈)
@Pupilou
名字:歐葉,取自羅密歐與朱麗葉
(網友評論:英文名叫:“oh yeah”么?好可愛啊,叫你的時候,“哦耶”)
@Tsundere1015
我叫雨婷,就是因為我媽懷我的時候一直下雨,我一出生雨就停了。
@PRVT1
貝和欣都很常見,然后我叫貝欣
(網友評論:哈哈哈 貝欣你好,我是拖孩 )
當然也有一些文雅的取名~
@從不吃冰
季青臨: “辭書而青臨”
@姜Eno:
姜修遠:路漫漫其修遠兮
@吃蜜桃啦:
我朋友:簡上清,然后我們都叫他簡簡單單上清華。
除了網友,還有明星吳京給孩子取名字的梗。
大家都知道吳京的大兒子叫無所謂,相信很多網友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驚呆了,畢竟這個名字取得太過隨意了,后來也得到證實了,這并不是孩子的正式名字,大兒子的大名叫吳滺。
兩個人在迎來了老大之后,很快也就迎來了彼此間的第二個結晶,取名為吳慮。

兩個孩子的名字合在一起也就是無憂無慮,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吳京對自己孩子的疼愛,希望兩個孩子能夠無憂無慮的長大。
雖然取得名字有些隨意和簡單,但卻包含了作為父母對孩子最美好的期待。

從歷史維度來講,名字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潮流,糖糖就來捋一捋,上世紀初到這個世紀各年代娃娃取名特點。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漢字整理研究室與山西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合作,進行了抽樣綜合統計,按照大眾起名字的套路劃分出了四個時期:
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色呢 ~
有沒有屬于您的年代呢?
壹1949年之前
這批人生于新中國成立之前 :
名字中,使用頻度排在前十位的是:
英、秀、玉、珍、華、蘭、桂、淑、文、明
貳1949-1966年
這批人出生于新中國成立后 「文革」之前 :
這一時期取得最多的名字是:
建華、建國、愛華、國華、 國英、建民、志強、新民、新華…
很多名字都與實政熱點掛鉤:
如抗美、援朝、保國、躍進、超美、紅專、學雷、學鋒等
都是很常見的名字 。
( 如果您微信里有個叫建國、建華、國強、國昌、保家、衛國等等的人,那么他有很大概率就生于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喔)
叁1966-1976年
這批人出生于「文革」十年 :
名字中這些字的使用頻率極高:文、紅、梅、軍、 東、立、斌、衛、兵。
肆1976-1982年
文革結束后至1982年人口普查前 :
出生的這批人名字中: 彬、婷、磊、搏、昕、 妍、璐、萌、曦、薇、妮、瑩、蕾、娜…等文雅、別致的詞開始大量出現。
偉、海、波、濤、 毅、飛、宇、鋒、巍等大氣魄詞也用得很多。
80年代大喊一聲“張偉”
無數個娃娃回頭
據了解80后是單字名最后的余溫,隨著改革開放的時代熱潮,名字里開始強調個人奮斗,寄寓著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愿。
男娃一定要偉、凱、勇、杰、俊。
女娃就一定得娟、秀、麗、芳、慧。
正因如此,“張偉、王芳、李強、李娜”扎堆,成為“爆款”,這也是個超過30萬人叫“張偉”的年代(要知道,摩納哥才3萬人,冰島才將將近35萬人)
要是大街大喊一聲“張偉”,無數個娃娃齊刷刷回頭,還真不是個笑話,認錯人聽錯八卦的也不在少數。

刮起瓊瑤阿姨
“我見猶憐”風
80年代末,瓊瑤阿姨實在太火了,因此這一時期出生的人的名字充滿了“我見猶憐”的既視感,不乏從瓊瑤作品里直接copy的:
《在水一方》詩堯、詩晴、詩卉、巧柔、小雙
《一簾幽夢》 紫菱、綠萍、楚濂、云帆
《聚散兩依依》 倩云、可慧、盼云 …
此外,疊字也從這個時期流行,叫丹丹、婷婷、冰冰、珊珊、莉莉的不在少數。

“中毒言情中二風”
到了千禧一代,00后的父母基本都是看電視長大的一代,因此有更加“瑪麗蘇”、“杰克蘇”的傾向,而給孩子取名的來源也更廣。
例如來源之一港臺言情劇《命中注定我愛你》里的陳欣怡、《放羊的星星》里的仲天騏,《公主小妹》的皇甫珊們等
除此之外,韓劇風也刮得很猛,例如《藍色生死戀》、《浪漫滿屋》、《我的女孩》、《天國的階梯》等中頻率使用高的“熙”字,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00后取名寶庫中的大熱選手之一
動漫小說也是參考途徑之一,很難說沒有這些90后父母們提供靈感。

整體來講
是被“zi”掉的一代
10后娃娃則呈現了更加多樣化的起名趨勢,整體來講,是被“zi”掉的一代。
廣東佛山市公安局曾公布2018年戶籍人口姓名之最。
其中,男孩取名最多的為“梓洋”,第2-10名分別為“梓軒”“俊宇”“梓睿”“梓豪”“俊杰”“宇軒”“浩然”“浩宇”“子睿”。
女孩取名最多的為“梓晴”,該名字已連續3年排行榜首,第2-10名分別為“雨桐”“芷晴”“梓淇”“梓涵”“梓妍”“梓琳”“思妤”“曉彤”“思穎”。
我們可以想象50年后的一天:
早上起床,梓萱和梓涵一起晨練
住樓下的梓軒約梓熙下棋喝茶
夜幕降臨,小區的紫萱們跳起了廣場舞…

和上世紀的“建國”“建軍”們一樣,“梓涵”“梓軒”們也成為了時代的標志之一。
當然,現在也有 “父姓加母姓”這種“新復姓”正在逐漸流行,四字姓名也占了一席之地。
越來越多的父母受《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影響,會選擇從傳統典籍中給孩子取名,所謂“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
其中也不乏一些家長劍走偏鋒,取用生僻字給孩子起名。

都說名字承載著對一個人的祝福和期盼,所以有些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美好和愿望傾注到一兩個字里。
就讀于江蘇廣播電視學校的李馛瑀就深深體會到了來自母親的愛:媽媽從懷孕開始,到孩子長到一歲多,每天起早貪黑,只睡三四個小時,打著手電戴著眼鏡翻爛了一本《辭源》才給孩子取名叫李馛瑀。(來~跟糖糖一起念)
bó
馛
意為:香氣濃郁
yǔ
瑀
意為:像玉的石頭
比喻女性堅貞高尚的節操和品德。
這個名字在姓名打分網站上得到了100分的高分,讓李馛瑀的媽媽很滿意。
但生僻的名字也給李馛瑀帶來不少困擾,從小到大很少有人能第一遍就叫對自己的名字,她成了別人口中的“李XX”、“李什幺瑀”, 還有的同學為省事直接叫她小魔女。
受生僻名字困擾的孩子不止李馛瑀一個人~xuǎn biàn
@周晅昪
晅:日光、光明
昪:① 古同“忭”,喜樂 ②光明.
名字同樣有生僻字的周晅昪太明白這種不方便了。
大學錄取通知的信封上,收件人是兩個問號,戶口本是手寫的,公積金存折上是亂碼…
但凡需要辦事,“來,您去公安局蓋個章”。
幾年前,他一度沒辦法開通快捷支付,用不了微信支付,“收到了紅包也取不了錢。”他無奈地說。
“我懷疑我公司年會一直抽不到獎,是因為我名字壓根兒沒被錄進去。”
因此就有專家表示: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取太生僻的名字。
這樣會造成有的字老師都不認識,可能上課不會叫起來回答問題,太生僻的字機器里也沒有,辦理戶口、銀行卡、坐飛機等都會帶來麻煩。”
建議家長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要考慮幾點要素:
筆畫不要太多,這樣孩子好寫
讀音響亮,叫起來聽得清楚。
不要用多音字,別人可能不知道怎幺叫,會帶來一些問題。
名字,簡單來看只是個代號而已,但其實歸根到底,也是寄托了父母對孩子深沉的愛。
您給娃娃起得啥名兒呢?為啥這樣取名字?有什么故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哦~
[END]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