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懷孕對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好消息,從此孕媽就過上女皇般的生活,家人對孕婦的日常起居及飲食也是相當關心,但家庭很多矛盾也從此開始,老一輩的人每天會念叨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孕期合理飲食搭配好心情
今天就盤點最常見的十大飲食誤區
1、吃燕窩胎兒皮膚好
燕窩主要營養成分為蛋白質、賴氨酸及3種人體所需的條件性必需氨基酸,只能滿足人體所需氨基酸1/8,并無科學研究表明,吃燕窩與胎兒皮膚好壞有直接關系。燕窩提供的蛋白質營養遠不及雞蛋、牛奶,其他氨基酸等物質,也是可以通過銀耳等粘液食物獲取。

孕期吃燕窩是智商稅嗎
2、鵝蛋打胎毒
從懷孕開始,就會常聽老人念叨吃鵝蛋打“胎毒”,生出的小孩皮膚白白凈凈。傳統觀念會將新生兒常見的濕疹、紅斑、黃疸等與胎毒掛上鉤。
“胎毒”何其無辜。
新生兒出現這些皮膚問題僅僅與遺傳基因、激素、環境等相關
“胎毒”表示這些鍋我不背。
事實上,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鵝蛋與雞蛋、鴨蛋對比,并無明顯營養優勢,相反鵝蛋蛋白質含量相對偏低,氨基酸種類也不如其他蛋類。

鵝蛋
3、吃羊肉會患癲癇
看到這句話時,西北的人可能會笑掉大牙,我國有部分地區一直流傳著吃羊肉會導致胎兒患癲癇。在以前醫療水平有限的情況下,老人將很多病都歸咎于娘胎吃出來的,事實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吃羊肉和癲癇有直接關系。
相反羊肉營養價值極高,蛋白質含量高,脂肪、膽固醇含量較少,富含多種維生素、鐵、鋅等。羊肉屬溫熱食物,有便秘問題的孕婦應少食或者不食用。

羊肉屬于高蛋白低脂低膽固醇
4、吃兔肉會患兔唇
兔唇學名為唇腭裂,是一種先天性缺陷,它的形成是胚胎早期,嘴唇發育無法按照預定達成連結產生的裂縫,多與基因及孕期環境有關,如某些藥物、x射線、二手煙等。
民間因患者貌似兔子,就將其與食用兔肉相關聯。
兔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孕期應按照食物攝入標準合理食用。

兔肉高蛋白低脂低膽固醇
5、吃辣椒患濕疹
自從懷孕后,飲食就變成了家庭重點關注話題,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其中吃辣椒就是形成“胎毒”的元兇之一。
在談論鵝蛋環節,我們就已經解釋過“胎毒”,這里就不重復。
但懷孕期間應少食用辣椒,孕婦很容易便秘,食用辣椒會加重入廁問題,孕婦應多喝水緩解便秘,我在講水的文章中提及過,如何科學正確的飲水。

孕期少吃辣椒
6、多喝湯營養好
“燉湯營養好”這句話我們從小聽到大,事實上,燉湯的營養真如傳聞這么高嗎?
通過現代食物研究表明,燉湯主要成分是水,其中含有嘌呤等少許可溶性物質,雞湯中蛋白質含量不超過2%,骨湯中的鈣、鐵元素都屬于不溶性成分,湯中是不會含有人體必需的鈣鐵含量。
喝湯不如吃肉。

湯的營養價值遠不及肉
7、吃得越多對胎兒越好
胎兒的大小從最初的葵花籽、葡萄、橘子到芒果,大小慢慢發育,對能量的需求也是逐步遞增,我們攝入的多余能量只能轉化為母體自身脂肪。整個孕期建議總增重10—13公斤,更有利于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孕后期食用太多食物會壓迫胃,引起胃部不適。
合理飲食才是最好的安排
補充葉酸是孕前、孕中必備,除食用富含葉酸的動物肝臟、蛋類、豆類、綠葉蔬菜、水果以外,還應補充葉酸400μg。
每日主食不超過500克,以雜糧、粗糧及薯類為主,肉禽蛋類180-240克,蔬菜400克,其中綠葉蔬菜占1/2以上,豆制品50克,堅果4克,純牛奶500克,糖分含量高的水果70克,食用油不超過25克,鹽不超過6克,每周食用1-2次動物肝臟。
每日只要滿足以上營養攝入,并不是吃越多越好。

攝入足量的蔬菜水果
8、不能吃雞精味精
“一切拋開劑量談危害,都是耍流氓”。炒菜不放雞精、味精,總覺得菜缺少滋味,在懷孕早期,孕媽的口味本就不好,少了雞精提味更不想食用。孕期是可以食用少量雞精、味精,雞精、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對胎兒沒有特別影響,食用過多會影響鋅的吸收。

少量食用雞精
9、孕期吃天麻給胎兒補腦
天麻是一味中藥材,主要用于祛風止痛,對活血收縮血管有好處,孕婦食用可能會導致流產,孕期食用任何藥物都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盲目食用。

孕期禁食天麻
10、吃橘子胎兒皮膚黃
胎兒的膚色絕大大部分是由父母基因決定的,民間傳說“吃橘子胎兒皮膚黃、吃蘋果皮膚白”,純屬無稽之談。孕期應適當補充水果,有助于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等。

橘子富含維生素c
科學合理安排飲食,保持身心愉悅,是最好的安胎指南。
關注“內科陳醫師”,了解更多正確的醫療知識。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752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