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脖子處發紅有疹子:寶寶脖子發紅還哭鬧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肉嘟嘟的新生寶寶常常出現淹脖子的情況,脖子上像被劃了一道紅印,看起來很嚇人,有時還破皮流水,甚至長小膿包,讓寶媽看了心疼不已,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好了?

其實,淹脖子醫學上的診斷是間擦疹,間擦疹的名字,特別寫實,就是間擦部位出現的紅斑、丘疹,它屬于濕疹/皮炎這一大類疾病。簡單的描述,已經無法滿足大家伙兒的探索欲了,所以...本篇,就詳細地為大家介紹一下此病吧!
間 擦 疹
名稱:間擦疹
別名:淹脖子、擦爛紅斑、褶爛
英文名稱:Intertrigo
高發人群:嬰幼兒、肥胖人群
好發部位:皮膚褶皺處

前言
間擦疹是皺褶部位的皮膚由于潮濕、溫暖、摩擦等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癥。在肥胖人士和孩子身上特別容易出現。
病 因 病 機
間擦疹主要是皮膚皺襞處(多由于肥胖)皮膚面密切接觸,活動時皮膚面不斷相互摩擦,加上溫熱、潮濕,局部濕熱散發不暢,汗液潴留,導致發紅、浸漬,引起急性炎癥。濕潤皮膚之間的摩擦導致浸漬和角質層破壞,而浸漬又增加皮膚的摩擦性損傷,從而進一步損害皮膚屏障功能。然后,皮膚屏障功能的改變增強了皮膚對微生物的通透性,從而容易繼發細菌、真菌感染。
尿便失禁時由于過分的潮濕,尿和糞便中存在化學性刺激物以及微生物的感染,易引起間擦疹。
細菌感染致病菌可以是鏈球菌、葡萄球菌、假單胞菌或棒狀桿菌。鏈球菌間擦疹好發于小兒的頸部、腋下和腹股溝。

臨 床 表 現
以肥胖者和嬰兒多見,也易發生于兒童、老年人;多在夏季高溫、高濕天氣發生;多見于容易摩擦、潮濕的皺褶部位,如耳后、上瞼皺褶、頸部、腋下、乳房下、臍周、腹股溝、肘窩、腘窩、肛門周圍、指和趾縫等處。
皮疹初期多為境界較清楚的局限性的火紅或暗紅斑,逐漸加重出現丘疹、丘皰疹、丘膿皰疹、浸漬、糜爛、滲出,甚至淺潰瘍,表面發亮、散發臭味的皮損,伴瘙癢、灼熱或疼痛感。

紅斑性衛星狀丘疹和小白膿皰表明繼發了真菌(念珠菌)感染,干燥后會有白色的皮膚皸裂。

對于有繼發細菌感染,會有 1~3mm 的黃色小膿皰疹,或更大的易破的蜂蜜色膿皰,或伴有糜爛、結痂、疼痛的跡象。炎癥明顯者可伴發淋巴結炎。

鑒 別 診 斷
01、濕疹
濕疹部位無定,皮疹多形性,滲出明顯,境界不清,瘙癢劇烈,易于復發。

02、接觸性皮炎
有接觸史,多見于暴露部位,常有大皰,炎癥較著。

03、騎馬癬
邊緣炎癥明顯,有丘疹小皰和鱗屑,中心自愈,真菌鏡檢陽性。

臨 床 治 療
在汗液、尿液或糞便接觸多的皮膚皮疹區域應用隔離霜,如凡士林。盡量減少出汗,肥胖的寶寶要注意控制體重。
早期紅斑階段可以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軟膏或護臀膏之類。
如果局部有發生糜爛或滲出、滲水的跡象,可進行冷敷:如0.9%氯化鈉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或其它濕敷藥物,打濕紗布后覆蓋皮疹,每日2~3次,每次10分鐘。
如果局部瘙癢不適明顯時,減輕局部炎癥可以選用外用弱效激素乳膏抗炎止癢,如醋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力言卓、尤卓爾等;建議同時聯用抗真菌乳膏,如克霉唑乳膏。
如果有細菌感染時,需要使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3~7天;有真菌感染時,需要使用抗真菌乳膏,如克霉唑乳膏,療程2~4周。

宋毅峰談治療
針對間擦疹,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保持局部皮膚的干爽。注意,是“干爽”,而不是“干燥”。怕的就是,為了保持“干燥”,就反復清洗、擦洗。這樣“暴力”的處理,只會讓屏障功能更脆弱!其次,要保持皮膚一定的滋潤度。
寶寶淹脖子時千萬不要用爽身粉,國兒科學會明確禁止嬰幼兒使用爽身粉,因為它們可能會被寶寶誤吸入呼吸道而引起嚴重的肺功能并發癥。并且當寶寶已經出現“淹脖子”的紅腫癥狀時再用爽身粉,這對已經受傷的皮膚更是雪上加霜的刺激,只會讓紅腫潰爛更嚴重。
小偏方:紫草油:紫草9克,香油適量炸焦,當油呈紫色將紫草撈出即可,每日數次,用油涂抹患處。
預 防 調 護
1、保持健康生活,不要吸煙,少喝酒;堅持運動,不要久坐,避免超重和肥胖。
2、天氣炎熱注意開空調、風扇、通風,降低環境和身體溫度,減少出汗。
3、嬰幼兒及時清潔干燥出汗部位、及時更換尿不濕,保持清潔衛生。寶寶的圍嘴最好換純棉透氣的,不要用滌綸的;平時有奶水淌到脖子里了,一定要盡快擦洗干凈。
4、如果是偏胖的嬰兒,注意多引導大動作,增加能量消耗。如為頸部的間擦疹,醒時多趴,展開皺褶部位的皮膚以透氣,可減輕癥狀。
5、每天保證足量的睡眠,糾正不良睡眠習慣。
6、葷素合理搭配,肉類首選雞鴨魚等白肉,少吃肥肉。雞蛋、牛奶是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多吃水果、蔬菜。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776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