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如何正確的給嬰兒剪指甲 給寶寶剪指甲這件小事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1)
大寶佳佳剛出生時,體重8斤,不僅生得一頭烏黑濃密的頭發,指甲也特別長,猜想是因為我孕期營養太好了吧。
沒想到出生第二天,大寶那長長的指甲就惹了禍。
也不知她是用了怎樣的“巧勁”,用指甲在自己臉上劃了一道血口,現在11年過去了,這道血口留下的疤依然能在大寶的臉上隱隱地看到。

小小的指甲,威力竟如此之大!
以至于,我在生二寶時,特別注意指甲這件事。

1.認識指甲
指甲屬于結締組織,是皮膚的附件之一,其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其主要有兩大功能:

2.健康寶寶的指甲
健康寶寶的指甲應該是粉紅色,外觀光滑亮澤,堅韌且呈優美弧形,指甲上半月的顏色應稍淡,指甲邊緣上沒有倒刺。
當我們輕輕按壓寶寶指甲的末端時,甲板會呈現白色,而放開后又會立刻恢復成粉紅色。
3.生長速度
中國有句俗話說:人閑長頭發,心閑長指甲。那我們的小寶寶們算不算最心閑的一類人呢?
開玩笑了哈!
事實上,每個人的指甲生長速度都不會完全相同,而且也與個人的健康狀況相關。
比如,新生兒的指甲一般會很軟,其生長的速度大約為每周0.7毫米。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指甲的生長速度也會加快,到成年后,一般每周可以長1~1.4毫米。

同時,指甲的生長還有一些有趣的現象。
比如,夏天長得快,冬天長的慢,上午長的快,晚上長的慢。
另外,指甲也和肌肉一樣,用的越多,長得越快。像我家大寶一直學習鋼琴,那指甲長得飛快,隔三四天就要剪一次。
4.指甲發出的健康警告
有經驗的爸爸媽媽從孩子的指甲顏色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健康的端倪,這里豆媽也給大家總結了一下。
蛔蟲癥、消化不良、鐵鋅的微量元素缺乏,都可能會讓寶寶的指甲長白點。
但也要注意,健康的寶寶指甲也可能出現白點,這多是因為寶寶在活動時指甲受到擠、碰撞等損傷后導致的,而這種白點往往是在孩子受傷后一兩個月才會顯現出來,所以常常讓家長莫名其妙。
小貼士:如果寶寶之前沒有受過傷,卻反反復復出現小白點,就要重點考慮是不是疾病導致的,應該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

我的兩個孩子從小指甲都是比較硬的,有別于一般的小寶寶,有些家長就表示對我的羨慕,因為他們覺得:小寶寶的指甲又軟又薄是跟缺鈣有關。
實際上,指甲的生長是由一層層細胞角化形成的,其97%成分是蛋白質,而不是鈣。一般來講,寶寶的指甲薄軟是因為沒有長到一定的厚度,隨著孩子的長大,角化的甲板細胞越來越厚,指甲也會變厚變硬。
但是,如果寶寶的指甲比較薄脆,很容易就斷,或者出現分層的情況下,就需要警惕兩種疾病。
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攝入不足,這是導致寶寶的指甲薄脆的最常見原因。
皮膚病:比如扁平苔蘚等皮膚病,就會使指甲變得薄脆易分層,這時家長就需要盡早帶寶寶去診治。

如果寶寶的指甲呈現白色或者很淡的紅色,同時臉色萎黃、皮膚干燥、眼結膜和嘴唇呈現微紅或發白等癥狀時,就說明寶寶可能患有缺鐵性貧血。
如果寶寶指甲的邊緣經常脫皮和長倒刺,這可能是由于缺乏維生素引起的。這種寶寶常常有挑食偏食的習慣,并且不愛吃水果和蔬菜。同時,皮膚干燥和摩擦也可能造成這種現象。
這種現象應該是很多家長都遇到的,我家兩個孩子小的時候也常常脫皮、長倒刺。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指甲上出現橫溝,小凹窩和縱向破裂等變化時,就要注意可能是一些疾病發出的信號。這里也給大家匯總一下,家長可以參考,但重點還是發現問題時及時找醫院診治。
小凹窩:銀屑病、濕疹慢性炎癥性皮膚病。
縱向破裂:甲狀腺功能低下、腦垂體前葉功能異常等疾病。
橫溝:麻疹、猩紅熱等急性熱病,代謝性疾病。

1.新生兒剪指甲
這個錯誤豆媽在大寶身上就犯過,因為大寶剛出生就把自己的臉劃傷了,我就急忙地把大寶的指甲給剪了。結果就被姥姥批評了一番。
現在我已經知道:在月子里盡量不要給寶寶剪指甲,一是容易剪傷寶寶,二是真沒有多大必要。因為寶寶的指甲比較軟,像我們家大寶那種抓傷狀況很少見。如果家長怕寶寶指甲長,傷到自己,可以給寶寶穿袖子比手臂稍長的衣服,讓小手藏在袖子里就好。

2.新生兒戴手套
這個錯誤豆媽也犯了。因為別人給送的衣服套盒里正好有一雙小手套,我看大寶容易抓傷自己,就給大寶戴上了小手套。
后來,也是別人提醒我才知道:手套上的線頭和松緊處有可能勒住寶寶的小手,影響孩子的血液循環。同時,寶寶的小手不能直接接觸外界,還會影響感知事物和抓握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會減少親子間肌膚接觸互動的機會。

3.指甲修剪過度
很多家長給寶寶修剪指甲時,會剪得過短過深,結果導致孩子出現嵌甲狀況,造成指甲長進了皮膚組織中,引起局部疼痛,還可能導致甲溝炎。
另外,有些家長不注意修剪寶寶指甲的邊緣,導致寶寶的指甲經常勾到其他物體,經過拉扯而撕裂指甲。
4.用手拔倒刺
很多大人都有這種“手賤”的毛病,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常常撕掉手上的倒刺呢?
想想撕倒刺曾經有的疼痛感吧,別再去傷害小寶寶了。
倒刺是指甲側面或根部凸起的一小片壞死的皮膚。如果它被直接拔掉的話,就會在指甲周圍出現一個傷口,在接觸病菌之后,容易導致傷口感染。

5.用尖銳的東西挑指甲里的污垢
寶寶指甲縫里邊經常會出現一些黑黑的污垢,這些黑泥當中包含著細菌,甚至寄生蟲。一旦寶寶把這些黑泥吃進了肚子里,就容易生病。
可是,如果家長用尖銳的東西去挑寶寶指甲里的污垢,不僅容易誤傷到甲床,還容易把污垢越推越深,從而誘發寶寶出現甲溝炎的狀況。所以這種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6.用牙咬短指甲
我曾見到有老人家用嘴咬短寶寶的指甲。殊不知,人的口腔里有很多細菌,用牙咬指甲容易損傷甲床使指甲變形,甚至還會導致細菌的感染。另外,用牙咬很難把握長短,容易把寶寶的指甲咬得過段,同樣對甲床也是不好的。

1.選擇寶寶專用指甲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剪好寶寶小小的手指甲,就要選用合適的工具。

一般來講,寶寶專用指甲刀有兩種樣式。一種是類似于圓頭的小剪刀。另一種是帶有保護措施的傳統指甲刀。這兩種豆媽都用過,個人感覺還是剪刀型的更好用。

2.選擇剪指甲的好時機
越小的寶寶剪指甲越難掌控,所以,建議父母盡量在寶寶熟睡之后再來剪指甲。
另外有個小貼士送給家長:寶寶洗澡之后,指甲會變軟,更加容易修剪。
3.修剪指甲的技巧
家長在給寶寶剪指甲時,應該讓指甲的邊緣和甲床有1mm的距離,從外形來講就是要剪成和指尖平行。
另外,剪指甲要剪成圓形,不要留尖角。
指甲的邊緣要平滑,可以用指甲銼修整一下。

4.關于剪指甲的妙招
大一點的寶寶剪指甲,豆媽也有妙招。
我會先示范給自己或者給姐姐剪指甲,挑起寶寶的好奇心,然后讓寶寶模仿我們被剪指甲的行為。這時,孩子會把剪指甲當做一個有趣的游戲。我們要告訴他:規則就是不能亂動,必須每個指甲都剪完。這樣成功剪好指甲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
給寶寶的小腳剪指甲也是有技巧的。因為寶寶的腳比較敏感,很可能怕癢。所以,我們可以在剪之前先揉搓他的小腳丫,這樣寶寶對后面的觸碰就不會那么敏感了。

5.有益指甲健康的飲食
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吃一些魚、蝦、奶、蛋等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同時也要多給孩子吃一些香蕉、牛肉、瘦肉、雞肉、海藻等食物,這些食物中富含鋅,鉀,鐵等礦物質能使指甲堅固。
對于貧血的孩子,家長還要注意給孩子吃一些動物肝臟、豬血、紅肉、蛋黃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同時注意搭配柚子、櫻桃、西紅柿、南瓜、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

6.手部護理
家長可以經常用溫水浸泡寶寶的小手,一方面可以軟化皮膚,另一方面可以泡走指甲中的污垢,對于倒刺可以用指甲鉗剪掉。
另外,如果寶寶的皮膚干燥,也可以涂上寶寶專用的潤膚劑。
7.寶寶手指受傷怎么辦?
如果家長在給孩子剪指甲時,不小心傷到了手指。首先不要驚慌,要保持鎮定。否則,寶寶會把剪指甲與痛苦聯系在一起,以后就很難配合好好剪指甲了。
家長可以在傷口處壓上一個棉球或者一塊紗布,并且壓住幾秒鐘。
注意不要給寶寶使用創可貼等物品,一是創可貼容易松動,二是小一點的寶寶喜歡把手指放到嘴里,可能會把創可貼吃進去,造成窒息。
逗媽逗娃寄語:
剪指甲看似是一件小事,可是操作起來卻包含著豐富的知識。還是那句話,科學育兒無小事,希望爸爸媽媽們都能堅持學習。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贊、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